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节选)

来源 :青海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ke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上剪纸
  剪纸,走进村子的内心
  门和窗棂上的蜂蝶。飞来飞去
  神秘,出彩
  奶奶的剪刀
  母亲的指尖
  折叠。雕刻
  还原,一张张草纸的走向
  窗花。门神。年画
  时光的碎片,不停地
  梳理村子的纹理
  剪鸟,鸟鸣
  剪蝶,蝶舞
  剪牛,牛肥
  剪羊,羊壮
  这是奶奶指尖上的恩养
  这是母亲剪刀下的教诲
  剪纸,村上人说
  是生命的一种粮食
  日子久了,常常
  在咳嗽与唠叨的缝隙里
  发芽,开花,结果
  剪纸,比村子老
  约500年。高龄
  高过屋檐,高过炊烟
  高过拆迁。甚至
  高过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麻雀虽小
  我小的时候,爷爷教我
  用筛子和小米。经常于冬天
  诱它,骗它,捉它
  日子久了。一根绳
  我成了麻雀的敵人
  麻雀成了我的口碑
  那时人是什么人?
  炊烟从村子的房上升起
  都看不懂。多么荒唐的事儿啊
  一个小动物的自由
  也紧紧地攥在人的手上
  如今,村子拆了
  我也长大成人。知道了
  动物与人的关系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与人分享大自然的生态
  村子拆了
  树冠没有了
  只有麻雀,一直守候在
  被拆的最后一孔窑洞的窗棂上
  再也听不到狗的叫声
  我的老同学
  说实话,她很漂亮。爱笑
  灿烂。像土塬后三月的桃花
  绽放全部春天
  村子拆迁,家里人发短信
  让回家一趟。村口
  我上学时走过的地方
  与她相遇。像一窑
  过冬的干柴,堆在一起
  干干净净。靠着风
  一根火柴走了进来
  碰撞、燃烧,刺激
  亮了人,痛了心
  好多年啦,好多年人与人之间
  为了生存。也许叫自私
  陌生把孤独串起来,牵挂
  是一种疯狂的破碎
  论年龄,她比我小两岁
  刚满五十啊,厚厚的秋霜
  一层一层,压得她喘不过气
  一张嘴,满口空荡荡的
  直漏风。这时
  她紧紧地攥住我的手
  眼圈微微发红
  一句话都说不圆
  痛。在心里翻晒,我说
  你为啥不去医院
  把牙齿修补一下。她摇了摇头
  像月光从发黄的树叶上走下
  给我扔了一句话。坚硬
  “村子,都没有了。人
  说话再圆有啥用。”
  一张纸
  一张纸。很轻,很薄
  轻的是云
  薄的是天
  人,不讲理
  在一张纸上刻下
  因工作需要的字痕
  从此,一张纸很重
  有的一斤,有的一吨
  风来了。很凶
  把它撕成一条一条
  压在坟上。守着一个
  道和理
  火来了。很猛
  把它烧了。灰灰的
  黑黑的。一缕缕
  飘走的是远方
  留下的是故乡
其他文献
作品二号  头顶上的夜  白发像蜡烛的丛林  怀抱着哀告  我是常常祈祷的  可前面的人  不回头继续往前走  而后面的人怎么能解救我呢  门  ——写给海子  我的朋友在那片麦田里  下午的太阳不得不  到山冈西边渴死  男男女女,不复站立  乳房好似戴红色草帽的坟墓  朋友一定不在那片麦田里  鹧鸪飞走,蝶蛾飘去  灰鼠钻入地下,他就少了  很少人进驻时间之内  有梦正缠绕着脚印丛生  根本不
期刊
卸甲寺志补遗  埋下马蹄铁、豹皮囊和废灯盏。  埋下旌旗、鸟骨、甲胄和一场  提前到来的雪。  那个坐领月光、伤重不愈的人,  最后时刻,密令我们把鹰召回,  赶着畜群,摸黑蹚过桑多河。  那一年,经幡竖立,寺院落成。  那一年,秋日盛大,内心成灰。  一具雕花马鞍  黎明在铜饰的乌巴拉花瓣上凝结露水。  河水暗涨。酒精烧坏的大脑被一缕  冰凉晨风洞穿。  ……雕花宛然。凹型鞍槽,光滑细腻——  
期刊
