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以上患者低腹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e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患者低压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相对于非低压腹腔镜手术的优势。

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6例老年(≥70岁)胃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其中低压腹腔镜组26例,常规腹腔镜组20例,开腹组20例),并收集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左室射血分数(EF)、中心静脉压(CVP)、B型钠尿肽(BNP)、氧分压的差异和术前、术中、术后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以及这3组患者的局部并发症和心肺并发症的差异。

结果

低压腹腔镜组、常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年龄、性别、EF、CVP、氧分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低压腹腔镜组相较于其他两组在术后BNP、术中二氧化碳分压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在局部并发症中,低腹压腹腔镜组总共1例,明显低于常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3例和6例)(P=0.027<0.05),在心肺并发症方面,特别是在术后肺部感染方面明显有明显改善(P=0.044<0.05)。

结论

低压腹腔镜降低了对老年患者的手术刺激,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证明了低压腹腔镜对于老年胃癌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实验用肾脏模型验证了一种新型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经皮肾穿刺方法,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经皮肾穿刺技术提供精准引导。方法6位泌尿外科医生对实验用肾脏模型进行了混合现实引导的经皮肾穿刺。统计每位医生计划穿刺的时间,尝试穿刺的次数以及穿刺的时间。结果成功完成12次穿刺,中位计划时间和穿刺时间分别为13 (11~19)s和19 (15~44)s,所有医生进行1~2次穿刺即可确认穿刺成功。结论使用混合
目的探讨早期胃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DLBCL)诱导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的患者是否需要巩固性放疗,以及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R-CHOP)的疗效是否优于CHOP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ⅠE和ⅡE期PG-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均未接受过手术治疗,以化疗为初始治疗,并至少接受3个周期的R-CHOP或CHOP样
目的探讨分析进展期胃癌门静脉后淋巴结(No.12p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83例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183例病例均进行标准D2淋巴结清扫+门静脉后淋巴结清扫,对No.12p淋巴结转移潜在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例(9.8%)存在No.12p淋巴结转移,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Borrmann分型(Ⅲ/Ⅳ与Ⅰ/Ⅱ
期刊
目的观察A20基因表达下调对鼻咽癌细胞体内外增殖、侵袭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筛选并建立Tet-on基因表达系统诱导A20沉默的鼻咽癌肝转移亚系5-8F-H3细胞系,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检测干扰效率;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20对5-8F-H3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侵袭小室检测A20对5-8F-H3侵袭能力的影响;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和体内转移实验检测经强力
目的了解我国临床实验室血细胞分析室内质量控制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促进室内质量控制的规范开展。方法收集2012至2017年参加全国血细胞分析室间质量评价实验室5项参数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和血小板计数(PLT),共计12次。经有效性确认后,对不同批次回报的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包括不同浓度水平质控物的使用比例;分析12
目的对比分析解剖性肝切除术(AR)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NR)治疗合并MVI的单发小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合并MVI的单发小肝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AR组,行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NR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疗效及生存率。结果(1)AR组平均手术时间(170±41)min,术中出血量≥300 ml 8例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