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化学选修生化学教与学存在问题的调查及纠偏策略

来源 :化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r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非化学选修生的教育长期以来未受到应有重视,对非化学选修生化学教与学存在的教学观念、素养培养、迁移能力、实验教学和知识应用等五个方面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纠偏策略。
  关键词: 非化学选修生; 教学问题; 问卷调查; 纠偏策略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8)9003106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在新的高考模式下,学生对学业课程选择有了更高的自主性。近年来,尤其在江苏省,鉴于其高考模式的特殊性,选修化学学科为高考科目的学生越来越少,因此,对于庞大的非化学选修生群体的化学教育也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对于这些学生的化学教育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为发现该类学生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通过问卷形式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调查,并针对问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纠偏策略。
  1 非化学选修生化学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调查
  1.1 调查问卷设计
  首先选取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初步访谈,根据访谈结果,笔者发现非化学选修生化学教育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教学和学习观念、化学学科素养培养、化学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化学实验教学以及化学知识的应用。鉴于此,设计问卷见表1(下方数据为调查结果):
  1.2 问卷调查实施与调查结果分析
  1.2.1 问卷调查的实施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选取高二年级两个选修物理生物班(以下简称物生班)、两个选修政治历史班(以下简称政史班)、一个选修物理地理班(以下簡称物地班)的学生共238人、曾经教过非化学选修班级的化学教师18人进行问卷调查,学生问卷发放238份,回收有效问卷225份,教师问卷发放18份,回收有效问卷18份。
  1.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结果见上表),发现对非化学选修生的化学教育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 对非化学选修生化学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教师问卷第1题和第2题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非化学选修生的化学教育问题上重视程度不够,多数化学教师认为高中化学教育的重心是培养选修化学学科的学生,认为非化学选修生化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应试需求。学生问卷第1题和第2题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不选修化学的原因并非是不喜欢化学,而是因为化学考试较难,同时有一部分学生则是因为物理不好而放弃学理科(化学)。
  由上述调查结果可知,在对非化学选修生化学教育问题上,化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一定问题,非选修化学科目的学生不选化学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多数学生对化学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因而对他们的化学教学采取简单的记忆法和机械训练法,仅仅为应付考试的做法是不合适的,而对他们的化学教育问题上适当进行拓展、延伸,训练其科学探究能力是具有可行性的。
  (2) 对非化学选修生的化学素养未能有效培养。
  教师问卷第3题和第4题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化学教师在对非化学选修生的教育上采取诸如“听(默)写方程式”、“题海战术”等方法,却很少能够在教学中渗透化学学科本质,对化学知识进行“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学生问卷第3、4题也同样暴露出这个问题。这样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更不利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养成。
  (3) 化学知识体系构建不全、迁移能力不足。
  因为化学学科内容较多,如果不能建立知识体系,学生学习起来必然会觉得杂乱,无奈之下只能采取背诵记忆等方法。教师问卷第5题和第6题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并构建知识网络,但是不能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不能将化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很多非化学选修生都认为化学知识点过多,知识的系统性不强,知识点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很多学生没有想过化学知识与所选修科目之间存在的联系,更不能将化学知识迁移应用在别的学科问题上。
  由以上可看出,尽管多数化学教师在教学中会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但是学生的反馈结果却不够理想,学生的化学学习未能形成有效的知识网络。而在跨学科的迁移问题上,由于教师的学科限制,他们很少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向其他学科进行迁移。
  (4) 化学实验教学未能得到有效开展。
  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的第7、8题旨在调查非化学选修班的实验开设情况。从调查结果来看,非化学选修班多数没有做过化学实验,学生化学实验都被视频实验或做实验题来代替。学生无法在化学实验中体会化学的学习乐趣,也无法在化学实验中获得感性知识。非化学选修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很大程度上被轻视。
  (5) 化学知识缺少生活中的应用强化。
  教师和学生问卷第9、10题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认为高中所学到的化学知识有一定用处,教师也会将化学知识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但是学生却认为所学的化学知识却并不实用,很少能用于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认为现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主要还是应试需要。
  2 非化学选修生化学教育问题纠偏策略
  2.1 非化学选修生化学教育观念的转化
  非化学选修生化学教育中存在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教育观念,受高考模式影响,无论是非化学选修班的化学教师还是学生,对待包括化学学科在内的学业水平测试科目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将学业水平测试科目视作“副课”,因为这些科目对高考成绩无影响,所以不愿意在其中投入时间和精力。
