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视角的兰州市张掖路商业街打造初探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休闲消费理念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商业街已经逐步演变为文化旅游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商业街与旅游活动之间相辅相成,商业街本身也包含了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并承载了各地风土民情和消费追求。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从张掖路商业街在保持原有魅力的基础之上,初步探析如何将其打造成富于特色的旅游商业步行街。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张掖路商业街;旅游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6—0061—05
  一、商业街研究现状
  商业步行街的建设自20世纪50年代起,其名称从英国的林巴恩、考文垂、哈罗及德国慕尼黑、美国波士顿F·H·M商场等的建设实践中而来,其职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深化,从最初封闭全部街道,为顾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到如今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并且以实现以下活动为目标:保持传统商业街道的魅力、复兴中心商业区的活力、进行优秀历史建筑和周边街区的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艺术质量、延续区域商脉和文脉以及使步行街成为社会的公共活动中心之一等。
  1882年,苏州观前街被率先开辟为步行街,开了国内传统商业街区风貌步行街的先河,随后南京的夫子庙(1986年)也被改造成为传统风貌的步行街。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基于传统风貌保护的商业步行街区的建设发展步伐加快,哈尔滨中央大街(1996年)、中山市孙文西路(1997年)、北京王府井大街(1998年)、上海南京西路(1999年)、上海吴江路步行街(2001年)等都相继被建设为风貌步行街。
  近年来,随着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商业街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国内商界专家指出,我国商业街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是单纯的商业场所,光顾者以购物为主;二是更多体现以人为本思想,配套功能相继出现;三是成为社会活动中心,成为消费者和普通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目前,我国的商业街大都朝着第三阶段的方向发展。新商业街的打造以及旧商业街的改造都在转换思路,力求从旅游的角度出发,重视文化、人文景观的打造,把商业、旅游和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商业街的休闲化、人文化、景观化,从而从精神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兰州城关区张掖路商业街概况
  兰州不仅是一个商埠重镇,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古城。张掖路作为兰州为数不多的商业老街之一,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有着“陇原第一街”的美称,它既是兰州最重要的中心商务区,又是兰州的城市标志。
  (一)张掖路的地理位置
  张掖路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占地面积1.03平方公里。
  从地图1中可以看到,张掖路东起静宁路以西,西至中山路以东,南到庆阳路以北,北临母亲河——黄河,与秦安路、临夏路、酒泉路三街相连。
  从整体来看,张掖路步行街位于白银路、南滨河东路、静宁北路、庆阳路构成的交通网的几何中心,这愈发显示出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从地图2中可以看到,张掖路步行街的主街道分别与永昌北路、永昌中路、大众巷、陇西路、通渭路、道升巷相连接。
  (二)张掖路的发展史
  张掖路位于兰州旧城西门镇远门与东门来西门之间,是一条历史悠久又繁华的街道,明肃王府(清代改为陕甘总督署,现为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布政使署(现为兰州警备区)均坐落在这条街上。明代至前清时期,该路通称为大街。明朝中期至民国初,自西向东分为几段:自镇远门(位于今西关十字与张掖路西口之间)至钟鼓楼(位于今陇西路与张掖路交叉处)一段称西大街,钟鼓楼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称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张勇府邸建于此而得名),通渭路南口至辕门(位于今省政府处,为原明肃王府朝房午门,清代改为总督衙门之辕门,周围布满鹿角栏栅)一段称西栅子,辕门至箭道巷一段称东栅子,箭道巷至来熙门一段称东大街。民国三十一年(1942),全路更名为中华路。1958年,该路以甘肃省张掖县命名为张掖路,沿用至今。2006年,筹划改建为步行街。张掖路步行街全长620米,平均宽度42米。改造后的张掖路步行商业街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商务等功能为一体,根据国际惯例,中间有三个建筑群、七个接点。
