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责任角度看待工业设计

来源 :理论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业设计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变更,在任何社会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意义。文章从设计责任的角度出发,探讨工业设计与现实生活、自然环境和未来之间的关系,并且强调了工业设计师所应担负的设计责任。
  关键词:工业设计;社会责任;生活方式
  因为设计,我们的远古祖先知道了砸碎大石块,挑选他们想要的形状去满足生存需求。预想形状的石块可以用来捕猎,也可以用来御敌,这些都直接关系着他们的生存和未来的生活模式。因为设计,我们可以建造出金字塔,其中包含了不少建筑知识和至今我们都不能解释的工程原理。设计是一种遗产,它即赋予了后代美丽的物产,又是启迪他们智慧的极佳素材。因为设计,当我们进入工业革命之后,没有完全被冷漠的机械制品所淹没,其中夹杂了温情的人机工程,有人情味的材料混搭,张扬个性的浓重色彩。因为设计,地震灾区有气垫弥补起重机的不足,非洲水资源匮乏的地方有便利盛水工具节约人力的同时还避免了水的浪费。看似平凡的设计,背后是无数个生命的呼喊,设计的责任重大深远。
  1 工业设计与生活方式
  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做设计了,不管是利用原始洞穴来躲避野兽,还是琢磨出矛尖的形状,人类都在积极地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周边环境。设计无处不在,有生活就有工业设计,它渗透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改善和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
  设计基于人的需要而发展。最初的设计以工具的形式面世,满足了人类生存的需求,后来人们有了审美意识,设计又兼顾了外在形式美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设计一直在完善它的内涵,而完善的依据便是人类的生活需要,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人正是设计与生活方式的统一的根本。设计与生活方式的统一要求设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这一追求使设计进入了一种崭新的境界。传统追求单纯追求功能和审美体验的设计逐步让位于更全面的创造和谐的生活方式的设计,即创造生活中和谐的主客体关系——认识了物的特性,不是为更便利的把人的意志强加给它,而是从体现人们特定生活方式的角度,认识、把握物的特性,使人的功利目的和理性认识与客体的特质和谐共生,从而创造全面和谐的主客体关系。这种站在人与生活关系的高度,向人类自身及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关系回归的设计思想使产品设计超越了单一对审美和功能宜人的追求,上升到探讨人与物的哲学关系。设计哲学,包含的是人类对于自身,对于自然的一种责任意识。下面我们看一个案例,体会设计责任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2002年出现在史丹利公园内的一道鲑鱼溪流景观,不仅为大马哈鱼回游产卵提供场所,其本身也具有非凡的生态意义。鲑魚溪流设计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为公园的游客展示自然过程,让他们不仅欣赏到城市中心溪流的美丽风景,而且更好地理解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将自然引入设计,在设计中体现自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自然的设计理念,源于对人类历史和文明的责任,源于对美和精神的引导责任,将设计责任熔化成动力,再用自己的设计语言呈现出来。
  2 工业设计与未来
  上个世纪的社会规范和政治体系已然解体,日常生活的秩序在过去的10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未来的10年也将如此。所有的这些都将令我们旧有的生活理想和价值观变得虚妄。
  这些变化对于设计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设计要怎样应对,以帮助人类更好地利用未来的科技成果呢?怎样才能将纳米技术、超级计算、仿生学、超分子化学带来的优势,以及瑞士的大型强子碰撞型加速装置和智利北部的超级望远镜取得的工作成果化为己用?如何发明出让人放松、安全又便宜且破坏性小的新的运输方式?该怎样改进产品的设计、制作、测试、运输、售卖以及最终的处理过程,让人们买得舒心?如何有效利用强力电子计算机中涌出的海量数据?是否该以相同的态度对待3D打印技术和其他数码产品技术?怎么清理数千万片的太空垃圾?如何重新利用废弃的社会服务系统?又该如何控制住电脑病毒,或是改变大多数人只能使用较少资源而少数人浪费资源的现象?接下来从两个方面论述工业设计如何迎接未来、解救未来。
  2.1 工业设计开启人类智能生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创新形态的嬗变,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4D时代。在数字化与信息化交互的今天,工业设计正在经历一次阵痛的转型,智能化、交互化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须,也成为工业设计的关键词。工业设计作为未来潮流的引领行业,担负着减弱社会进入下一发展阶段造成的文化、思想冲突的责任。在保留传统意味的基础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潜移默化地引领人们走入新兴智能生活,同时也不摈弃传统文化,不疯狂地激进增长物欲,在设计哲学中学会与未来相处,与过去联系。
  2.2 设计是把技术变成商品的重要桥梁
  有人举例说,“科学家发明电炉丝很不容易,有人把它设计成电炉,可以卖30块钱。后来有人把它设计成电饭煲,卖300块。再到后来,有人设计了可以定时、预约、控制软硬度的电饭煲,可以卖1000块钱。”设计是把技术变成商品的一个重要桥梁,普通人直接接触技术工作的很少,如何感知技术的进步、感知社会的进步,这间接影响着民众对社会的认知,对国家高端技术的认知。设计用美的方式告诉我们,温柔而深刻地解释着社会的进步,作为桥梁沟通着平民生活和国家技术。设计既是桥梁也是媒介,无形地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柳冠中.工业设计学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爱丽丝·劳斯瑟恩.设计为更好的世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十八大会议上,中央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指明了未来我国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了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我们需要坚定信心,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中国文化领域继承与创新的道路。文章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论点,探讨传统文化与当今中国文化间的关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复兴;必然性  1 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剖析历
