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需要自然风光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788962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在地球上栖息了20万~45万年。大概1万年前,人类住在气候类型多种多样的野外,包括但不限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大片热带和亚热带无树大草原。随着农业的出现,游牧生活逐漸消失,而农业的出现又或多或少地与另一事件有巧合,也就是当时建立了永久聚居点,形成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的社会。许多学者认为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
  4000~公元前3000年;人类最早的城市之一古乌鲁克(位于今天的伊拉克),有 5~ 8万居民。虽然城市社会出现了,但是之后数千年,大多数人仍然栖息在总体上来说不算是城市环境,也不算是建成环境的环境里。

  作者: [美]莎拉·威廉姆斯·戈德哈根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 建筑如何塑造我们的情感、认知和幸福
  原作名: Welcome to Your World:How The
  Built Environment Shapes Our Lives
  译者: 丁丹 / 张莹冰
  出版年: 2019年4月
  页数: 408
  定价: 129.00
  过去200年间,大规模的城市化,以及由它促进的相伴随的现代经济发展,从若干发达地区兴起,逐渐席卷欧洲,最终传遍全球。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大都会地区。但地球上存在智人的绝大部分时期,我们栖息的环境由自然节律和模式主导。过去几十万年间,一代又一代人成功适应自然的多样性,成功应对自然的挑战,获得了足以掌控自然的力量。相比人类进化的历史,现代城市的历史太短了(更别提超大城市了),人们还没来得及在生物学上适应它们。
  基因学表明,我们天生渴望明显存在自然元素的环境,并能在这种环境获得特殊的乐趣。

人需要自然


  即使我们对自然的喜好因性格、性别、年龄、教养等而存在系统差异和个体差异(这些差异确实存在),但我们体现出人类也是作为亲生物的(biophilic)物种进化的;这意味着,自然对我们有吸引力:我们喜欢家里、办公室里、社区里有与自然相联系的感觉。从基因编码角度来讲,与自然的持续密切联系可以促进我们的身心安康。这适用于城市居民,也适用于乡村居民,适用于各种环境中的人,也适用于每个民族的人。
  无数研究揭示了我们基于生物学的自然依赖性。例如,芝加哥同一低层住宅群的两个相邻住宅楼。一个我们称为绿院,种有花草树木。另一个我们称为灰院,全是水泥地面。同一城市、同一片区、同样的建筑设计,居民有着类似的社会经济地位和背景。然而两个住宅楼的居民,特别是孩子,有着不一样的生活。绿院那样的地方才算得上是家,因为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绿院的居民明显更健康。绿院居民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更好地管理人际冲突。最令人惊讶的是,孩子们的总体认知测验成绩也更优异。随后的几十项研究也证实了这些发现,包括近年来有关巴尔的摩、芝加哥、费城、休斯敦、俄亥俄州社区的研究,都发现财产和暴力犯罪发生率与绿植覆盖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即绿植覆盖率越高,犯罪发生率越低。
待在康复花园,要不了几分钟就会心率变慢、皮质醇水平下降: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鲁利儿童医院(Lurie Children’sHospital)的皇冠空中花园(MikyoungKimDesign建筑事务所)

