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探索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it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教学提倡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式学习。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即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提高效率。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学生 教学效率
  
  新课程教学提倡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式学习。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即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提高效率。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1.引导学生分析本学科特点,抓住学科特点去学。思想品德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找出规律,有针对性地学习。
  1.1 思想品德课教材,遵循由形象到抽象,由材料事例到事理的一般认知规律。先以新颖的事例材料,图文并茂地吸引我们,然后辅以“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相关链接”等栏目引导我们分析事例,提出和启发解决问题。最后课本正文部分总结出上述事例所说明的道理,进行阐释。往往每一段正文的首句、末句或中间一两句揭示要点道理。把握好课本的这一特点有助于搞好自学。
  1.2 思想品德课主要解决三类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无论自学哪一课,都可以有意识地从上述三个角度尝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学习做自尊自信的人时,可以尝试提出以下问题去思考:“什么是自尊?自信?自尊自信者有何表现?”、“自尊与虚荣,自信与自卑,自信与自负有何区别?”、“做人为什么既要自尊也要尊重他人?为何说自信是成功之基?”、“怎样才能赢得自尊?”、“怎样才能使自己更自信?(或你打算如何唱响自己的自信之歌?)”、“如何培养民族自信心?”等等。相信经过锻炼,就会逐渐发现学习这门课的诀窍。
  1.3 对课堂教学中讲明的重点问题和理解的要点,要求学生及时地标注到课本上。如把问题记到答案的旁边;划出段落中的关键词、句,标上序号①②③等。课堂上的笔记要简练,自己能看明白就行,不必面面俱到。完全可以通过课后复习再加以完善。
  2.鼓励学生运用“读”的学习方法。“读”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政治教学中也尤为重要。政治开卷考试的形式更加注重了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语言的表达,在新一轮课改以后,新教材的趣味性更强,教材中蕴含着许多故事、名言、案例等,不再枯燥,可读性增强。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注意节题、框题、目题之间的联系。读政治课本可以使我们获得许多益处:
  2.1 再现、再认知识点。有许多同学在政治课的学习中会出现遗忘的现象,通过阅读来达到对知识点的再识记。
  2.2 把握知识结构,增强前后联系。通过阅读能够梳理知识,理清层次,建构知识网络,明确知识点的位置。
  2.3 帮助查漏补缺。课本中知识,老师在授课中不可能面面俱到。通过阅读,可使学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
  2.4 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每读一遍,学生的感性认识就会再进一步,越能深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
  2.5 提高政治术语的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学生的语感增强,对某问题就能够用政治术语来解释。
  3.试卷讲评采取“互评”法。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作用应该是引导、启发,课堂应该主要是学生的课堂,课堂上应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效地发散和聚合,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的锻炼,也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我尝试地使用了“学生互评”的方式来分析试卷。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互相针对对方的错题,进行分析讲解,或者共同探讨,且每道题的评析都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从而给学生以紧迫感,促使其积极思考、提高效率。在学生“互评”之后,再向全班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态度端正,全员参与,思维积极,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4.启发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华罗庚先生有句名言:学习的过程就是把一本书由厚变薄,再由薄变厚。所谓“由厚变薄”就是把知识形成网络,会总结概括知识。为此,我总是要求学生先看课前的目录,理清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框、每一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心中形成知识网络,明确每一知识点的位置,能用简要的几句话甚至几个词来概括所学的整本书。如初二下册就概括为:集体、环保、现代科技、依法治国。所谓“由薄变厚”就是根据纲要填充基本的知识点,再现知识网络。如初二下册的第五单元就可以根据“集体”来再现整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如集体的形式、特征,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怎样处理这一关系,怎样面对大集体——社会,怎样为集体、为社会作贡献等等。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能被学生接受,能起到良好作用的方法才是真正的好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创办你的企业》教学中,教材第四步《企业的人员组织》与其它几步一样重要,然而该章节侧重于概略性的陈述和提示,但凡讲到这一步,教师均感到力不从心。实践证明,教师在讲这一步时如辅之以案例来论证本章定义,其结果便大相径庭。  【关键词】企业人员 组织 教学实践    The fourth step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paper Found Your
期刊
【摘要】为了让原本枯燥的识字成为一种乐趣,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换教学形式,教给方法,让孩子乐意学、在玩中学、学会学。  【关键词】识字教学 激发兴趣 变换形式 教给方法    Make Chinese character learning be one kind of interest   Wang Defa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the original
期刊
北师大版九年级安排了《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课文,这三篇文章都是千古美文,作者分别是陶渊明、范仲淹、欧阳修,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学中,从文章特色、人生际遇、人生态度三个角度去赏读文章,同时侧重后两个方面,启示我们从中去感受他们伟大的情操和人格魅力。    1.文章特色。    1.1文体相同。三篇都是“记”,记,是一古代常见的一种文体,是为了记述事物的文章,但是在记事的同时写
期刊
【摘要】让学生自由地展示自己,丰富自己,塑造自己。  【关键词】展示自我的平台 说出精彩    Make students speak out something wonderful  Zhao Xinmin   【Abstract】Teachers should make students show themselves freely, enrich themselves and figure
期刊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语文能力不是别的,就是语感。语感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感。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在对生活的体验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在阅读中积累语感。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
期刊
【摘要】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初读、悟读、深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情感,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 朗读 初读 悟读 深读    Effectively reading can advance st
期刊
【摘要】历史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应让学生掌握以下问题:①生产力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②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火车头;③在讲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同时,还要正确阐明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教学 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Make good use of history teaching to carry through the h
期刊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听力一直是学生的一个弱项,而听力中的数字问题更是难点中的难点,很多同学一听数字就头疼,有的干脆就放弃。为此,本文对听力中的数字问题进行了分析,发掘英语和汉语在数字表达方式上的区别和联系,抓住共性,掌握个性,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有规律的练习,数字问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关键词】数字 表达方式 差别 练习    The figure problem in English he
期刊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规定: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丰
期刊
在现今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乐于学习的必要条件。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不仅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还可以使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英语也是一种语言,学习语言,练习最为紧要,但练习最容易变成机械练习。小学生的英语课堂练习一旦变得机械,就显得呆板无味。在英语课堂上,我们巧用游戏方法教英语,使练习不再枯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