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31在β-氨基丙腈诱导的主动脉瘤/夹层小鼠主动脉中的表达

来源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qa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发现,microRNA-31(miR-31)可能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主动脉瘤/夹层小鼠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探究了β-氨基丙腈(β-aminopropionitrile monofumarate,BAPN)诱导的主动脉瘤/夹层小鼠中miR-31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取3周龄的C57BL/6野生型雄性小鼠(n=40),随机分为BAPN组(n=20)和对照组(n=20),BAPN组小鼠饮用0.4%浓度BAPN的饮用水,对照组小鼠饮用普通饮用水,实验周期为28天.造模结束后测量小鼠的主动脉直径和血压,统计小鼠生存率和主动脉瘤/夹层发生率.分离两组小鼠主动脉组织并提取总RNA,应用加尾法、茎环法逆转录和实时定量PCR对比分析两组小鼠主动脉组织miR-31的表达水平.结果 存活曲线显示BAPN组小鼠生存率显著降低(45%∶100%,P< 0.01).BAPN组小鼠主动脉瘤/夹层的发生率为75%,主动脉瘤/夹层破裂死亡率为55%.与对照组相比,BAPN组小鼠升主动脉最大直径[(1.86±0.51) mm比(1.18±0.11) mm,P<0.01]和主动脉弓最大直径[(1.95±0.50)mm比(1.16±0.17) mm,P<0.01)]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收缩压[(101.20±5.26) mmHg比(100.60±7.56) mmHg,P=0.891)]和舒张压[(59.40±9.94) mmHg比(62.00±5.76) mmHg,P=0.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加尾法逆转录和实时定量PCR检测BAPN诱导的小鼠主动脉瘤/夹层主动脉组织中miR-31的表达水平,主动脉瘤/夹层主动脉组织中miR-31的表达水平对比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1±1.41比1.00±1.26,P=0.686).扩大样本量,使用茎环法逆转录和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主动脉组织miR-31的表达水平,BAPN诱导的主动脉瘤/夹层小鼠主动脉组织中miR-31表达水平对比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依旧无统计学意义(1.73±1.69比1.00±2.65,P=0.328).结论 BAPN诱导的主动脉瘤/夹层小鼠对比对照组小鼠主动脉组织中miR-31的表达水平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基于miR-31在AngⅡ诱导产生的小鼠主动脉瘤/夹层中可能起到的重要作用,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BAPN诱导对比AngⅡ诱导产生的小鼠主动脉瘤/夹层组织中miR-31表达水平的差异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血清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碱性磷酸酶(AL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28例CHD患者.根据CT冠脉造影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60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68例.根据斑块性质分为稳定斑块组60例、易损斑块组38例和混合斑块组30例,同时选取于同期进行体检的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galectin-9、ALP、MMP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孕妇血清中的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张家港市妇幼保健所建卡的579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分GDM组(OGTT阳性,221例)和对照组(OGTT阴性,358例),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PAPP-A和PLGF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DM的影响因素,并用ROC曲线分析PAPP-A和PLGF对GDM的预测价值.结果 GDM组PAPP-
目的 探讨血清外泌体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CHD患者和非CHD患者各24例.采用膜亲和法提取血清外泌体并通过透射电镜、Western blot和纳米粒子跟踪分析鉴定外泌体.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血清外泌体ACE2的表达,分析血清外泌体ACE2水平在CHD组与非CHD组间的差异.结果 在整体分析中,CHD组的血清外泌体ACE2水平与非CHD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0.87±0.45比1.00±0.32,P=0.268).在亚组分析中,女性CHD组
目的 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237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比索洛尔治疗)121例和对照组(常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116例.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血流变学指标、血气指标、炎症因子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前心功能、血流变学、血气、炎症因子各指标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治疗的TA患者,以Kerr评分为标准,将TA患者分为活动组(Kerr评分≥2分)和非活动组(Kerr评分≤1分),对两组间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hs-CRP与Kerr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确诊的GDM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伴有DR患者55例为GDR组,未伴有DR患者74例为NGDR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孕妇60例为对照组(NC组).检测比较各组研究对象血糖、血脂、VEGF、IGF-1及IL-6水平,并分析VEGF与IGF-1、IL-6的相关性.结
Fabry病是由编码溶酶体水解酶α-半乳糖苷酶A的GLA基因突变引起的X染色体连锁隐性模式遗传的溶酶体贮积症.绝大多数Fabry病患者合并心脏受累,出现包括心肌肥厚、传导障碍、心律失常、瓣膜病变、心力衰竭等复杂并发症,其中心脏性猝死是Fabry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生物标志物水平测定及基因检测是目前诊断Fabry病的主要手段,必要时可辅以组织活检;心电图及影像学检查对于判断Fabry病是否合并心脏受累至关重要.酶替代补充治疗和口服药物分子伴侣是目前治疗Fabry病的一线疗法,其疗效与治疗开始时机密切相关.
目的 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5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同步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肌瘤直径、子宫体积、血红蛋白(Hb)、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复发情况.结果 ①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10.74±3.36)mm、(6.79±1.74)mm
目的 分析妊娠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妊娠期OSAHS患者60例为OSAHS组,另随机选取在该院产检未合并OSAHS的妊娠者8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个人史、家族史及妊娠结局等情况.分析妊娠期O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对比两组妊娠结局,分析妊娠期OSAHS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妊娠期OSAHS患者年龄主要在28岁以上,占61.67%;患者孕前BMI主要分布于超重(
目的 探索雷达图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围生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明确诊断为GDM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每组4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干预,常规干预组给予心理疏导、健康教育、饮食、运动指导及血糖监测等.综合干预组通过雷达图识别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制定有综合干预方案,对患者的饮食及锻炼情况予以针对性宣教.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血糖控制水平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娩方式、产后体质量滞留及体脂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