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属性—政策结构”框架下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区域比较研究

来源 :情报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1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意义]由于我国不同区域产业结构不同导致产业政策存在差异.对人工智能产业政策进行比较,可以清晰识别政策的布局,为进一步优化产业政策奠定基础.[方法/过程]以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2015-2019年出台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构建“政策属性—政策结构”分析框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自然语言处理和主题识别等方法,对比分析《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前后阶段各区域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发展态势.[结果/结论]政策属性方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后各区域政策发文数量明显增加,并趋向强管控态势,但文种“缺位”明显.政策结构方面,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的主体合作发文逐渐增加,京津冀区域则呈下降趋势.京津冀区域侧重基础研发和打造产业集群,长三角区域侧重智能应用和智慧城市建设,珠三角区域依托国际市场环境,侧重人工智能合作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意义]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情报机构规模大、经费多、活动频繁.为了管理和利用好这股庞大的势力,令其成为服务美国国家安全的有力工具,美国政府和国会不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