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hua230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接诊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人性化管理护理组和传统常规护理组,人性化护理组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人性化管理护理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价明显高于传统常规护理组,患者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和纠纷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常规护理组,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门诊护理实施人性化管理,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减少医患矛盾。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门诊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313-02
  人性化管理是指将人性理论学应用于管理,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对人患者的尊重、物质和精神激励等人性要素,积极激发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护理工作的重点不再是打针、换药等工作,而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门诊作为医院的服务窗口,门诊护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形象,门诊护理人性化管理模式可有效减少医患矛盾,实现优质、高效的护理[1]。本文探讨分析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门诊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21~48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90例,两组间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排除有心理问题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护理方法,人性化护理组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1)改变护理人员传统管理观念,要求护理人员将人性化的额护理理念作为核心内容,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实施合理的奖惩措施,合理使用物质和精神鼓励带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能一味靠权力采取强制管理,坚持一切从“人”出发的管理理念。管理人员避免在公共场合指责与批判护理人员,尊重其自尊性,将整体和个性化相结合,保持轻松愉快的工作气氛,消除压力的负面影响。(2)提高人性化服务质量,在门诊大厅设立急诊服务中心,放置醒目的路牌指示,方便患者就诊,给行动困难患者提供免费轮椅,并配备专人护送患者就诊,服务大厅提供免费饮水,测量血压、体重和温度等便民措施;在门诊各个诊区设立便民箱!还包括老花镜,一次性饮用水袋,针线等。对急症和危重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派专人进行导诊服务,设立意见簿,记录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建议和意见[2]。(3)加强护理人员个人素养和业务素质培训,护理人员要保持衣着整洁,微笑面对患者,主动热情与患者交流,耐心听取、积极解决患者需求,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学习一定的心理知识、内科和外科基础病知识,熟悉医院收费标准及检查前注意事项,掌握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和致病原因,每月开展一次服务案例分享会,半年最少参加1次护理技能培训和考核。(4)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于焦虑、忧愁的患者要积极进行开导,有针对性进行心理辅导,主动与患者亲切交谈,消除顾虑,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療;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教会家属护理方法,讲解病因、病情及治疗前后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合理饮食[3]。统计两各护理组患者投诉情况及满意度,比较两组不同护理管理后护理风险事件和纠纷事件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人性化管理护理组患者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传统常规护理组,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护理投诉、护理风险事件、纠纷事件情况
  3 结论
  门诊护理是医院形象和声誉的直接窗口,在门诊护理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主要临床目的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坚持以人员为本,在护理过程坚持以患者为本,贯彻实施让每一位患者满意的方针,不断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和服务举措,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变护理人员传统管理观念,合理使用物质和精神鼓励带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人性化服务质量,加强护理人员个人素养和业务素质培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够调动护士主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与患者交流,解决患者困难,促使护士积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同时增强科室的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人性化管理护理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价明显高于传统常规护理组,患者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和纠纷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常规护理组,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门诊护理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有突出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减少医患矛盾,值得在各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碧宁.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5,4(4):54-55.
  [2]洪惠娟.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4,21(22):77-78.
  [3]陆勤.探讨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2014,4:287-28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析复合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三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为(15.11±3.54)mmHg;而对照组患者的眼压为(18.03±5.43)mmHg,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意义以及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实施临床医学检验的412例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06例中,204例实施临床血液学检验,204例进行临床化学,134例进行免疫检验和临床免疫学,178例实施微生物学检验;观察组的206例患者中,206例实施临床血液学检验,200例实施临床化学,96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整体护理中的作用效果,评价患者的满意度、遵医行为及对疾病的知晓情况。方法:将本院内科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模式,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常规护理,一组行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结合,并通过多种调查方式对护理效果进行整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支持且对内科病相关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更加积极配合治疗,均好于对照组(P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慢性病治疗的234例患者,对其实施慢性病健康教育干预,与实施健康教育前进行对比,比较患者的健康知识、生活行为习惯、改善情况等。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生活习惯明显得到改善,比较差异显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麻醉期并发支气管痉挛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麻醉的患者5628例,其中并发支气管痉挛者28例,占手术麻醉比例的0.50%,对所有并发支气管痉挛的患者进行相关原因调查,并针对性地实施处理措施。结果:在本文28例患者中术前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史4例,具有长期吸咽史者5例,肺炎2例,1周内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咳嗽病史并接受治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对初中生的青春期健康教育进行分析,主要从开展专门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咨询室,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开通悄悄话热线,解决人际关系问题,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青春期;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306-02  青春期是初中生生在发育的重要阶段,身体和心理都有很大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橄榄根中毒引起肝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诊治的16例服用橄榄树根粉煎水引起急性中毒性肝损伤的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同时进行实验室检查,对其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对所选的16例患者实施注射丹参、还原型谷胱甘肽、大量维生素以及复方甘草酸单胺等药物连续治疗2~6周,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肝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经过治疗治愈后出院,经
期刊
【摘要】慢病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六大功能之一,也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的重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病和非传染性疾病患者量的增加,做好慢病管理与防治工作是执行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的保障。  【关键词】如何做好 慢病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312-02  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社会广大居民就医
期刊
【摘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在生活和工作学习方面有很明显的体现,因而对这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防治和管理有很大的必要性。健康管理是对这种现象进行预防和管理的有效方式,从百姓自身以及各种社会角度为这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309-02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从我国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对受教育者提出的基本希望和要求,受教育者的发展以及健康问题已成为全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