  (三)兰州张掖路商业街分析
  1.客源地分布
  张掖路商业街的客源地主要分布在以兰州市为中心的周边城镇地区,并且以兰州市为最主要的客源地。周边城镇即白银市、皋兰县、榆中县等地。临近市场,包括甘肃省的邻近省份陕西、四川、青海等。但就目前而言,兰州市张掖路商业街仍以当地居民消费为主,是当地居民休闲、娱乐、购物的集中区。
  2.兰州张掖路商业街服务设施现状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兰州张掖路商业街主要以商场、小型沿街商铺为主,有商场、商厦11家,餐馆、小吃店92家,茶馆、茶楼3家,娱乐、休闲场所21家,宾馆、旅店7家,土特产品经营店6家,服饰经营店270家,美容、美发店14家,摄影楼10家,金银珠宝首饰店12家,典当行2家,眼镜店12家,银行13家。
  根据表1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其一,服饰等购物设施以及餐馆、小吃店饮这两类设施数量最多,所占比重最大。张掖路商业街目前只有3家茶馆、茶楼,且只有1家是在步行街主道上。其二,居民日常生活服务设施如美容美发、服饰、眼镜店与旅游服务设施土特产品店、宾馆等在各条街道略有分区但又相互渗透。其三,商场商厦、摄影楼、金银珠宝首饰店、典当行主要分布在张掖路的地上步行街。餐馆小吃店主要分布在张掖路地上步行街及大众巷,其中有16家清真餐厅。服饰主要分布在张掖路地上步行街和地下步行街。
  根据表2中数据可以发现:这两大基础设施的数量可以满足商业街的整体需求,长椅及垃圾箱较为均匀地分布在步行街上,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及购物环境。
  根据表3中数据可以发现:位于商业街的10家商场、商厦,有1家的消费档次属于高档消费,有1家的消费档次是中高档消费,有3家处于中档消费,有4家处于中低档消费。在调查中发现,不论商场、商厦的消费档处于哪一个层次,它们所面对的消费群体大部分是当地居民。   3.旅游发展阶段界定
  目前,张掖路商业街旅游业在当地国民经济中未处于支柱产业地位,旅游市场发展尚未完备,游客人数不是该处消费群体的主力军,旅游服务设施类型齐全、数量众多,但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需要。根据以上条件判断,兰州张掖路商业街发展正处在向旅游发展的尚未成熟阶段。
  三、基于旅游视角对张掖路商业街现存主要问题分析
  (一)缺乏足够的客源吸引力
  虽然张掖路商业街每日人群熙熙攘攘,但是旅游客源相对较少,本地消费者居多,外地消费者少。对于已经进入的商业组织,部分经营成本高居不下,并不存在竞争优势。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经营者对参与到旅游活动中的意识不强外,还存在着商业街规划和运作方面诸多问题。其一,商业街形式相对单一。仅餐馆小吃店就占全部店铺的19%,服饰店占全部店铺的56%,休闲娱乐场所较少,工艺美术、影剧院基本不见。消费者除了购物、餐饮,很难享受到其它服务产品。其二,宣传力度不够。在现代市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历史已不复存在,“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商业街,如果缺乏持续不断地有效地促销支持,那么再好的商业街也难以获得各方消费者的积极响应,并且不能起到城市名片的作用,即无法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度。
  (二)产品结构开发不够完善
  虽然张掖路商业街服务设施齐全、数量众多,但这只是一个整体概念。如果细分下来可以发现,张掖路商业街的旅游产品仍有待开发。虽然在将张掖路建造为商业步行街时就早已以将其打造成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理念贯彻其中,可从表1中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张掖路商业街的产品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倾斜。例如,娱乐休闲场所仅占全部商铺的4.4%,土特产品店只占全部商铺的1.2%。
  (三)未能将打造旅游商业街的理念贯穿于整条商业街的商铺布设之中
  不管是张掖路商业街本身还是与之相连的街道,都没有游览的概念寓于其中。虽然在此可以感受到繁华的都市之风,但是,在多数前来此地的消费者的活动中并不存在“游览”一事,取而代之的是走马观花地“逛”。这样一来会出现两个较为明显的问题:第一,无法为张掖路商业街带来更多的旅游收入;第二,游客的数量并无增加的趋势。原本好的旅游产品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方面的收入,而且更多游客的到来能够刺激经营者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产品。可是,在现在张掖路商业街所面对的问题之下,二者之间这种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关系尚未真正形成。
  (四)缺乏独特性
  这里并不是指张掖路商业街不存在独特性,而是说没有恰到好处地利用这些独特性,将其独特之处进行整合,从而导致张掖路商业街整体缺乏独特性。这就使得除了当地居民以外的消费者缺乏对张掖路商业街的整体认知度,进而未能将张掖路的知名度得以广泛提升。
  (五)缺少路标(或标志牌)
  在张掖路商业街地下步行街的入口处可以看到“张掖路地下步行街”的字样,在各路段的入口可以看到一个路牌。除此以外,就再没有任何标志牌。可是相较于路牌(或标志牌),广告牌却立于明显的地方(张掖路商业街的主街道上)。这样一来,使商业街失去了一次自我宣传的机会,很难让来此地的消费者深入地了解张掖路的各个方面。比如,张掖路的整体构造,张掖路的名小吃以及张掖路的历史。
  四、用旅游手法打造张掖路商业街的必要性
  (一)配合兰州大旅游圈的构建
