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小麦吸浆虫发生特点及治理对策

来源 :陕西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laiyizhizailiu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小麦吸浆虫在陕西省中等发生,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和为害程度为20a来最重的一年。综合品种、基数及历史资料等分析,预计小麦吸浆虫在陕西将进入新一轮高发期,成为影响和制约陕西小麦丰产丰收的一个重大隐患。根据试验示范结果并结合陕西省的实际情况,吸浆虫防治策略应为"系统监测、分类指导、成虫期药剂防治为主,兼防一般发生田块,普抓达标田块,突出重发田块,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
其他文献
<正>我省微粒子病发生的概况我省在解放前,家蚕微粒子病曾在部分蚕种场的供种区域猖獗一时。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省蚕业主管部门运用巴斯德研究的成果,预防措施得力,经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声乐教学中的基本原则,而如何将这一教学原则行之有效的运用于声乐这门技能课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声乐
<正>我们合沟镇是徐州市蚕桑重点乡镇,现有桑园1.35万亩。近几年来蚕桑生产处在前所未有的困难情况下,亩桑产茧仍保持在100公斤以上。从1991年至1996年的6年中,由于重视桑树
童秋时节,几位摄影老友相约走进了丝绸之路上的古城——喀什。在老街、古巷深处,他们阅尽传统民居。体味淳朴民风,用组组镜头、精彩画面真实地记录了这块神秘而广袤的疆土。
针对施肥一致的桑园土壤,用比色法测定14个土样脲酶活性及土中氨浓度,并检测了土中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脲酶活性属中等偏低,样间脲酶活性差异较小,脲酶活性高低与细胞总量存在一定
本文在家蚕品种间不受精卵率差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与一些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为:家蚕不受精卵率与其他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及其密切程度因原种和杂交种稍有差异;总体表
本文通过与西方石油企业竞争力比较,提出中国石油企业对动荡不安、竞争激烈的世界石油市场环境不适应的问题.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了这种不适应性的原因,认为国内石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