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xin_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豆若要取得优质高产,需要各项配套技术措施的支持,就此,本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是我国农业生产方面的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我省的主栽品种之一。提升大豆栽培技术对提高大豆的产量、提升品质、降低成本,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而,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就要把进一步提高大豆栽培技术水平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力争使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服务。
  1 合理轮作
  应该说,合理轮作是大豆优质高产的基础,这是因为正确合理的作物轮作不仅利于各项作物的增产,同时也对病虫害的防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大豆对前茬作物的要求不太十分苛刻,诸如玉米、高粱、小麦,还有经济作物如甜菜、亚麻等,这些都是大豆的适宜前茬作物。
  大豆最忌重茬和迎茬,因为这不但使其生长迟缓,叶色发黄,极易感染病虫害,而且还结荚少,籽粒小,产量明显降低。大豆最好的前茬是有着施肥基础的玉米,管理细致,杂草稀少。我省部分地区的小麦茬也是大豆的良好前茬,究其原因就是小麦的根较浅,而大豆的根则深,由于各根系所吸收的养分与水分来自于不同土壤层次,故而能做到充分利用。另一个原因就是,麦茬大都实施秋翻整地,耕作时间比较早,由此提供了很好的生育条件,从而有利于大豆的生长。
  2 整地深耕
  大豆高产对土壤的要求是,活土层深,通气良好,蓄水保肥,平整细碎。深翻整地能有效改善土壤环境,熟化土壤,蓄水保墒,提高肥力,同时也能减轻病虫与杂草的侵害。并且能实现大豆苗全苗壮。整地要以深松为原则,一般耕深应在30 cm左右,聋作整地与起垄相结合,做到垄体、垄沟深松。
  3 良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3.1 选用良种
  选择适宜当地的优良品种,是大豆优质高产的前提。一定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水平和品种的生态类型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的品种,要因地制宜。大豆是短日照作物,要求日照长度短于一定临界值时才能开花。在9~18 h范围内,日照越短越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另外,由于大豆品种结荚习性不同,其适应性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亚有限结荚习性和无限结荚习性品种的适应性都比较强,适合于自然条件相对较差、栽培水平较低的地区种植。而有效结荚习性的品种生育条件要求相对较高,适合于栽培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
  3.2 种子精选
  种子精选时须剔除其病斑粒、虫食粒、秕粒、破碎粒及杂质,且籽粒大而饱满,使种子达到一级良种的要求,纯度不应低于98 %,净度要高于97 %,发芽率要超过90 %以上,含水量则为13 %。由于大豆种子容易丧失发芽率,因而在播前一定要进行发芽试验。
  3.3 药剂拌种
  在地老虎和蛴螬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播种之前要进行药剂拌种,可选用钼氨酸40 g兑水1.5~2.0 kg,以喷雾的形式喷施10 kg左右的种子,一边喷一边拌,力求达到均匀,阴干后即可实施播种。
  4 适期播种
  播种适期要根据品种类型和土壤墒情等条件确定具体的播种时间。如早熟品种应适当晚播,使其发棵壮苗,以提高产量;如中晚熟品种则应适当早播,以保证霜到之前成熟。如果是墒情较差的地块需抢墒早播,并在播后及时镇压;相对于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就应选定最佳的播种期。
  5 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与大豆产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合理密植就是在具体条件下,正确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使群体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同时个体也相应得到充分的发育。应该说,种植密度要依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气温和种植方式来定。因此,合理适宜的密度应考虑以下几点因素。
  5.1 品种因素
  品种的繁茂度,如植株的高矮、分枝的多少、叶片的大小等都和密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大豆比较合理的密植原则是:土地肥沃适宜稀植,反之则适宜密植;晚熟的品种适宜稀植,早熟品种则适宜密植;早播宜稀,晚播宜密;气温高宜稀,气温低宜密。
  5.2 肥水条件
  同一品种在肥水条件好的情况下,由于植株茂盛,密度宜稀,反之密度就应加大。
  6 平衡施肥
  6.1 有机肥的施用