  配合甘肃省“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以及《甘肃省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研究报告》,在进一步明确兰州市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发展原则的基础上,抓住要点,展现特色,用旅游的手法对张掖路商业街进行打造。而且张掖路本身就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兰州市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二)张掖路商业街具有被开发的潜质
  首先,张掖路商业街有其独特的商业历史渊源,早在明、清两代,张掖路就是繁华的商业街,后虽经多次改造,但其“商脉”一直延续旺而不衰,眼下成为兰州商务区的核心地段。
  其次,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对用旅游手法打造张掖路商业街有积极且持续的支撑效应。其中不仅包括历史文化,还包括当地的饮食文化。例如位于陇西路对面的城隍庙就是一处文化景观。兰州城隍庙建于宋代,有殿三楹,祀奉汉将军纪信,又名纪信庙,明代重修后改易现名。清乾隆年间(1736~1795)毁于大火,后重修。1998年,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重建修葺城隍庙,并以崭新的面貌向社会开放。现城隍庙交易市场拥有经营古玩的商户100多户,经营的种类有古玩、书画、瓷器、奇石、铜器、玉器、钱币、邮品、木器等近百个品种。再如,张掖路特色老字号小吃店张掖路甜食店、大众巷的杜记甜食、道升巷的再回首、天元大排档、通渭路的马三洋芋片等。这些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小吃店,虽然各家店铺并不相连,但是却非独立存在。它们不仅拥有老店的优势,又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更成为当地的一种饮食文化。这些都为张掖路商业街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再次,这里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张掖路位于兰州市中心繁华路段,向以人口密集、商业网点密集为其特点,这使得张掖路商业街具有被开发的潜质。
  (三)为游客提供一个具有兰州风情的休闲娱乐商务区
  旅游是休闲活动的重要实现途径和表现形式,休闲是旅游活动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从产业领域的角度讲,休闲产业是旅游业的蓝海。就目前来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然成为人们休闲娱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作为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商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张掖路商业街以其独特的优势,应该为游客提供一个具有兰州风情的休闲、娱乐商务区,并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向广大游客。
  (四)将张掖路商业街打造为城市名片
  充分利用张掖路商业街已有的优势,将城市名片的中心思想贯穿到商业街的架构机制中去,使更多的人增加对兰州张掖路商业街的认知度,从而吸引更多的人为体验张掖路商业街特有的风情来此游览。
  五、用旅游手法打造张掖路商业街的对策分析   购物、休闲、娱乐与旅游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这已经成为商业街昂首发展的基本特征。如何强化张掖路商业街的旅游文化功能,提升商业街对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的吸引度,增加到此地消费的人数,不断提高商业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张掖路商业街发展面临的问题。为此,针对目前张掖路商业街的现状,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定位
  张掖路商业街的规划与建设并不是“贴金”工程,而是必须面向大众。在设计上应遵循:多层次的商品结构与多样化的店铺规模,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切实做到为消费者着想,以聚合人气。除此以外,兰州市各职能部门也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帮助商家降低经营成本,使货品的促销力度等高于同品牌在其他城市促销的力度,在货品的价格水平方面(以保证质量为前提)亦存在竞争优势,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源。
  (二)保证商业信誉
  商业街的商业信誉是消费者评判商业街的标准之一,决定于企业内部的竞争力高低。好的商业信誉就像一块垫脚石,有助于提高商业街的竞争力,使商业街脱颖而出;反之,就像是一块绊脚石,阻碍商业街竞争力的提高。对于张掖路商业街来说,在将其打造成旅游商业街之初,就应该对商业街的已有的商户及即将入住的商户进行盘点,需要更加严格把关,最大可能地把“不良商家”拒之门外。
  (三)保证店铺环境
  各店铺环境在影响消费者对商业街综合满意程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更多的消费者更愿意去环境好的店铺购物;从旅游商业街的角度出发,店铺能营造出更好的购物环境和气氛,是提高旅游商业街竞争力的又一重要保证。尤其是在张掖路商业街,特色小吃可以说是一大亮点,可是个别店铺的整体环境令人堪忧。
  (四)加强附属设施建设
