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IT专业日语学习者学习动机及学习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t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开发有效的IT日语课程,必须把握IT专业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及需求的现状与特征性。因此,本文以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IT日语初级班60名学生为对象展开调查,明确了IT专业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及需求现状与特征性。结果如下:学习动机明确,积极性高;对听、说的学习需求很高;希望多课时、少人数的授课。
  关键词: IT专业日语学习者 学习动机 学习需求 学习目标 授课内容
  以日本流行文化、将来就业等为学习动机的高校日语学习者不断增多,2009年至今增长高达26.5%[1]。特别是非专业日语学习者急速增长[2]。中国软件外包产业急速发展,其中90%是对日业务,因此对懂软件开发技术、日语及日本商务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极其必要。所以,IT专业纷纷开设实用性强且有特色的日语课程,在学生中掀起了“IT 日语”的学习热潮。
  学习环境不同,日语专业与非日语专业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需求等呈现很大差异性。关于IT专业日语学习者的研究,大多是理论介绍、机械套用等,从根本上分析学习动机、需求的倾向性及特殊性,开发科学的课程与教学方法的研究少之又少[3]。学习需求与教学现状存在很大差异,为更好地进行课程设置,掌握学习需求是必要的[4]。以对日软件外包为目的的日语学习者不断增加,但关于IT专业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需求等的特殊性还没有明确把握。
  为此,笔者结合多年IT专业日语教学经验,以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IT日语初级60名学生为对象,就学习动机、需求等进行问卷,结合实际教学考察结果,明确学习需求及动机等的实际状况及特殊性,希望对科学的课程设置起到积极作用。
  1.IT专业日语教学存在问题
  对日软件外包发展迅速,会日语的IT人才严重不足。为提升学生就职综合能力与竞争力,IT专业纷纷开设IT日语课程。但由于对学习动机及需求等不明确,授课内容及方法无特征性。笔者在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承担IT日语授课已8年,想方设法改进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授课方法等,但并没有达到期待效果,目前还在不断摸索中。问题总结如下:
  1.1IT日语授课课时严重不足。
  1.2缺乏系列性、实用性的教材。
  1.3初级到中高级,不一定是同一位教师,导致授课方法、进度等有差异。
  1.4大多是大班授课。
  2.调查概要
  2.1调查目的及对象
  本调查以明确IT专业日语学习者学习动机及学习需求的倾向性、特征性为目的,设计问题,实施调查。调查对象是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IT日语初级60名学生,其中1名学生有基础①,其余都是零起点。
  2.2调查方法及项目
  调查问卷参考佐藤(1998)、李(2003)及张(2012)的问卷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删除及追加而完成。考虑到对象为初级水平,所以采用汉语版问卷实施调。本调查于第二学期的IT日语初级课程的期末阶段,即2014年6月至7月进行。
  授课前担当教师简单说明调查目的后向全班发放问卷,学生填写,当场回收。初级班按照专业分四个班,为确保客观性,从四个班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各随机抽取15份,合计60份。问卷由8个问题、11个考察项目构成,全部是选择题,具体如下:
  (1)学习动机(1个考察项目;多选)
  (2)学习难点(1个考察项目;单选)
  (3)学习目标(4个考察项目;单选)
  (4)期望授课内容(1个考察项目;多选)
  (5)期望课时数量(1个考察项目;单选)
  (6)期望班级人数(1个考察项目;单选)
  (7)能力考试计划(1个考察项目;单选)
  (8)能力考试目标(1个考察项目;单选)
  3.调查结果与考察
  3.1学习动机
  通过“问题1:你为什么学习日语?”明确学习动机,结果如图1所示。
  第一位是“利于国内就业”(62%),这可能跟选修时间点有关,大二上学期开始学习,此时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未来职业的规划已有很强的意识,同时会日语有利于就业是公认的事实,所以提高外语能力,提升竞争力,有利于就业意识的增强。另外,“掌握更多外语”(60%)居第二位,“喜欢日本漫画、动漫” (55%)居第三位。可以看出,虽源于漫画、动漫等兴趣, 但主要学习动机是提升能力、利于就业,极具实用性与现实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被父母等劝说”与“其他”都是0%,由此可见,IT专业学习者为了将来的就业与自己的兴趣等学习日语,动机明确,学习积极性极高。