  要提高非化学选修生化学学习积极性,首先在考试制度上需要进行改革。如《北京市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2020年,北京市高考方案变成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为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该方案可以突破文理限制,让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其中3门科目参加相应的等级性考试。除此以外,现行的浙江、上海的高考方案也与此类似,同样值得其他各省借鉴。这种选考自由的高考模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让更多的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选修化学,而不会因为某些客观因素(如其他理科科目不好)放弃化学。   其次,学校层面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学校不能将学生应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要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学生个性特点等开设一定数目的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进行活动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通过这些方法,让教师和学生意识到知识学习不仅仅是应对考试,更是为了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借此,提高学生对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重视程度。
  2.2 提升非化学选修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化学选修生必需的基本素养,其对于非化学选修生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因为化学属于科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也属于科学核心素养,科学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适应终身发展的关键素养。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为例,很多学生采取背性质、背方程式的方法,而这种方法不仅不利于长时记忆,更不利于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因此,非化学选修生也应当训练科学探究能力[1, 2]。如以下SO2的教学案例:
  SO2的性质教学
  提出问题: SO2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提出假设: 1 根据SO2的元素组成及物质的分类角度预测SO2可能具有什么性质?
  2 通过画出S元素的化合价坐标图,预测SO2可能具有的性质?
  实验验证: 根据假设,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结论: 略。
  方法迁移应用: 类推SO3的性质、SiO2的性质。
  在以上案例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SO2的性质,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讓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有效训练,提升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会到“分类法”、“氧化还原反应价态分析法”等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迁移到其他知识的学习。
  2.3 结合学生实际,提升化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2.3.1 通过概念图构建知识网络
  由于高中化学知识点较多,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中概念图就是一种重要的知识网络。如在氯气的性质学习过程中构建以下的概念图(图1),使知识更加系统、完整[3]。
  概念图形式未必需要拘泥于某一特殊形式,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哪些地方有疑惑点)以及学习的内容自由组织,内容尽可能完善,网络尽可能清晰。概念图绘制方式也是多样的,可以用纸笔画,也可以借助概念图软件,如Inspiration、 MindManager等。
  2.3.2 促进各学科知识的迁移
  根据学生所选修科目的不同,将该科目与化学教学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将知识有机融合,使各门学科的学习相互促进。化学除了与生物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以外,其他学科与化学的联系需要我们教师深入地去挖掘,并开发出与学生选修科目相关的课程案例。如以下案例:
  1 化学与地理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铜矿、铝土矿,铅锌矿。请列举出两个铝土矿的产地。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Al2O3,某铝土矿的成分含有Al2O3、 SiO2、 Fe2O3,请提出从铝土矿冶炼铝的方法。
  2化学与历史
  珍藏在南京博物馆的“错银饰青铜牛灯”,烟道为一弧形圆管,由牛首顶部向上生出,接连于灯盖顶端的中央,这是为在灯火点燃后,将产生的烟炱通过烟管导入牛腹而设置的(见图2)。请问,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什么?与化学实验中哪种装置的作用相似?(防止燃烧产生的油烟对室内的空气造成污染;尾气净化装置)
  与牛灯一起出土的,还有一方“广陵王玺”金印,及铸有“山阳邸”铭记的雁足铜灯,试推测该牛灯所属年代,以及那个年代的工业发展水平。
  由以上案例可见,非选修化学班级的化学教师需要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善于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在生活中发现与化学相关的题材。这种教学迁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也对其他选修科目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二者相得益彰。
  2.4 设计适合非化学选修生的实验方案并实施
  非化学选修班化学实验开设得较少,除了不够重视的观念问题以外,教材上设计的实验也较少。但是化学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手段。因此,化学教师要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化学实验。如人教版《化学与生活》中的课题“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探究实验[4]:
  维生素C的性质探究
  1 实验目的
  (1) 维生素C的酸碱性;
  (2) 维生素C的还原性;
  (3) 维生素C的热稳定性。
  2 实验试剂与仪器
  市售维生素C片、5% FeCl3溶液、0.1%KSCN溶液、蒸馏水、淀粉碘化钾溶液、pH试纸、酒精灯、试管夹、玻璃棒,烧杯、试管若干。
  3 实验步骤
  (1) 取维生素C片1片,溶于5mL蒸馏水中,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点在pH试纸上,对照比色板,判断维生素C的酸碱性。
  (2)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蒸馏水,在蒸馏水中各滴加5% FeCl3溶液3滴,0.1%KSCN溶液1滴,观察现象。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1片维生素C片,对比两支试管不同现象。
  (3) 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蒸馏水,1片维生素C片。溶解后,对其中一支进行加热煮沸,煮沸2分钟左右,冷却后,补充蒸馏水至5mL左右,再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滴淀粉碘化钾溶液,比较两支试管中实验现象的不同。
  4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维生素的性质。
  5 应用
  (1) 如何保存维生素C片剂?