(2011年8月7日—12日,第三届青海  湖国际诗歌节。一只豹在高原)  少年忧伤的黑白眼神  我装着一个少年忧伤的黑白眼神来到  青海  途经万里白云  和一整个西部壮阔的脊梁,我看到骨  头的线条起伏在白云之下  那一瞬间我想呼喊,想抱住千山之外  的小豹痛哭  我带着一头小豹清澈的單纯眼神来到  青海  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我们相约  不披挂任何金属的饰物  就这样直接,干脆,赤裸着余生的幸
期刊
旭日旅店  一场秋雨把我们困在旅店里  不见旭日,不见旭日  窗外是淡泊的远山。枫林正晚  向隅的简易行囊被雨意尽情涂抹  我们的情绪被渲染,被渍化  又被另一场更大的秋雨  写进山水画境  我们是徒步进山去的  三个黑脸膛的矿工也被困在旅店里了  他们要赶回山那边的竹箦煤矿  他们揉搓着大手诅咒倒霉的天气  诅咒断绝交通的道路  他们的年龄和身高都与我们相仿  但对这场秋雨的率真  与我们含蓄的
期刊
陶潜  懒得为五斗米折腰  你轻轻抚动络腮胡子  愤然辞去彭泽县令  归去来兮信步走至东篱下  躲进一种意境  东篱有菊  一朵朵很有风度地开  你悠然采了几朵  或黄或白或橙或紫  点缀清丽的诗  没有官场失意的不快  自然不想点头哈腰的事  你坐在自己设计的意境里  赏菊采菊之后便寻觅  清新淡雅的诗意  剩下的时间  在桃花源种几亩薄田  若是疲乏裹满泥泞  你就挽一抹白云荷锄而归  然后坐
期刊
一棵红柳树活成了一块碑,矗立在刘家村通往城台乡山谷之间的河滩里,镇守着无边的孤独、空旷和荒凉。  树身底部被雨后由上游的洪水挟裹来的大石头撕裂,一大部分树皮早被揭掉,裸露的被撕裂的树干一层层如撕开的精肉。树高有二十多米,树皮粗糙丑陋布满裂纹。面对这棵柳树,我不由得想起书法碑帖中的颜筋柳骨。这棵树的外形并不好看,但是裸露在外面经霜的树干,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筋骨,什么又是真正的柔韧。它在荒原,如一个
期刊
千年之后  千年之后,这个蓝色的星球还在  太阳与人类还在,美丽的人间还在  我多想变成后世子孙,再一次轮回我  的生命  我多想透过初始婴儿的眼睛,再一次打量  那阳光明媚的春天,和姹紫嫣红的新  奇世界  千年之后,山川依旧恢明、净朗,欸乃一声  江水绿,点点银鸥在清波之上,恰似渔  舟帆影  千年之后,人们居住在大地上的温馨  果园里  像蜜蜂拥抱花朵,嗡嗡歌唱着宁静而  幸福的生活  那些
期刊
这封信不寄给谁  我又在清晨起来的时候  写信。这是我一生都在做的事  这一封信我将不再写上  地址,那些省份已被太多的人  写过,我想念那个我爱的人  却从未说出那个爱我的人  我坐在这个露水厚重的早晨  写信,露珠也不见得更为  清澈。我重复地写到爱情  也并不代表我愛谁爱得有多深  也并不代表,我是一个遵守时间的稻草人  我只是在这个早晨里写信,在  太阳抵达山边的时辰,这一封信  我会反复
期刊
我和辛光武相识相知相友爱,可以概括为九个字:少同校、长同道、老同文。   少同校。我是1952年夏分配到湟川中学(时名青海省第一中学)任生物课教师的,兼任全校少先队的辅导员。光武是初中生又是少先队大队长。记得他品貌端正,文静善学,尊敬师长,喜欢文艺。在勤工俭学、作物栽培、土温箱培养草履虫、生物课实验以及少先队举办的春令营、夏令营活动中,他都是活跃分子、我的得意门生之一。光武自己说,没想到在学校学
期刊
贺兰山岩画  结绳记事的年代,结绳记事并不可靠  也不值得托付求证的信仰  安置“它的亲属”。取燧者  于是在岩石上刻梦,在梦中挽留  燧火熄灭后的余温——  只有石头不懂得遗忘  和背叛,只有不朽的符号  安慰着从前,阻止远古沦为概念  天地不知殿堂,岩石  就是文明的殿堂,人首像  就是人类的镜子谜面般照耀在贺兰山口  岩画喜怒于形,图腾体温如旧  沙坡头  腾格里沙漠和祁连山余脉之间  黄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