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兴:为摄影而生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52465681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抹紫红色的朝霞,将屹立在信江边高大的辛弃疾雕像涂上了金黄色。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拿着一台单反相机对着雕像拍摄。他一会儿以银光闪闪的信江为背景,一会儿以对岸成排的现代高楼大厦为衬托,一会儿又站在高台上,把雄伟的九狮大桥纳入辛弃疾雕像下,尽可能地在照片中展现光与影的完美统一。他就是几十年来与光影为伴的铅山县老年体协《益寿之路》编委、县粮食局老年体协主席陈光兴。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巧合,我的名字叫光兴,事实上我看见美丽的光影就真的会兴奋,摄影是我与生俱来的爱好,从未改变过……”你要是和陈光兴谈摄影,他跟你讲三天三夜都不会嫌累。的确,陈光兴就是这样一个摄影发烧友,有人说他是摄影“疯子”。老陈的摄影路,全靠自学领会,年轻时就对各类相机着迷。之前他因为在职,工作忙、任务重不得不把对摄影的爱好压在心底。2006年退休后,有了时间,从此他的业余生活就以摄影为主。为把摄影这份“事业”做细做精,2014年老陈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自费近万元,购买了一台尼康单反相机,事后受到家人一顿数落。每逢家人对他痴迷摄影发牢骚时,他总嘿嘿地笑着辩驳说:“你们不懂,我是为摄影而生的。”
  老陈把铅山老年体协各项摄影报道活动视为己任,积极参与,恰似老年体协的“专职摄影师”。他工作既勤恳又负责,尽心竭力做好县老年体协和本单位体协各项赛事和组织活动的照片拍攝、视频录制工作,经常向报刊投稿,及时报道铅山老年体协工作动态,为老年体育活动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照片、视频资料。2014年县老年体协编印“铅山县老年体协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册”,所采用的百余张图片资料大部分都是来自老陈之手。上饶市第五届老年人体育运动会太极拳、击剑赛事在铅山举办,他一天到晚都在赛场上转转,认真为赛事拍摄服务,圆满完成摄影报道任务,受到大赛组委会一致好评。
  陈光兴乐于助人,热心为老年体协服务,而且摄影技术好,在全县的许多县直单位和乡镇的老年体协、老年支部中传开了。这些单位只要有活动,如召开年会,举行太极拳展示、广场舞比赛等都会邀请他帮忙摄影,老陈也是有求必应。第二天一早,他就会带着充好电的摄影器材准时出现在现场。他常说“前期工作没做好,到了‘战场’是要吃亏的”。
  老陈的摄影技术好、服务周到,在朋友圈是出了名的。同学朋友聚会老陈是大家必邀之人,他也毫不推辞带着相机参加,把大家的友谊和欢笑定格。不但如此,他事后还包洗照片,免费服务,不辞辛劳。有人说,你傻呀,这样做亏大了。而陈光兴总是笑了笑说:“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何乐而不为?”
  这些年,老陈经常身挎相机,行走在铅山城乡的名胜古迹和山水田园之间,为了拍出理想的照片,把握稍纵即逝的时机,他往往是冒烈日顶风雨。在老陈的电脑中,存有大量精美照片,有河口、石塘、陈坊古镇的老店铺古街道,有篁碧、太源畲族乡的秀美乡村,有闻名中外的鹅湖书院、辛弃疾在铅山的生活遗迹——瓢泉、墓葬遗址,有香火鼎盛的道佛两教圣山葛仙山,还有千年古桥永平大义桥、湖坊廊桥澄波桥等。他常常会把最新拍摄的照片,配上动听的音乐制作成“美篇”发到朋友圈里,让更多的人欣赏,把真善美传递给大家。
  2016年,铅山县举办的勤政廉洁书画大赛,他深入农村一线,精心创作了10余幅作品参赛,其中有两幅摄影作品分获二等奖和入围奖。“在退休后,看到自己拍摄的照片能在报刊上发表,能为老年人事业传递美、发点声,我感到很开心、很自豪。”老陈自豪地说。
其他文献
每当拿着“一卡通”,高高兴兴去银行领取种粮补贴时,我就想起当年交公粮的那段往事来。  人民公社时期,夏收夏种一结束,稻谷晒干了,社员们就忙着交公粮。有一年,我担任生产队的会计员,接到大队会计主任发来的公粮任务通知书,我及时向生产队队长汇报了。队长听了,拉着我,叫上保管员,三人一起来到晒谷组。我们看着夏收夏种的三堆早稻谷,内心很焦虑,这些粮食只够全队4个月左右的口粮。队长思考片刻,咬咬牙,指着晒得最
期刊
纺纱织布,是客家人的传统工艺。赣南不种棉花,无棉可织,当地妇女便因地制宜,发明了苎麻纺织。于是,便有了能纺善织的客家纺娘。  苎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很适宜在南方湿润的土地上生长,长到约2米高时,即可收获。用竹枝将密密的苎麻叶打落在地,然后将苎麻从根部折断,去骨取皮,用清水泡涨后,即可制皮。妇女们坐在凳子上,大腿上垫块布,再将苎麻皮表面朝上,皮里朝下放在布垫上,手持企刀,从头到尾把青青的麻皮刮去
期刊
