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扬而先抑,尺水兴微波

来源 :新锐阅读·初中高分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txki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欲扬先抑是记叙、抒情类作品常用的一种构思技法。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写尽大家对他的误解和误会,然后笔锋突然一转,出人意料地写出其形象的闪光点或者令人钦佩之处。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真题回放
   2019年江西省中考作文题:
   钥匙,可以是开锁或上锁的工具;钥匙,也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门径;钥匙,还可以是……看似平常的钥匙,有时却意义重大。请以“钥匙”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考题透视
   2019年江西省中考题目采用的是“材料+命题”的形式,选材贴近学生生活,而又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出了要求。考生只有吃透了题意,才能写出内容深刻、立意鲜明的好文章。
   1.理解导语提示,吃透标题内涵
   从导语所示,“钥匙”可以是实指,指一种开锁的工具;它也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门径,这把“钥匙”可以是打开人与人之间的心结,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它可以具体指“沟通”“体谅”“宽容”等;这把“钥匙”还可以助人实现愿望、获得成功,它可以具体指“勤奋”“执着”“不折不挠”等。所以在审题时特别要注意它的比喻义和引申义,而命题者也意在引导考生由浅入深,不仅关注有形的钥匙,更要联想到无形的钥匙,在写作中表达对“钥匙”的深刻认识。此外,在审题立意时,考生要学会化实为虚,从它的比喻义和引申义入手,确定主题。当然也可以从生活中的钥匙写起,引出相关的事件和相关的人物及故事,采用暗线和明线双线并行结构来写作,巧妙地揭示出文章的中心。
   2.结合自身生活,快速构思写作
   这道题的选材范围非常广泛,自然万物、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万象、历史故事、名著阅读等内容均可入文,在写作中,考生关键是要找到一个有利的切入点,巧妙地在自己积累的写作素材和作文命题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寻找这个切入点,必须充分考虑自己的个人特点,注意扬长避短。例如,擅长写记叙文,可以以钥匙为线索,叙述邻里之间争吵、猜疑,最终通过相互谅解,找回和谐邻里关系的“钥匙”;也可以叙述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屡遭失败的情况下,不断地请教老师和同学,不断地总结教训,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钥匙”;当然还可以写成议论文,阐述解决问题中“钥匙”的重要意义,或是论述解决矛盾冲突时,人们要积极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钥匙”等等。
   3.挥洒写作才情,展现表达慧心
   记叙文一般通过精心选择典型事例,铺展动人的生活画面来表达中心。而从阅卷来看,有些考生仅仅写与钥匙有关的故事,故事又是平铺直叙,不曲折,不感人,这样的文章味同嚼蜡。如果考生能运用诸如误会法、先抑后扬等技法,让故事产生跌宕而吸引人,或是用一条或两条线索将各则材料连缀成篇,或是运用日记体或书信体来展开情节,当然采用什么方法应根据文章内容特点灵活选择,以亮出文章独具一格的魅力,使之在一瞬间就能抓住人心。
  技法点拨
   “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的文章难以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而欲扬先抑正是使作文行文曲折、尺水兴波的一种技法。
   1.巧用抑笔,做好铺垫
   抑笔要用得巧、用得恰当。用得巧,即运用抑笔之前,最好不要让读者一下子就看出作者的真实意图,要让读者陷入对作者真实意图的误解中,或者处于疑惑中,对作者是褒是贬半信半疑,从而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务必看到结果才心甘。用得恰当,即不能偏离中心,要让它刻画人物、事物起到铺垫作用,例如贾平凹《丑石》的前半部分极力写“丑石”之“丑”: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没用处;多碍地面,磕破了我的膝盖,让人对它留下“坏”印象。前半部分极力贬低甚至否定,这为后面的反轉做好了铺垫。
   2.找准契机,巧妙转折
   当抑笔起铺垫的任务完成后,要巧借某一转机,将抑笔转为正面褒扬。这一转折点,有时是人们的新发现,有时是事物本身出现了转折,有时是其他的事情让作者重新审视笔下的人、事、物、景。如《丑石》中“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这是过渡,接下来写大家才发现“丑石”的不一般。“抑”“扬”之间的转折要合情合理,这样才不会突兀。
   3.细化优点,转换自然
   展现人物优点和带给我们深刻印象的事例。如果缺少细节描写,就无法打动读者,导致人物该“扬”而“扬”不起来。所以,我们需要在“扬”的过程中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哪怕只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如《丑石》就是借天文学家的话来“扬”丑石,“是的,丑到极点,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文章后半部分用了较多笔墨来渲染“丑石”的不一般,达到了“扬”的目的。
   所以在运用“欲扬先抑”手法时,要明确“扬”为目的,“抑”为手段。使用时应注意两点:
   一是抑扬双方,内容上应是有联系的。“抑”的内容或是“艺术”上的处理,或是“错觉”,而“扬”的是人和事物的本质。抑扬双方必是存在内在关联的。二是抑扬双方的内容不能等量齐观。“抑”起衬垫作用,重在后面的“扬”。“抑”少“扬”多,“扬”能压“抑”。“抑”的内容先写,“扬”的内容后写。
  佳作工坊
  钥 匙
  杜孙慧
   我居然忘记带钥匙了!