  定期亲近自然,可以降低犯罪发生率、缓解压力,至少其中一条原因是定期亲近自然可以提高认知能力。我们知道,在需要时能够集中注意力,对清晰有效的思考有关键的促进作用。我们还知道,注意力非常容易耗尽。根据环境心理学家雷切尔·卡普兰(RachelKaplan)和斯蒂芬·卡普兰(Stephen Kaplan)的说法,自然景观可以有效补充注意力资源,补充方式就是促进他们提出的不费力注意(effortless focus)。身处自然环境,我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会自动自发地增强。
  城市居民越容易享有绿色植物、自然光线、露天场所,就能越好地解决问题,越好地理解、吸收信息,越好地掌控自己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强力掌控指想在哪个地方投入注意力,就能在哪个地方投入注意力;想把注意力维持多长时间,就能维持多长时间)。这一切都会进而提高心理幸福感,改善人际关系。不仅如此,有幸住在花草树木环绕片区的居民,邻居之间的社会联系更强;与住在有着类似建筑特征但没有这些自然特征片区的居民相比,他们的社区感更强。与灰院相比,绿院居民认为他们的环境更安全,这种看法也得到了犯罪统计数据的一致证实。
  城市建设如果忽视人对自然的需求,就会造成公共资源紧张,让每个人付出高昂代价。但美国大量经济适用房小区,有的已经建成,有的还在图纸上,都忽视或巴不得能够敷衍人的那些基本需求。由于这个原因和其他许多原因,几乎美国的全部经济适用房小区,反而让它们想要救助的人陷入贫困。
  人类的亲生物性,或者说对自然的喜爱,不仅对建成环境体验有即时影响,而且会通过记忆,影响对建成环境的体验。我们到过哪里,我们是谁?有关这些问题的记忆,受自然元素存在的影响。还记得加工自传体记忆的脑区就是绘制认知地图的脑区(自传体记忆与地方是联结在一起的)吗?这意味着孩提时期的自然体验,在我们的自我感和身份感中起着重要作用。说得具体一点儿就是:如果在可以亲近自然的片区长大,那么对片区的回忆就会更深情;童年幸福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可以去附近的公园玩耍,从床头可以看到窗外的成荫绿树。   可以料到,人们的亲生物性,也就是对自然的喜爱,并不局限在家里。无论是在办公室埋头苦干还是在健身俱乐部努力锻炼,越能亲近自然就越幸福。这一点得到了 Herman Miller 公司搬迁案例的证实。
自然光线充裕的工作空间,工作满意度高:苏格兰爱丁堡,苏格兰议会综合体[Scottish Parliament,安瑞克·米拉利斯(Enric Miralles)/EMBT建筑事务所]。
风景和路径邀请我们探索未知之地:康涅狄格州水处理设施(Michael Van Va l ke n b u r g h Associates建筑事务所设计,Steven Holl建筑事务所建造)。
绿色、可持续、人性化经济适用房小区:纽约布朗克斯区,Via Verde住宅楼(Grimshaw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和Dattner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

  Herman Miller 是一家总部位于密歇根泽兰市的办公家具公司,它把员工从旧厂房转移到了新建筑。这个新建筑由 William McDonough Partners 建筑事务所设计,名叫“绿宅 ”(Greenhouse),配有庭院、内部花园、天窗。自然光线和绿色植物让包括走廊的内部空间增色不少。过了不到 6 个月,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显著提高。过了 9 个月,员工的生产率竟然提高20%。员工觉得自己更健康、更不容易分心、更放松、更有动力工作。另一研究发现,仅仅是把大部分办公环境使用的标准人工通风水平换成近似自然通风水平,就会让工人的整体认知测验成绩显著提高。工作环境能模拟出或让人想到自然环境(包括自然光线),员工会比较有活力;反之,员工的幸福感乃至健康水平、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就比较低。
  与窗户面对砖墙的病房相比,透过窗户可以看到田园风光的病房,术后患者恢复更快、痛感更少。住院患者待在医院管理人员所说的“康复花园”,心率会变慢,皮质醇和压力水平会下降。这个效果立竿见影:患者,甚至没病的人也会在 3~5分钟内意识到这些效果。这些有益的生理效果,待在康复花园不到20 秒就可测量到。那些促进康复的东西,也能造就好的工作空间、好的学校、好的家园。那种可以亲近自然或模拟自然的绿植、气候、地形的设计之所以对我们有益处,不过是因为人类亲近自然的天性得到了满足。