期刊
摘 要:在现代化技术中,尤其是车辆技术中,惯性导航系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标定、测试、检验惯性导航仪表或惯性导航系统最重要的设备就是惯导测试设备,研究高精密伺服转台对于车载系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设计了采用伺服电机驱动、精密齿轮传动的高精密伺服转台的控制系统,以供参考。  关键词:导航系统;高精密伺服转台;前馈控制;圆光栅  本文设计并研制了高精密伺服转台的控制系统。该转台基于高速 DS
期刊
摘 要:灌注桩在工地条件下,现场灌注成桩,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影响灌注质量的因素较多,极易形成各种缺陷而影响桩身的完整性。所以,完整性是混凝土灌注桩质量的主要指标。混凝土灌注桩的完整性的无损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是超声检测法。  关键词:混凝土灌注桩;缺陷;超声检测法  由于灌注桩可做成大直径桩,以提高单桩承载力,又可以根据桩身内力状态分段配筋。而且施工时对周围建筑物影响较小,施工噪声也较小,因而使用较
期刊
摘 要:文章使用液滴的斜抛运动物理模型、液滴蒸发理论及运动模型来解决新型SNCR雾化喷嘴中的小液滴的运动状态问题分析。对其中的物理模型建立微分方程组,利用MATLAB对变量进行处理,得到运动特征向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利用各组L与[θ]计算出各组对应的V,并将所得结果代入方程得到相应的H,将计算值H与测量值H进行比较,得到模型计算值与实际结果的吻合度。  关键词:液滴喷射;物理模型;雾化喷嘴  1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的飞速进步,电力也极速发展,可以说几乎已经普及了整个中国地区,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可以说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就无法继续进行了,而对于电力的生产和管理都是需要一定人力和资金的。而我国推行了地区电网AVC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对电网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和优化,进而提高地区的用电质量,提高電力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国家对电网建设的资金投入。  关键字:地区电网;AVC系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锻造液压机液压系统其自身的基本构造,去对锻造液压机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仿真技术在锻压设备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和液压仿真技术当前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液压仿真技术;锻压设备;发展趋势  从20世纪70年代之后,中国液压流体力学、信息化技术、现代控制理论、故障诊断技术都得到了高速发展。与此同时液压仿真技术在这个背景下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而从目前已建立液压系统来分析数学模型。
期刊
摘 要:融媒时代,说来就来了,许多传统媒体的人,尤其是部分传统广电人还没来得及“醒来”,这个时代的巨浪就已经袭来,并且给所有人带来一次次阵痛。媒体融合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综合目前国内媒体融合工作中,走在前面并已经建立融媒体云平台的部分省级传统广电现状,本文从创新主流媒体生态、创建中央厨房指挥联动机制等十大方面,谈谈对传统广电新闻生产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融媒;传统广电;
期刊
摘 要:中间立接缝是以后岛总段为基准,前岛总段向后靠扰搭载形成的对接焊缝,由A、B两层甲板及S21、S22、S42\S52、S41\S51四个总组分段组成。由于上建围壁板薄、结构钢性差、合扰口跨距大、甲板平面度及垂直度制约等多种因素,一直以来都未偿试中间接缝无余量上船台。文章是以前岛总段在地面做预修正切割余量后上船台进行工法研究。  关键词:造船技术;上建前后岛;中间立接缝;接缝无余量技术  上建
期刊
摘 要:随着电力通信不断地发展,管理电力系统的相关有效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电力通信系统是电力系统稳定发展的基础性系统。电力系统是否能够保证正常运转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取决于电力通信系统是否达到相对稳定,而且通信系统的稳定性也影响着国家的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及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的通信系统不断地深化改革,电力系统已经逐渐向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且电力通信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不断更新和升级,在城市建筑施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土木工程在建筑工程整体施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加强施工技术控制则是控制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要求建筑土木工程的施工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现代建筑对施工技术和质量的高要求。本文对现代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和分析,针对现今土工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