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我们这样做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o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访是教师进行家长工作,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使之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学生的一种主要的、经常采用的有效方式。通过家访,教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增进师生情谊,沟通学校、教师、家庭之间的关系,帮助家长改进教育方法,扫除学生因家庭矛盾而形成的心理障碍;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和教师工作的支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家访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两翼,我们应该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使两者各展其能,相互促进,实现教育的最大成效,而搭建两者之间联系的最佳桥梁就是家访。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教师也通过家访,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第一,家访前应该拟好家访题目,即家访工作的目标。简言之,就是通过家访,教师要达到什么目的,对学生今后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教师应对家访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预先设想,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应对策略,避免家访的失败。
  第二,要做些功课了解学生。我们经常说,学生是有个性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我们有许多教师并不是非常了解学生,而“家访”则可以弥补这个不足。试想一下,如果教师事先没有对这次家访的学生做一个全方位的分析与评价,面对家长我们可能就会无话可说,造成尴尬的局面。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局面的产生,我们教师必须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并做好学生平时的观察记录。
  第三,要了解家长。教师家访时交流的主要对象是家长,学生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具有不同的文化水平和性格。因此,在家访前教师有必要通过学生或其邻居调查了解家长的性格特征,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和要求等。因为,只有做了这方面的准备,教师才能尽量避免交谈时话不投机的状况,从而有利于团结家庭的力量把孩子教育好。
  第四,要了解学生家庭。为使家访效果更好,我们还要了解学生家庭有几口人,是什么关系,在什么单位工作,家庭经济能力如何,家庭关系如何,与邻居关系等,因为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教师家访时才能做到灵活自如。
  
  二、要讲究交流的艺术
  
  第一,学生要在场。家访时要尽可能让学生在场,让教师、家长、学生在一种平等、互信、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三方对话”。这样既可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也可以给学生讲话的机会,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
  第二,注意交流方式。家访时主要对象是学生家长。因此,家长对教师的家访是否采取积极合作态度,直接决定着家访的效果。教师在家访时一定要注意仪表形象,力求语言朴实诚恳、举止大方,消除家长对教师的戒备心理。谈话时要避免单刀直入,可先从家长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创设良好的谈话气氛,力求与家长产生共鸣,在取得家长的信任后,逐步引入正题,向家长了解、介绍学生的情况。由于家长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作为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一成不变,则有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第三,多鼓励表扬,少斥责批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健康发展。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时,教师就要及时进行赞扬,由衷地表示祝贺,并通过家访的形式告诉家长。通过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家长分享了孩子进步的快乐,从而更加关注孩子、关注学校;学生自己则因家长的赞许,学习更加努力。另外,教师在进行批评时,要把握好分寸,注意方式、方法,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第四,要正确评价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其优点,就连最差的学生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正确评价学生,不能只抓住其中的某个问题下结论,特别是不要单纯指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推卸责任。教师应多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指责。
  第五,多引导启发。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和睦的气氛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启发他们说出心里话,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三、要及时巩固家访的成果
  
  家访后及时对学生加以督导,这是家访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但多数教师家访后,对学生不闻不问,认为家访回来就意味着完成了一项任务,这是极其错误的。可以说,这样的家访反映在学生身上的效果不会理想。因为家访必定引起学生心理不同程度的震动,学生心理正在进行着“积极思想”与“消极因素”的对抗,正急需外部动力的辅助,以达到思想上的净化和改良。为了巩固家访效果,教师可采用学生监督和教师疏导相结合的方式,辅以榜样示范、正面激励等措施和手段,对学生的行为给予公正的评价。及时采取谈话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防止学生错误行为的发生。
  家访作为沟通家庭与学校的桥梁,我们应该不断地尝试家访的新方法,使得这种沟通方式能更有效地进行下去,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与结合,实现教育成效的最大化。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蓉江镇桥口小学)
   (责任编辑:孙霞)
其他文献
在太阳下,向日葵变得更漂亮了。  请小朋友给还没有着色的向日葵涂上漂亮的颜色。  那圆圆的图案是什么呢?请小朋友添画、涂色,把它们变成你想要表现的任何东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