自然从光开始


  各种自然元素当中,阳光最受颂扬。人类敬畏甚至膜拜太阳的光芒,这种敬畏和膜拜也许自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就开始了。在建成环境里,自然光对人有许多好处。自然光在质和量上不同于人造光:亮几百倍,光谱色调也更复杂。人类一贯偏爱自然光,自然光对人类身心皆有好处。日光能让我们有暖洋洋的体验,日光抑制褪黑激素(使我们陷入沉睡的激素)的释放,日光用维生素D滋养我们的身体——这能增强免疫系统、刺激骨骼生长、增强肌肉力量。人们极为依赖和偏爱自然光,这一点无须证明,但相关证据还是存在:
  当工作空间不能直接亲近自然时,引入大量自然光,比如会议室通过观景窗和天窗引入大量自然光,也能提高工作满意度。同样,商场如果能迎合人对日光天生的喜好,一般能吸引更多客户,能让客户停留更长时间。一个超市,从标配版无窗户“大盒子”模式的建筑,搬到通过多个天窗向室内引入充足自然光的建筑中后,销售额增长了近 40%。自然光像田园风景一样,能让有病的人更快好转,让没病的人更加健康,方式就是深刻地(尽管有时也是微妙地)影响认知过程。也许可以料到的是,与在人工照明房间住院的患者相比,在自然照明的房间,哪怕没有风景可看,住院的患者也会睡得更好、生理节律更井然。比较令人惊讶的是,日光照明房间对人体健康还另有好处——患者的压力感较轻。他们反映说,觉得疼痛较少、恢复较快。这些主观感觉也得到了客观数据的支持:死亡率较低。在有适当日光照明的教室,孩子们注意力更集中、信息保留时间更长、行为表现更好、测验分数更高。研究证明,在适当控制眩光和温度的前提下,日光可以大大改善心情,缓解心理疾病症状,对双向障碍和季节性情感障碍患者来说更是如此。那么如果日光有助于医治患者,是不是也有助于任何人的情绪调节?
  自然光不仅能促进人类身心健康,而且方便社会交往。人们往往并不怎么注意物理环境,与他人互动时更少注意物理环境。然而尽管人们并没意识到,但人际互动也会受到自然光的积极影响。某项研究首先将测试者分为两组,然后将其放入相同的社交情境中,其中一组在较亮的房间(1000勒克斯白光),另一组在不同亮度,但普遍较暗的房间。与较暗房间的测试者相比,较亮房间的测试者争吵更少。
  我们天生喜爱自然世界,以至于除了绿色植物和自然光外,我们还对天然材料、生物形态、具体地形特征有强烈反應,其中的具体地形特征,包括我们祖先繁衍生息数万年的非洲大草原的关键地形特征:平缓起伏的丘陵、均匀平整的草地、蜿蜒曲折的路径,以及一丛丛乔木和灌木圈出一块块光秃秃的空地。想想纽约市中央公园或者随便哪个公园,比如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围绕一处水处理设施建造的公园。粗略扫视一下,在吸引人之处多留意几眼,就能理解公园景观的“瞭望 庇护”主题。我们甚至想都不用想就能找到可以躲避风雨的地方,以及可以买到食物的地方。不管是由于进化适应还是由于实用主义,反正人们趋向于“瞭望 庇护”模式的景观。
  看到的即使是自然景观的表征,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会得到改善。所以,如果你的病房或办公室没有窗户,那就挂上自然风光画,或摆上生物形态和天然材料家具,总好过什么都不做。
  (责编:栗月静)
其他文献
西斯·文德尔的人生最后一个夜晚,是完全按照他的计划布置的。他坐在轮椅上,呷着自己最喜欢喝的葡萄牙产深红葡萄酒;在他身旁坐着的,是他的妻子安东妮特……这一幕发生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间狭长的起居室里。  安东妮特的在场,对西斯·文德尔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她是唯一能将他的含含糊糊的喉音(那是他仅能发出的声音)译成连续句子的人。当这种含含糊糊的咕咕声累得他精疲力尽时,他只好用字母卡拼成词、句。  晚上
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被称作是县委权力的“自我革命”。但這种改革,仅靠“自我革命”很难做好,因为“自我革命”依靠的是道德自觉、政治自觉,这种“自觉”离开给力的外部监督及权力制衡就靠不住。对此,试点亮点睢宁县委书记王天琦就坦诚:如果“一把手”不想动、不愿动、不真动,在现有政治管理体制下,县委权力的公开透明就很难推行。所以,推行县权改革要完善配套制度,尤其是要改革现行管理体制的各种弊端。  (摘自
瑪丽堡是一座由日耳曼国王下令建造于13世纪的古城堡,此后逐渐扩建,成为中世纪时期欧洲最大城堡。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遭受了劫难,但仍然还保留着昔日的风采,讲述着中世纪的故事。
