重视探究学习,提升主体价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j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应以生为本,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探究的舞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探索、思考中发现、创造,充分提升课堂教学的主体价值。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探究学习 主体价值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尽可能地为学生多创造独立解决问题的时空,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探索、思考中发现、创造,学生才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来自充满疑惑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要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问题要小而具体,新而有趣,要有一定的难度且富有启发性。研究表明,只有那些学生想知道而又未知的东西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1)熟悉教材,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2)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3)问题情境的创设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要适时安排;(4)可以用设问、质疑的方式提出,也可以从新旧知识的联系或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方面引进。
  例如,学习“小数性质”时,老师先在黑板上写5,50,500三个数字,老师问:“谁能想办法用等号将这三个数连起来?”学生讨论纷纷,有的学生甚至明确表示这是不可能的。在讨论中,有位同学提出是否可以加单位名称,同学们思维的闸门立即打开了,有的说:“5米=50分米=500厘米。”有的说:“5分米=50厘米=500毫米。”有的说:“可以在数的后面加上元、角、分。”老师为了深化问题,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提出:“谁能用同样的单位把这三个数用等号连接起来?”此时课堂上讨论的气氛更浓了,学生提出了5元=5.0元=5.00元,5米=5.0米=5.00米……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提出“5,5.0,5.00”这三个数的大小是否相等?为什么相等?引导学生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在这节课上,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自主探究能力。
  二、搭建舞台,展示学生的独特个性
  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必须为他们创造手、眼、脑、耳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机会。这就需要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定义、规律等进行必要的物化,由教师提供或学生自己收集一系列有结构的材料,给他们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探究,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用自己稚嫩的语言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应当注意的是,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要正确,只能是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教师要善于构建一个师生互动的课堂,注重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思考的时间,多留一些活动的余地,多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多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组织交流,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学生独立探究后,教师要安排他们在小组内或班组里交流,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探究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提示知识内在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欣赏,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激发创造潜能,提升生命价值。为了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教师要根据儿童成长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品质:(1)听的方面,要学会倾听,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和要说的问题,发现别人发言中的错误,或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地方;(2)说的方面,声音响亮,吐字清晰,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表达清楚;(3)交往方面,尊重他人,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体会别人的情感。
  四、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以致用的天性,在孩子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学生经历数学生活化的过程,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感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求法”后,让学生实地教室重新粉刷需要粉刷多少面积?学生通过测量、讨论、交流,明白为什么只要计算教室的五个面而且门窗的面积要除掉。教学“利息、利率”后,教师布置以下作业:(1)做自己的小会计,到银行去了解利率,然后把你积攒的钱存起来,想一想怎样存钱比较合算?把你的分析汇报给大家。(2)做家庭的小助手,帮妈妈理财,算一算妈妈存的钱的利息是多少?到期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怎样存钱最合算?
  这样教学,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数学教学带给学生的不是“题海大战”后的厌倦,而是探索、发现之余的喜悦。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内在的价值,增强了运用数学的信心。从而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充分提升学生的主体价值。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双创”工作受到很大重视,“大众创新,万众创新”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双创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
创新就是创造出新的事物或展示出新意,产生出新的结果.包括对主体、客体的创新.创新是人的能动作用正确发挥的过程.而创新精神是期望、参与创新的一种积极活跃的心理状态.包
语法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英语学习者来讲,要掌握英语就必须先学习英语语法.课堂是我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所
我国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拥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并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政治体制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形成和发展出了传统的政治制度.虽然我国在当前使用的是现代
幸福感影响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方法很多,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民办高校教师幸福感进行调研,得出的结
从1881年德国社会学家F.腾尼斯第一次使用社区(community)概念以来,在这100多年历史中社区概念的内涵几经演变,其定义多达上百种。根据韦氏词典(WebsterDictionary)和朗文词
期刊
根据高考语文科的精神,“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复习范围应为现代汉语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但要在短暂的复习时间内牢固掌握如此众多的字音是很不切合实际
在小学生的课程中数学是一门必修课程。小学数学教育能否实现素质教育,关系到数学教学未来发展,而且影响到基础教育的成效。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基础,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推广开展
基于教育的目的和途径,分析企业发展与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之间存在的互补性,探析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实现“双赢”的可能性。 Based on the purpose and ways of educa
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体系转变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再通过教学实践直接影响学生.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对于专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