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素质教育广泛推广的过程中,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也备受重视和关注,已经成为落实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学科。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生科学素养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所以要想更有效的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教师需要对科学教学的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创新,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科学课程的教学需求,合理的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选用策略[1]。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8.028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其根本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要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目前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方法并不合理,甚至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上就存在缺陷和不足,所以如何选择有效的科学教学方法已经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良好发展,才能保证小学生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学习和进步。
一、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
(一)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从而影响了科学的教学效果,难以发挥出科学这门学科的育人功能。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小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课堂依旧是以教师自身为主体,小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到发挥,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受到了打击,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教学方法的选用缺乏科学依据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选择教学上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或者喜好来选择教学方法,完全忽视了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认知规律,甚至也没有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法,一直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小学生对科学的学习更加的反感,学习热情和动力也得不到培养,教学效果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二、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选用策略
(一)培养小学科学教师良好的教学理念
小学科学教师是实践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也是决定着小学科学教学方法能否得到良好践行并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重要角色。因此想要选用良好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首先要将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作为一个首要突破口。小学科学相关教育教学部门要重视对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思维和理念的良好培养,对于小学科学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应该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明确的指点,并将新型教学理念的相关内容对小学科学教师作简要的讲解培训。在一定时间段之后可以通过临时听课等方式来对小学科学教师对新型教学理念的理解和其教学方法的践行效果做出检验,这样可以实时了解小学科学教师新的教学方法的践行情况,以便于小学科学教师及时改进、选用新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二)丰富教学方法
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科学教师应该丰富教学方法的形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赋予科学课堂教学更多的活力和趣味。因此,科学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具体来说,科学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选择一些恰当的小型实验进行教学。比如,现场测量温度、观测温度的变化情况。从中分析出影响温度变化的因素,并对其成因进行科学的认识。这种小型实验方便操作,安全性高,还能够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的氛围。小学生在动手参与科学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对科学知识有直观的认识,从而形成更加深刻的记忆和理解。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科学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外兴趣活动、带领学生参与科学竞赛、参观科学博物館等来丰富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
(三)创新教学内容
科学教育中,教师要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提出新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教师要精心的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勇敢的提出新问题并且进行有效的猜想,教师要为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创设宽松的环境,也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结论,然后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积极的进行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电产生热》这节课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将电池的正负极用一根铁丝连接起来,并且用手摸一摸,手上会有什么感觉,有的学生感觉上并不是很明显,但有的学生却说感觉自己的手非常的烫,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手很烫的学生用了三节电池进行实验,证实了电产生热的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尊重学生的疑问,在学生具有创新意识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予大力的表扬,发展学生的创新行为。
(四)加强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小学科学是一门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程度实践的灵活性学科,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选用中,小学科学教师可以适当地放手把课堂的主体地位交给小学生去做,而不是单一的小学教师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来将小学科学知识教授给小学生。通过安排小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相关的小学科学知识探索,既能够帮助小学生加深对小学科学知识的认识理解,也可以实现不同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作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逐渐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丁正吉.试论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No.550(6):123.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8.028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其根本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要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目前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方法并不合理,甚至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上就存在缺陷和不足,所以如何选择有效的科学教学方法已经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良好发展,才能保证小学生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学习和进步。
一、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
(一)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从而影响了科学的教学效果,难以发挥出科学这门学科的育人功能。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小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课堂依旧是以教师自身为主体,小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到发挥,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受到了打击,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教学方法的选用缺乏科学依据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选择教学上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或者喜好来选择教学方法,完全忽视了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认知规律,甚至也没有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法,一直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小学生对科学的学习更加的反感,学习热情和动力也得不到培养,教学效果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二、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选用策略
(一)培养小学科学教师良好的教学理念
小学科学教师是实践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也是决定着小学科学教学方法能否得到良好践行并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重要角色。因此想要选用良好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首先要将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作为一个首要突破口。小学科学相关教育教学部门要重视对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思维和理念的良好培养,对于小学科学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应该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明确的指点,并将新型教学理念的相关内容对小学科学教师作简要的讲解培训。在一定时间段之后可以通过临时听课等方式来对小学科学教师对新型教学理念的理解和其教学方法的践行效果做出检验,这样可以实时了解小学科学教师新的教学方法的践行情况,以便于小学科学教师及时改进、选用新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二)丰富教学方法
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科学教师应该丰富教学方法的形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赋予科学课堂教学更多的活力和趣味。因此,科学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具体来说,科学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选择一些恰当的小型实验进行教学。比如,现场测量温度、观测温度的变化情况。从中分析出影响温度变化的因素,并对其成因进行科学的认识。这种小型实验方便操作,安全性高,还能够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的氛围。小学生在动手参与科学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对科学知识有直观的认识,从而形成更加深刻的记忆和理解。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科学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外兴趣活动、带领学生参与科学竞赛、参观科学博物館等来丰富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
(三)创新教学内容
科学教育中,教师要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提出新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教师要精心的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勇敢的提出新问题并且进行有效的猜想,教师要为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创设宽松的环境,也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结论,然后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积极的进行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电产生热》这节课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将电池的正负极用一根铁丝连接起来,并且用手摸一摸,手上会有什么感觉,有的学生感觉上并不是很明显,但有的学生却说感觉自己的手非常的烫,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手很烫的学生用了三节电池进行实验,证实了电产生热的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尊重学生的疑问,在学生具有创新意识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予大力的表扬,发展学生的创新行为。
(四)加强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小学科学是一门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程度实践的灵活性学科,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选用中,小学科学教师可以适当地放手把课堂的主体地位交给小学生去做,而不是单一的小学教师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来将小学科学知识教授给小学生。通过安排小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相关的小学科学知识探索,既能够帮助小学生加深对小学科学知识的认识理解,也可以实现不同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作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逐渐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丁正吉.试论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No.550(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