   看着书包中原本放钥匙的地方空空如也,我的心感受到了一丝绝望。    现在才四点半,爸妈至少要到五点半才能回家。我还得在家门口等上一个小时。都说春寒料峭,这话还真是不假。我刚在风雪中站了十分钟左右,便有些打哆嗦!这一个小时真是难熬啊!
   正当我不断哈气跺脚取暖时,一阵钥匙的清脆声吸引了我的注意。是妈妈回来了吗?我急忙探头向下看,那个人的身影逐渐清晰。原来是隔壁家的阿姨买菜回来了。我收回头,嘴角流露出一丝不自觉的厌恶。这个阿姨整日带个“红袖章”,整日在小区转悠,管这管那,上次小伙伴比赛爬树,结果踩断了树枝,被她逮住,被她批评了半天。
   “呀,这不是隔壁家的孩子吗?怎么,没带钥匙啊?”她笑着问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大嗓门。
   尽管有些不悦,我还是礼貌性地点了点头。
   “那你上我家来,外面还是很冷的,等你妈妈回来了你再回去。”
   我刚准备拒绝,她用钥匙“咔嚓”一声打开了家门,里面的鸡汤香气扑面而来,将我心中的锁也在一瞬间打开了。
   其实我一直不太喜欢隔壁的阿姨,除了爱管闲事,还爱打小报告,而且嗓门特别大。每天晚上写作业时,我总是被她训斥孩子的声音吵得无法专心。日子一长,我心中的怨恨也就越积越深。尽管妈妈不止一次地告诉我,隔壁阿姨人很好,但是我始终打不开心中的那把锁。
   可是现在,我居然坐在她的家中,喝着她炖的鸡汤,她忙不迭地为我添饭,夹菜。我刚进门的拘谨一下子荡然无存。阿姨嗓门依旧那么大,然而传到我耳里却倍感温暖,过往一切的怨念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我突然意识到,我对阿姨的误解并不是个例。我们总会依据一些小事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好坏。一旦自以为是地给这个人贴上标签后,就仿佛给她上了一把锁,也很难再打开。可当某一天我们发现了她的另一面,找到打开锁的钥匙时,往往会觉得并不是我们原本想象的那样。
   所以說啊,我们应该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与别人交流,才能打开自己心中的那把锁。
   我想我以后就算忘带钥匙,也不会再害怕了。
  特色点评
   文章叙述了自己忘带钥匙而得到隔壁阿姨热情帮助的事,表达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和沟通”才能化解误会,打开“心锁”这一主题。文章选材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富有生活气息,并且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印象中的隔壁阿姨“爱管闲事、打小报告、嗓门大”的性格特点,表示出“我”对她的厌恶之情。然后笔锋一转,详细地叙述了阿姨热情地招呼我,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她的可敬之处。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人与人需要用“理解和真诚”这把“钥匙”来消除误解,突出了中心。结尾处“我想我以后就算忘带钥匙,也不会再害怕了”语义双关,含蓄隽永。
其他文献
常言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的心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意的懊恼,这些丰富多彩的心理感受,像一串串脚印,串起了我们成长的足迹。因此,精细入微的心理描写在我们的作文中显得特别重要。   真题回放   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作文题:   成长在新时代的我们,心底藏着许多话,关于爱与幸福,关于感恩与理解……把爱与幸福表达出来,你会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与幸福;把感恩
期刊
