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农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ng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启动后,教育者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的要求,如何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道值得深思的问题。结合几年来我在山村语文教学中的感受,就如何培养山村小学生学习兴趣这一问题,作以下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培养兴趣 感情朗读 课外阅读
  一、有目的的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学得好、记得牢。兴趣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首要条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学不单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种情感过程。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希卢姆曾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地评价和培养,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来培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爱学语文的内在动力。其次,讲究课堂授课艺术,提炼自己的文采,语言,表情等等。第三,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第四,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让他们自发自主的学习。
  二、加强感情朗读
  我们农村学生受环境和方言的影响,语言基础差,不容易領悟语句的内涵,无法体验、感受、欣赏语句带来的美。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就成了一大障碍,枯燥无味的朗读也成了习惯。由此,课堂上我全不平铺直叙,而是造就波澜、激荡情感、以读悟情、以情促读。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八册《峨眉道上》有这样一句:“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这是一句赞美铺路人的语句,也是课文的中心句。如何让学生去领会课文内容,理解无名英雄是怎样的人?我设置了这样一朗读悬念:“作者从内心对铺路人的赞美,语句充满浓厚的真实赞美情感,谁想当一回作者呢?”这一问,点燃了学生心头的火花。跃跃欲试的同学在我的鼓励下大胆举手,虽然读得并不很好,但我还是一次又一次给他们读好的机会。随后,我虚心请求说:“你们读得这么有感情,我也想试试行吗?在同意声中我用发自内心的赞美语气朗读时,在“啊”字的朗读中我故意情不自禁地张开双手并发出真实的感慨。看在眼里,笑在心里的学生顿感羡慕,尝试的欲望更加强烈,有些甚至站了起来还想再试。于是我花费许多时间让给自愿者试朗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过程中学生不仅领会了以上的问题,还感到有感情朗读课文别有一翻风味。如此一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就像潮水一般涌上学生的心头。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我们应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只有掌握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引导,让他们在主动中求学,在主动中好学。其次,需要我们教育者在教学中教出味道,教出兴趣,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时,应多创设些生活性的问题情境,让他们利用语文书上学到的知识,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质问生活,与生活对话。并且要求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事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然后进行评选,给于肯定和鼓励。这样一来,学生们在故事中学习,在快乐中寻求知识,语文课就变得生动起来,自然也就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学习的兴趣。
  四、多开展课外活动
  我国的教学大多数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在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听一听优美的诗歌,做一做有趣的表演,画一画美丽的插图等途径,走出一条轻松、愉快的学习道路。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要得以应用,那么我们必须开展积极有益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在班上成立朗读小组、讲故事、自办黑板报、每天小广播等等。我们学校是一个乡村小学,学生几乎都是来自农村,他们胆小怕事,但自从学校开展了语文兴趣小组后,他们纷纷响应,都在相应的班里开展了语文兴趣小组,每当校长听到朗朗的读书声时,看到自编自版的黑板报时不禁笑了。所以说,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课堂是相辅相成的,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有机延伸,通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加强课外阅读
  学生初步获得语文学习兴趣时更不满足课文的学习,大千世界,所有怪事,风云奥秘都会把学生从囿于课文学习中吸引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生动的历史、民间传说、科普等课文故事激励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把学生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宇宙奥秘等问题悬挂在高高的课外书上,触动学生揭开答案的好奇心。如教学积累阅读短文《一堂生物课的启示》,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总结的人生哲理后,我还多问了“树叶为什么会变成各种颜色?”为了从实质上科学地去解答,于是我向学生推荐了几本课外书有《十万个为什么》、《自然》等,除此之外,在《登山》的教学中我推荐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三顾茅庐》的教学中我推荐了《三国演义》等儿童版课外书,并建议学生到学校图书室阅读。在阅读中“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功效无形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总之,只有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苦”学为“乐”学。实践证明:通过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形式,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通过积极主动的去学语文这门工具学科,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使学习语文的“困难户”尽快“脱贫”。
其他文献
一、何谓自能阅读  何谓自能阅读,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按照叶老的观点,自能阅读当属学生“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读书活动。这“你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丰富而深刻的内蕴是什么?叶老并不明示。笔者认为,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期刊
【摘要】文言特殊句式教学,是师范语文教学一个难点。笔者在实践中通过加强语感教学,引入比较教学,注重文言特殊句式类型归纳,增加文言特殊句式知识积累,促进文言特殊句式教学。引导学生对文言特殊句式产生兴趣,掌握方法,巩固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师范 文言 特殊句式 教学  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文言特殊句式教学,是师范语文教学一个难,师范学校重视考查文言特殊句式
据智力测试,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智商无显著的差别,但学生的学前教育的充分程度差异颇大,学生的智力类型、认知风格及个性性格也会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某些差异。而这些有差异的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染,往往是全方位的,较少心理障碍,其力度有时还胜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在共同的学习目标下和有组织的小组合作活动中更能实现。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成长心理学》中指出:学生生而具有内发的成长潜力,不需要教师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生命、共同追求健康的崭新时代,随着两会期间医疗改革的政策导向,老龄化社会的形成以及亚健康市场的需求,为中国的健康养生服务产业开拓了前所未有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读的训练,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说明语文教育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语文学科浓厚的人文和文化色彩。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得罗说得好,“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有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赤子之心、莫
期刊
【摘要】学好初中语文的因素很多,方法多种,其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不失是一种好的方法。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更好的学好初中语文这门学科。  【关键词】初中 语文 教学 情感  课文教学前的情感准备  课文教学前的情境准备  “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1],所以教师“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和材料”[2]是必要的。教
本文采用湖南、广东、安徽等地采集的乌桕(Sapium sebiferum)优株种子进行播种育苗,形态特性与DNA分析相结合对乌桕优株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观测优株种子及其幼苗的生物学特
每当要求孩子们作文时,我们常常会看见孩子们翻开作文本,嘴咬笔头,愁眉苦脸,苦思冥想,久久下不了笔的情景。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成了孩子们发愁、老师头痛的大问题。在听了《编写童话故事》的作文教学课后,我深深的感觉到适当创设写作情境,让孩子们置身于创设的情境中,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易于动口,便于表达,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它是新课程指导下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同时也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
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充分发挥这一主阵地的作用,把素质教育引向纵深,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功能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语文教学本体的评价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是“交际工具”“人类文化”,就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