  图1 选择日语的理由
  3.2学习难点
  通过“问题2:你觉得“听说读写”中哪个最难?”明确学习难点,结果如图2所示。
  第一位是“听”(37%),第二位是“说”(33%),可见,“听”“说”对IT专业日语学习者难度很大,而且“听”的难度要大于“说”。这可能是由于课时有限,练习相对较少,听说日语的机会很少,氛围薄弱。值得注意的是,“写”(25%)远远高于“读”(5%),可见,学生对“读”的学习成就感很高,而“写”对理工科的IT专业学习者来说很难。
  图2 学习难点
  3.3学习目标
  通过“问题3:请选择你期望的学习目标“明确“听说读写”四技能的学习目标,采用四段评价法,结果如图3~6所示。
  关于听的能力,“第4阶段:能够理解日语母语者以自然语速进行的任何话题内容”(63%),“第1阶段:能够听懂简短的问候、广播通知等”(8%);关于说的能力,“第4阶段:能够与日语母语者流畅自然地进行会话”(15%),“第1阶段:在对方帮助下能够进行简短问候、简单会话”(8%);关于读的能力,“第4阶段:能够理解抽象复杂的评论、文学作品等”(50%),“第1阶段:能够理解关于身边话题的简短文章”(5%);关于写的能力,“第4阶段:能够关于复杂话题进行论述,并引出适当结论”(2%),“第1阶段:能够写出关于身边话题的简短便条、留言等”(15%)。由此可见,除了“写”以外,学习者对“听说读”三技能的目标设定是很高的,可以看出学习目标明确,积极性很高。   值得注意,关于“第4阶段”,听(63%)、说(15%)、读(50%)、写(2%),可见“听读”的学习成就感高,却觉得“说写”很难。
  图3 “听”的学习目标设定
  图4 “说”的学习目标设定
  图5 “读”的学习目标设定
  图6 “写”的学习目标设定
  3.4期望授课内容
  通过“问题4:日语课上你最想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明确期望的授课内容。结果如图7所示。
  第一位是“会话”(63%),其次是“日本文化、社会”(57%),第三位是“听力”(53%),值得注意的是“日语能力考试应试对策”仅30%,可见,学生对以语法、词汇、应试为中心的授课有很大的抗拒感,而对听说、日本社会、文化等内容的需求很大。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导入日本文化、社会相关内容及文化体验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图7 对授课内容的期望
  3.5期望课时与班级人数
  通过“问题5:关于目前每周日语课时,你觉得怎么样?”明确对适当课时数量的需求,结果如图8所示。
  没有一个人认为目前的课时多或稍多,其中“正合适”为50%,“少”高达37%,“稍少”为13%。可见学生对日语的学习欲望与积极性很高,所以有必要在现状的基础上,调整课时数量,与学生的需求达成一致。
  图8 日语课程适当的课时
  通过“问题6:你所期望的日语班人数是多少人? ”明确学生期望的日语班人数,结果如图9所示。
  第一位是“16~20人”(38%),其次是“11~15人”(37%),第三位是“21~30人”(20%),可见IT专业日语学习者非常期望30人以下的小班授课,期望实现多张口、多练习、多实践的授课模式,可现状是IT日语班都是大班授课,甚至有的班级人数达到70多人,人数太多,严重影响了日语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图9 日语班适当人数
  3.6日本语能力考试
  通过“问题7:大学期间你打算参加日语能力考试吗?”、“问题8:能力考试的最高目标是什么?”明确学生参加能力考试的计划与最高目标。结果如图10、11所示。
  计划参加日语能力考试的,高达97%,关于目标级别,依次N2(37%),N3(28%),N4(22%),N1(13%)。可见,为了将来的就业,提升个人竞争力,计划参加能力考试的学生不断增加,依据个人能力不同级别设定各异。所以教师可以把引导学生参加能力考试作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手段。
  图10 参加能力考试的计划
  图11 能力考试目标设定
  4.结论
  本文调查了IT专业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需求等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考察分析,对其特征性、倾向性有了更好把握。具体如下:①学习动机明确,积极性高;②听、写难度大;③对听、说需求很高;④希望多课时、少人数的授课。
  今后想依据调查结果,致力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日语应用能力。
  注释:
  ①只有1名学生有基础,对整体调查影响不大,所以视为无基础进行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国際交流基金.海外の日本語教育の現状2012年度日本語教育機関調査より概要[M].くろしお出版,2012.