  有机肥做底肥能有效增加产量,普通地块亩施1600~2000 kg,贫瘠地块亩施2500~5000 kg。具体施法:如平播可在深翻前将有机肥均匀撒入地里,后翻入土中。
  6.2 化肥的施用
  化肥要做到氮、磷、钾搭配合理,最好实施测土配方技术。根据肥的特性和作物的需肥规律及土壤条件,划出氮、磷、钾与微肥的合适比例,来确定最佳施用方案。
  7 加强田间管理
  7.1 实施深松
  为有效提升地温,促进自然降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发育,在大豆刚刚拱土时,及时进行铲前垄沟深松,有利于促苗壮根。
  7.2 及早间苗
  如果不是精量播种的地块,就要在大豆齐苗后,根据亩留苗数进行人工间苗。按要求拔除病苗、弱苗、小苗和杂苗,如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补种。
  7.3 及时铲趟
  要做到三铲三趟,铲趟不脱节,间隔时间为10~15 d。在大豆出苗后,视田间杂草的生长情况,决定进行铲地,但宜早不宜迟,随后实施趟地。
  7.4 适时浇灌
  大豆在开花、结荚和鼓粒期需水量最大,如这一时期缺水就会影响大豆的产量。因此,在大豆生长的中后期,如果遇到土壤干旱,就要及时进行浇灌。
  7.5 病虫害防治
  我省大豆的病害主要是大豆灰斑病、大豆包囊线虫病、根腐病、菌核病及大豆疫霉根腐病。主要虫害是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大豆根潜蝇及二条叶甲。对这些病虫害首先要做好预测预报,坚持联防联治,正确选用农药,经验不足的最好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作业。
其他文献
该文在研究MD4、MD5和SHA1算法的基础上,通过迭代表达式的变换,统一了这三种算法的表达式,设计了一款可同时实现这三种算法的可重构哈希算法芯片。该文给出了这一实现的硬件架构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结合恒速小量持续气道湿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开放式吸痰和间断气道湿化干预,观察组行密闭式吸痰结合恒速小量持续气道湿化干预。对比两组插管后24 h、72 h、120 h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情况及吸痰后不同时间血氧饱和度变化,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
要提高造林成活率,就要保证各项关键措施的具体落实,包括造林整地、苗木选择、运输栽植和补植抚育等等。  1 整地技术  造林作业施工的第一个环节是造林整地,整地的时间、方法、标准对造林质量有直接影响。造林整地的目的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能,达到蓄水保墒,有利于幼苗生根成活。在造林生产中要根据造林的林种、树种、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劳动力情况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1.1 整地时间一般
伴随着我国城市的扩张以及人口的增加,城市中产生的垃圾量也在不断攀升。面对这种状况,传统的垃圾转运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了建造干净城市,提升城市形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纳入近10年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的522例AMI患者,分为AMI合并左束支传导
黑龙江省要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现代化不能只依靠农民自身。尊重农民意愿是支持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工程和必由之路。近年来,绥棱县把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
回迁户鲁老太所在的小区,原是她所在城市最大的一个城中村。鲁老太所在的城市,经几代规划师之手.不断扩容增大。规划师关注的是如何拓展这个城市的物理空间,而鲁老太关心的则是过
【摘 要】在本文中,作者将对提高东北地区玉米产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几点实现东北地区玉米高产的栽培技术措施,希望可以为有关部门提供帮参考。  【关键词】东北区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will to increase maize yield in northeast China’s problems in t
[摘 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它的生长以及收获都与我国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有很多的因素会影响它的生长,导致它的产量严重下降,倒伏就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种因素。本文主要会讲述玉米的倒伏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玉米;倒伏;发展  [Abstract] Corn is one of the major crops in our country. However, ther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