  (2) 绿色疏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那么这些蔬菜如何烹制最健康?   (3) 设计实验,验证不同水果、蔬菜的维生素C的含量。
  除此以外可以开发的实验还有很多,如蛋白质的性质、肥皂的制取、糖类的性质等,关键问题是教师需要正视非化学选修生的实验诉求,让他们享受同等的实验权力,享受化学带来的乐趣。
  2.5 提高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化学与生活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也是化学中最有趣味性的部分之一,但是部分非化学选修生却对此并不是十分感兴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化学教师过分强调《化学与生活》模块知识的应试功能,相关学习主要是通过背知识点、做题来完成;另一方面,部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并不是学生关心的话题,如化肥、传统硅酸鹽材料等。因此,笔者认为非化学选修班的化学教师应当充分调查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为切入点,开发相应课程,从而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如文科班女生较多,很多女生对化妆品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们可以开设相关的校本课程——《化妆品中的化学》,供非化学选修班的学生选修。该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分课程: 护肤品中的化学、毛发用化妆品中的化学、化妆品中的香料与色素、化妆品实验等课程。学生可以通过选修该课程,认识到化妆品的成分,学会从化学角度判断化妆品的优劣,还能认识到化妆品的某些成分、某些机理(如烫发机理)会对青少年的健康造成损害,从而自觉遵守青少年不化妆的相关规定。除此以外,我校校本课程中还尝试过化学与美食、化学与服装、化学与军事、魔术中的化学等相关课题,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非化学选修生是化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群体,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不仅不会影响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而且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希望非化学选修班化学教师能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创新教学形式,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开发设计适合他们的课程,努力提升这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孙国英, 刘敬华. 高中化学概念图的设计及应用策略[D].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6: 36.
  [3]陈联清. 提高文科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探究[J]. 福建教学研究, 2013,(2): 15.
  [4]朱岚. 高中文科学生化学教育与科学素养培养的研究[D]. 苏州: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34~35.
其他文献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
【正】 《台湾外记》三十卷,清人江日升著。详尽而真实地记载了从明天启年间,郑芝龙等人起兵海上从"盗",被招安,又弃明归清,至郑成功坚守东南,抗清北征后,退守厦门,收复台湾,
目的探讨应用病案首页数据挖掘影响妊娠糖尿病患者住院时长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1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调取其病案首页信息,
介绍了一种加固软土地基的新方法--复合材料桩,它是利用粉煤灰、石灰、硫酸盐以及工业矿渣等混合材料作为增强体与桩间土一起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正> 河北省地热资源很丰富,已发现地热点500多处,地热温室蔬菜生产面积占全国面积的48%。丰富的地热资源为蔬菜育苗开辟了广阔前景。一、地热育苗方法和设施1.以地热温室作
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微电影”的教学价值为出发点,进一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应用微电影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在微电影教学实践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实践探索。
试题的难度通常是借助学生呈现在试卷上的作答结果来评估的。它不仅与题给信息的方式、要求给出答案的形式等显性因素有关,也与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等隐性因素有关。通过
【正】 为推动清史研究深入开展,促进《清史》的编写工作尽快提上日程,一九八二年九月,由有关单位联合发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清史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清史研究工作者近
【正】 照会一词,按《宋史》、《河渠志》载:"元祐八年,张商英言:访闻先朝水官孙民先,元祐六年贾种民,各有河议,乞取索照会"。这是"照会"两字连用的最初出现,不过这里的"照会
本文在对四川省绵阳市的四十七所乡镇初中和小学的音乐教育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管理、师资和学生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应该强化音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