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淋巴细胞E受体的辐射效应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n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E花环形成和再形成试验,观察不同剂量60Coγ线体外照射对淋巴细胞E受体的辐射效应。并用微丝抑制剂-松胞素B和微管抑制剂-秋水仙素分别处理淋巴细胞,研究E受体辐射和药物效应的有关机制。结果表明:(1)电离辐射对E花环再形成的抑制比对E花环形成的抑制更显著。这提示60Coγ线不仅阻碍了E受体的结合能力,而且还抑制了E受体的合成和分泌;(2)细胞骨架装置,尤其是微丝的破坏是E受体辐射效应的一个可能机制。

其他文献
大白鼠腹腔注入147PmCl3,连续测定尿、粪中放射性活度1年。根据排泄资料,采用库室模式(compartment model)的理论,通过微型电子计算机辅助运算,获得排泄分数方程。并通过对库室模式辩识,推导出骨骼和肝脏内蓄积的数学模型及有关参数。本文对库室模式在放射性核素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两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经-环磷酰胺40mg/kg治疗2天后,分别以6.4、6.6Gyγ线全身均匀照射,发生了医疗性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照后4天内使用胎肝移植(FLT)分别移植了4和3个胎肝的细胞悬液,有核细胞总数为17.7×109与15.9×109,辅以抗感染抗出血等全身支持治疗。两例患儿胎肝造血干细胞均获得了暂时性植活,没有发生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虽然胎肝移植后2~3个月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