深化改革,每一步推进,本质上都是利益博弈。  所以,即便一些干部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也必然会遭遇争议、非议和责难。《人民论坛》杂志因此做了一个调查:争当改革促进派,到底难在哪?  据您了解,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所占比例大致为  认为在40%以下  认为在40%—80%  认为在80%以上  “枪打出头鸟”“能官”不一定有好下场  “干多干少一个样”,不如少干少出错  “好好先生”和稀泥
■ 最后两根烟囱倒了    2005年6月19日,站在菜袁公路上远眺,重庆新华化工厂高耸的烟囱十分打眼。  然而,从这天上午11点开始,这两座高高耸立的烟囱将不再冒出白烟——“5、4、3、2、1,起爆!”11点整,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按下起爆按钮,在长江边耸立多年的烟囱轰然倒下。  这天下午,黄沙溪的天空不再漂浮那些雪花般的烟尘,“从来不敢开窗”的竞地花园居民们,破天荒在小区内打起了露天麻将,阳光以少
创新活动方式破解服务难  ——服务是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功能。在社会形态和阶层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基层党组织传统的单一的封闭的服务方式,已难以满足党员和群众多元、多层、多样化的要求。树立重在解决问题的创新观,就要针对这一问题,大胆创新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全面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提高新形势下服务群众和党员的能力。  2013年2月20日,铜梁县行政服务大厅。  维新中学食堂工程负责人周建国再
2013年5月19日,云阳县黄石镇中湾村公共服务中心广场上人头攒动——黄石镇镇政府与重庆银行云阳支行举办的“农户·诚信贷”首发仪式在此举行。  “好人不白做啊。”从事生猪收购生意的乌丙奎很激动,在没有抵押物的情况下,他获得了重庆银行的6万元贷款。  和他一起获得贷款的,还有另外11户“道德诚信户”。  做人的诚信,换来了银行的“授信”——把个人、企业、部门的诚信,放在老百姓的秤盘上去称量,就这样构
容错,最重要的就是明确容错免责具体细则,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明确享受“试错权”的目标原则  激励干部改革创新、担当有为,关键是要加强顶层设计。要明确目标原则,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三严三实”要求为出发点,围绕促进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这一主题,提出容错免责应秉持“敢于担当、宽容失误”的原则,客观看待和正确处理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出现的问题,出台关于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支持鼓励广大党员
5月18日,南坪镇二塘村。  浩浩荡荡的搬迁队伍拉长了整个村子,村民们双眼噙泪,不时回头望望生活多年的故土。    发展中的困惑    2010年5月,南坪镇党委机关办公大楼。  “任务艰巨哟!”刚上任南坪镇党委书记的杨永权听完12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汇报后,长叹一声。  近年来,南坪镇的经济发展很快,但发展中的烦恼也越来越多,摆在杨永权面前的难题众多:由农转非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城中村改造问题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60多年过后,当我们重读《共产党宣言》,仍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种穿越时空、风雷激荡、排山倒海的力量。    逻辑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深刻洞察,总结出人类社会运动演变的一般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