那些风景啊,终是我心中最美的记忆。  ——題记   叶隙像一把剪刀,把阳光剪碎了一地,细碎又温暖。我注目于那片花海,白的高雅,粉的娇羞,红的热情,黄的艳丽……风吹过,像一只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在起舞。清晨的美是宁静的美。   黄昏的阳光暖暖的,像橘色的灯光,照在什么东西上都分外美丽,有了金色的镶边。少年逆光伫立,身后的影子被拉得老长老长,连发梢也染上了一层金灿灿的颜色。黄昏的美是温柔的美。  
期刊
模拟文题   抱怨一转身变成理解,冲动一转身变成理智,丑陋一转身变成美丽,贫穷一转身变成富有,传统一转身变成现代,狭窄一转身变成宽阔,落后一转身变成前沿……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乃至国家都可以有一个好的转身。好的转身是进步,好的转身是发展,好的转身是希望。   请以:“好一个转身”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但要积极健康;②以记叙、描写为主,可以适当地抒情或议论
期刊
我的同桌这次考试考得不好,很伤心。我安慰她说:“尽力而為就好。”   她听了我的安慰,不仅没有开心,反而很严肃地盯着我的眼睛,说:“不是尽力就好,尽力只是为犯错误找借口。”她盯着我,脸色越来越沉,我感到火苗已经烧到我的头发了,得赶紧灭火,于是我妥协了。她这才放过我。稍候,她调节了一下情绪,开始给我讲她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时候,我还小,才上四年级,老师总是布置好多作业,后来我就想了一个取巧
期刊
智商欠费的妹子  今天我捡了个手机,想还给失主,于是在他手机里找了个号码打了过去,号码备注是“妹妹”。  对方接通后说:哥,什么事?  我说:你是这个手机主人的妹妹吗?你哥手机我拣到了!  她听后说:哦,你等一下。然后就把电话给挂了。  大约一分钟后。电话响了,我一接,就听对方高兴地说:哥,你的电话找到了!  熟能生巧  我一高中同学,每次作业都不写,回学校就抄作业,每次考试都作弊。  一次大考抓
期刊
导言   茅盾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中指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写作中巧用环境描写,不仅能够增添诗情画意,更能烘托形象、突出中心。下面,我们就以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一文为例,来学习运用环境描写的写作技巧。  课文品读   《孤独之旅》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
期刊
你渴望拥有美好的人生吗?那就先让自己的内心变得丰盈起来吧!因为只要内心丰盈,即便世界多风雨,前途多坎坷,你也一定能拥有人生的美好时光。读麦淇淋《内心的丰盈》,你会对此深有感悟。  时文赏析   麦淇淋《内心的丰盈》,是一篇文采斐然的哲理散文。所谓哲理散文,就是讲哲理、论道理的散文,即以散文的形式讲哲理、启迪人生的文章。哲理散文不但有议论文说理精辟、结构严谨的特质,还具有散文“形散神凝”、讲究文采
期刊
妈妈的名字里带个“梅”字。   小时候,我总问她:“妈妈,你的名字是谁取的啊?也太俗了吧!”她笑笑说:“你外公呀,因为我们家老屋的门前开满了梅花。”   在某年一个波澜不惊的寻常日子,随着一声啼哭,我来到了这个世界,这是“梅”花孕育出的新生命。从小到大,妈妈她总用温暖的大手牵着我,带我领略这世间的各种新鲜的事物,见识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让我明白,这世界是如何多姿多彩。   她,似是永不凋零
期刊
阿姨好!打扰了。  叔叔再见!   怎么可以随便到女生家做客,还走这么晚,這小伙子脸皮太厚了!   你妈妈就没对你说什么?   妈妈说:“怎么跟你爸当年一样!”
期刊
你从我身边流过,我从你身边走过,你带着彩霞般的影儿投入河水的柔波。过眼的烟云,永恒的爱。  ——题记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忘不掉的时光,落满我的记忆。   你离去,却带走了千丝万缕的深情,含着辛酸、痛楚的泪,你没有回头。“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我的心,就如秋风扫下的落叶,一片凄凉。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