我今年84岁,背不驼,腰不弯,行动自如。朋友们都说我看起来不像是80多岁的人,常问我有什么养生保健秘诀。其实我也没什么特别的养生法,只是注重从三方面调养身体。    ▲注重饮食   民以食为天。健康饮食对保养身体十分重要。我保持饮食多样,每天摄入适量的粗粮、蔬菜、水果,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早餐喝一杯牛奶或豆浆,吃一个包子和一个鸡蛋。中午吃一小碗大米饭,搭配两菜(一荤一素)一汤。晚上喝一碗
期刊
不忘曾经烽烟起,心中长鸣警钟声。每到“九一八”,尖厉的警报声都会在中华儿女心头响起,久久回荡。这是历史的回声,也是和平的呼声。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戰争的序幕。国难当头,“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中华民族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以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赢得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
期刊
我国传统饮食讲究“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即五谷是很有营养的,但没有豆子就会失去平衡。现代营养学也证明,用豆类代替一定量的肉类,有益营养平衡。那各种豆的保健功能有哪些差别?又该如何食用呢?   ★大豆:营养全能王   大豆被称为“长寿第一豆”,在百种天然食品中名列榜首。其富含优质蛋白、钙、磷、胡萝卜素等,还有核黄素、卵磷脂、大豆异黄酮等多种高营养价值成分。卵磷脂能帮助降低血清胆固醇,能预防脂
期刊
燃烧了16天的亚运圣火,在朋加诺体育场缓缓熄灭,第十八届亚洲运动会于9月2日晚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落幕。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1.13万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亚运会40个大项、465个小项的角逐。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次亚运会上共获得132金、92银、65铜,共计289枚奖牌,在金牌榜和奖牌榜均位列第一。日本代表团以75金、56银、74铜的成绩位列第二。韩国代表团以49金、58银、70铜的成绩位列第
期刊
20世纪中叶,我国军航、民航初具规模,飞机性能不算先进,天气状况直接关系着航行的安危,中央指示气象部门为各个飞机场无偿提供气象信息服务。1957年至1972年,我先后在江西省的贵溪、玉山、鄱阳3个县气象站工作,担任过业务负责人,当年忙碌、紧张、艰苦的工作场景,真是令人难忘。  江西省当时有17个国家基本观测站,上述3个站都在其中,这3个站点编制有6人,常因其他事情抽人外出,实际只有四五个工作人员在
期刊
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归功于改革开放40年中一场重要的改革,那便是全面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企业才有可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更好地配套实施其他各项改革措施,不断调整和完善经营机制,大大增强其活力,进而有效地应对国家“不包不保”的压力,正是由于有了当年的企业改制,如今的企业才充满了生机。  2002年,我作为南丰县长红企业集团改制办的工作人员,被派到长红纺织器材有限公司主持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期刊
20世纪80年代初,我刚上初中,全国农村正进行承包责任田改革,农民朋友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成了农村青年新婚追求的三大件,未处对象的年轻人能有其中之一,那就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  有了手表,不但计时方便,而且撸起袖子还显高贵。对此,我根本不敢奢望。当时我家人多、劳力少、经济条件差,计时我只能靠村村通的广播和自身的生物钟,家里连买个闹钟的钱也没有,哪里敢想买手表?  1981年我老
期刊
我十几岁离开老家,30多年来一直待在城市。城市虽然给了我想要的生活,丰实的收入,更给了我实现梦想的台阶,可是却总也走不进我的梦里,我经常梦见儿时在乡村老家的那些场景。尤其每逢年节,人生中那些颇具仪式感的隆重的时间节点,心心念念的也总是那个叫老家的地方,那个村庄、那棵老树、那个土炕、那口池塘……我梦见次数最多的就是老家的那座老院子。  老院子其实是一座标准的四合院,院龄要年长我好多岁。它的设计和建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