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2018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1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患者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技术联合大小隐静脉结扎抽剥术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10例均得到随访,在最后一次手术治疗后45 d按照糖尿病足的疗效标准评定:创面痊愈6例,显效2例,有效2例,有效率为100%;4例在术后4
【基金项目】
:
佛山市科技局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92000100186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2018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1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患者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技术联合大小隐静脉结扎抽剥术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10例均得到随访,在最后一次手术治疗后45 d按照糖尿病足的疗效标准评定:创面痊愈6例,显效2例,有效2例,有效率为100%;4例在术后45 d创面溃疡再次复发。结论 对于因单纯浅表静脉病变引起的肢体静脉性溃疡的治疗,通过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大小隐静脉结扎抽剥技术,可以达到良好的创面愈合效果。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铁死亡是一种具有独特信号通路机制的新型细胞死亡模式,是铁离子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物蓄积而导致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在溃疡的修复障碍中,膜脂ROS过量产生所诱发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是主要的病理机制之一。这些弥散分布在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中的大量脂质过氧化物、脂质活性氧、丙二醛等毒性介质,会给细胞造成严重的损伤。有研究报道指出,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中的糖尿病溃疡创面,会因过度氧化应激导致ROS蓄积激活脂质过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预防接种卡介苗期间的安全性影响。方法:将本院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预防接种卡介苗的2108例新生儿当做对照组,本院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预防接种卡介苗的1672例新生儿当做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家长满意度评分以及新生儿配合度。结果: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为1.26%,明显低于对照组(
富血小板血浆(PRP)是一种能够促进组织修复再生的自体血浆制品,被公认为是富生长因子的生物储剂,由于其取材及制备简便,且来源于自体,无免疫排斥反应,目前PRP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多个学科,如口腔科、骨科、整形科等的治疗。但各种文献报道使用的PRP的制备方法、激活方式均存在差别,且大多数均为小样本研究或个案报道,尚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来证实。本文就PRP的发展历史、作用机制、制备方法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修复足踝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58例足踝部难愈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创面均伴有骨、肌腱或内固定术后外露,其中30例采用PRP凝胶辅助治疗,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制备自体PRP,凝血酶和钙激活制备成凝胶填塞或覆盖创面,每4~5 d更换一次
破坏性行为是一种儿童因心理偏差而产生的经常性的行为问题。文章结合实际案例探析了三种典型的幼儿有意破坏行为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并深刻阐述了合理应对由不同诱因引发的有意破坏行为的措施。当幼儿出现有意破坏行为时,教师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理性分析幼儿的行为,找到出现有意破坏行为的真正原因,并采取合适的教育和引导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DM会伴随许多并发症,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就是其中一种严重的并发症。DFU的治疗不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造成社会沉重负担。本研究总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DFU治疗的研究进展。通过查阅文献,检索关于PRP的发展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引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月粤北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的86例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负压引流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观察组采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创面大小及疼痛、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
目的 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伤口治疗术治疗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创面患者42例,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抗感染、营养神经、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支持等。在此基础上经清创+负压伤口治疗,直至创面分泌物培养提示无细菌生长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研究组21例。观察组患者仅实施负压伤口治疗,研究组患者
<正>惩罚,亦称"负强化物",指在反应后出现的能够抑制那一反应的事物,会使机体产生对惩罚的恐惧,从而可抑制人或动物去进行那些会带来惩罚的活动。惩罚属于强化的一种具体方式,被广泛用于规训儿童的行为。惩罚的结果往往是,儿童的表面行为有所改善,但内心消极情绪长期积压形成心理叛逆,问题行为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