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河宁蒙河段不同断面的冲淤变化主要受上游来水来沙的影响,近几十年河道的淤积抬高严重威胁着沿岸群众的生产生活.以1964-2011 年6 个主要水文站实测流量、水位及大断面数据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宁蒙河段不同断面的冲淤变化主要受上游来水来沙的影响,近几十年河道的淤积抬高严重威胁着沿岸群众的生产生活.以1964-2011 年6 个主要水文站实测流量、水位及大断面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各个水文站断面的理想断面,逐年推算出各站河道断面的理想断面面积、河槽断面面积和滩地断面面积,并以此分析了三类断面面积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青铜峡断面出现轻微的冲刷,磴口、巴彦高勒、三湖河口站断面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淤积,石嘴山、头道拐站断面的冲淤变化不甚明显.
其他文献
为定量研究灌区灌溉需水与气象干旱的关系、合理组织抗旱水源,以黄河流域1956—2010年水文、气象、地下水以及作物参数等资料为基础,选取RDI干旱评估指标系统评估了黄河流域
产流模式是研究所有水文及其相关学科问题之基。植被有效恢复深刻地改变了黄土高原土壤水文性质,进而影响地表产流模式,是黄河水沙变化归因分析中亟待研究的新问题。在有限时
通过开展水槽试验, 利用 ADV测速及高速摄像技术采集了近壁区的流速及紊动特征值, 分条带计量了推移质输 移情况.通过对比横向密布测点的流速结构差异, 剖析了近底流速分布的
为解决现有的无结构对等网络搜索方法的冗余和效率问题,提出1种改进的搜索方法(LRT-NIT).使用记录历史记录的方法,增加邻居节点信息表和邻居的邻居节点信息表查询.通过仿真实验和复
课改以来我们已经在评价上迈出了一大步。评价目的上,淡化甄别选拔,强化了导向与激励功能;评价主体上,建立了教师、同学、家长、自评多元主体评价的格局;评价方式上,采取了过程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