  [2]李友敏.中国の大学における日本語選択履修生のBELIEFSについて——日本語選択科目の改善を考える[J].言語文化と日本語教育,2007(34).
  [3]赵圣花,刘艳伟,严冰.培养国际化软件日语人才的模式与创新[J].语文学刊(外国语教育教学),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4).
  [4]池田伸子.ビジネス日本語教育の研究[M].東京堂出版,2001.
  基金项目: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教学改革项目(JG2012-YB017);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大创项目(20141016616004)。
其他文献
第六届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学术会议 (MCGM’2 0 0 3 )将于 2 0 0 3年 8月 2 0日至 2 2日在中国上海召开 .本次会议由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联合会 (IFMCGM)发起 ,中国颗粒学会、中国仪器仪
摘 要: 由于传统的日语教学主要将重点和精力放在大家公认的动词上,对于形容词的讲解和应用在所编的教材中所占篇幅较少,教学中安排的课时也相应较少。然而,这一方面的内容并不简单,在实际中学生总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针对上述情况,作者探索分析了日语中属性形容词和感情形容词的关系,旨在为以后这方面的问题解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形容词 属性形容词 感情形容词  一  笔者在长期的日语教学中发现,学生经常会
期刊
第一部分:p44/42MAPK,p38MAPK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中发挥不同功能;目的:观察p44/42MAPK、p38MAPK通路在维生素C(Vit C)、β-磷酸甘油(β-GP)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
该实验对脑缺血时两类氨基酸间的相互调节进行了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EAA和IAA在脑缺血时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间的协调作用,为寻找更合理的治疗配伍方案提供更深入的理论依据.
从没想过,短短20年内,我会亲身经历两次大规模疫情。  2001年,我对自己成为“30岁的老阿姨”愤愤不已。那会儿很幼稚,对于怎么一下子就活到了幼儿园小孩眼中的“阿姨”这个年龄,感觉完全不能接受。生日那天我对老妈说:从今以后,你们不许给我过生日,更不许提生日的事。然后,两年就这么一下子过去了,32岁,“非典”不期而至。  相比于今年的新冠病毒,一场“非典”来得快,其实去得也快。  2003年4月初
期刊
目的:讨论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
摘 要: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应用能力的提高是有效展示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要素。因此,在与时俱进的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基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职学生 英语应用能力  随着高职英语教学的深入发展,听说在各级考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就业的面试中也加入了英语的听说测试。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充分
期刊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普外科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此阶段实施常规外科护理;
多么怀念能打球儿的日子!最想痛快打场篮球!  说起北航,我距今最后一次打篮球,就是在那儿。大年二十九的下午,学生大都回家了,场子里的人也就是平常的1/6。野球嘛,打起来简单,几个不认识的球友,手心手背一分拨儿,就能3对3、4对4地较量起来。那天,对方阵中有两个强手,堪称一高一快。高的是篮板狂人,快的乃突破高手。他们一搭一档,拿了不少分。突然,大水冲了龙王庙!突破高手飞身上篮,落地时不慎,重重踩在篮
期刊
目的 研究分析新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专题培训效果,探索有效的培训方法,提高新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技能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