  附属设施系统不仅是商业街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的保障。附属设施系统主要由以下几类组成:标志牌、安全设施、公共厕所和公共照明等。标志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正确的消费和游览方向,安全设施是公共场所的重要保障,公共厕所是人性化的标志,而公共照明是展示旅游商业街特色的又一窗口,可以赋予消费者更高层次上的娱乐和消费意义。就张掖路商业街来说,首当其冲便是要增加标志牌,使来此地的游客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张掖路商业街的整体布局,明确其游览方向。其次,要在各重要地方增加讲解牌。比如可将张掖路的地上步行街竖立的广告竖牌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替换为张掖路商业街的历史展牌,将其发展历史以文字(中英双语)、图画的形式展现于公众的视野之中。这样不仅可以便于本地居民及游客增加对这一区域历史的了解,又可以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小型历史展廊。再次,将与张掖路商业街相连街道的路标换成另一种形式,即不仅表明该街道的名称还应标注该名称的由来,讲述每一街道背后的故事。还有就是对张掖路商业街现存的历史遗迹(如城隍庙)以标志牌的形式展现其悠久的历史文化。
  (五)合理调整产品结构
  张掖路商业街打造之初的理念是将其建造成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商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商业步行街。但是目前休闲、娱乐比重明显较购物、餐饮较少。因此,应该对此进行合理的调整,比如,应增加反映当地风土民情和文化特色的土特产、手工艺品店的数量,以方便游客的购买;开设面向大众的特色茶馆、咖啡店、书吧。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完善产品结构,而且有利于刺激消费者购、娱、游的积极性。
  (六)重视媒体宣传
  增强商业街的旅游功能,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关注与宣传。在现代市场上,再好的事物如果离开了新闻媒体的关注,只能居于狭小的市场。如果张掖路商业街乐于配合媒体,就可以进一步拓展其商业地位与商业声誉。
其他文献
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中,面临许多障碍,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主要表现在: 1.农户的小生产具有二重性 在70年代末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原来的生产队这种集
回族民间文学是回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谚语是回族民间文学的瑰宝之一。它渊源流长,伴随着回族发展的历史,像口头禅一样,真实地记录了这个民族的一些文化现象。临夏回族
当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处于攻坚克难发展的重要时期,以建设大军为基础、中流砥柱为基石、铜墙铁壁为屏障的“三位一体”发展为新疆兵团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社
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印度梵语戏剧主要有两个种类:一类是佛教内容的,一类是非佛教内容的。佛教内容的印度梵语戏剧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播,通过海路传播的主要是以《沙恭达
‘石莓3号’为高产、大果、优质,中早熟草莓新品种,1990年以自育优系‘183-2’为母本,‘全明星’为父本杂交育成.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丰产性好,果实大,风味浓郁,品质优良,适
由于嵌入式系统技术已经成为PC时代的焦点,关于嵌入式系统的教学已经成为各大高校不容忽视的课题。嵌入式是一项面向应用的技术,我们应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根本,以以市场为导向,设
以化工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概述了在.NET上使用C#语言设计和实现WebOA软件平台,对工作流技术在开发平台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深秋时节的一个早晨,我们一行离开美丽的丽江古城,经过“长江第一湾”,沿着金沙江北行不远,就到了海拔较高的迪庆地界。牦牛和草原特色渐次闯入游人的视线,阵阵寒意不时袭上身来,我不经意间紧了紧衣服。都说云南四季如春,我想,这个时节到了西北边陲的迪庆可能就不那么舒适可人了。  虽是秋尾冬初时节,但这里的景色与北方那种凋零枯黄截然不同,仍是满眼绿色,有些植物是那种嫩嫩的浅金色,好似北方初春时的浅绿鹅黄,伴着
到达龟城,恰是薄暮时分。  落日像一位行色匆匆的旅人,急着要投宿的样子,将余晖里本来暗淡的光线全部收走了——异乡的黑夜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到了。然而,令人诧异的是,这座我慕名而来的陌生之城,居然有点点灯火亮着,并没有想象中古城的死寂之感。尽管纵横交错的街巷里连一个行人都没碰到,但我相信,每一盏亮着的灯就是一个温暖的家,这一盏盏或明或暗的灯火,虽不如万家灯火般斑斓多彩,却能说明相守于斯的子民们深深地沉浸
如果说我在河西走廊的一些搜寻和探访是通过资料或他人的介绍进行的话,废弃的古庄园则是我一次无意间的发现,从而引发浓厚兴趣的。在武威大漠绿洲间的长期穿行,使我熟悉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