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发病率占肌瘤患者0.5%~1%,占妊娠0.3%~0.5%,肌瘤合并妊娠的实际发病率远较上述数字高,因肌瘤小又无症状,在妊娠分娩过程中易被忽略。然而,剖宫产术时是否对肌瘤切除,一直存在争议。近些年来,随着产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术同时切除子宫肌瘤的病例越来越多。2003年1月~2008年1月行剖宫产术同时切除子宫肌瘤产妇168例,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3年1月~2008年1月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68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2~38岁,孕周38+1~41+5周,初產妇106例,经产妇62例,42例孕前诊断子宫肌瘤,53例孕期诊断,73例术中诊断。子宫肌瘤位置:浆膜下35例,肌壁间126例,黏膜下7例;单发150例,多发18例,数目2~5个,直径3~10cm。在同期剖宫产孕妇中随机选择12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1~36岁,孕期37~42周。初产妇91例,经产妇29例。两组均无下腹部手术史,无内科合并症,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方法:两组患者均选用硬腰联合麻醉,剖宫产术操作采用耻骨联合上横切口,子宫下段横切口,观察组先行剖宫产术,然后切除肌瘤。如果是浆膜下或肌壁间肌瘤,首先取出胎儿及附属物,清擦宫腔,缝合子宫下端切口,再切除肌瘤;如果是黏膜下肌瘤,则先切除肌瘤,再缝合子宫下段切口。子宫肌瘤切除操作与非孕期肌瘤切除基本相同。观察组术毕常规肌注缩宫素20U,2次/日,共3天。两组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5天。对照组根据子宫收缩情况决定是否应用缩宫素。
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同时统计观察组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病理。
结 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延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病理结果:165例为子宫平滑肌瘤,3例为子宫腺肌瘤,其中红色变性15例,2例囊性变。
讨 论
可行性:有关妊娠期子宫肌瘤的处理意见不一致,有赞成尽可能保守,避免在妊娠期做肌瘤切除术;也有建议必要时可以手术,不必太多顾虑。前一种观点认为,妊娠期子宫壁血供丰富,剖宫产术时切除肌瘤出血较多,易造成产后出血或增加感染机会,并且因胎儿娩出后子宫收缩导致肌瘤与周围界限不清,手术难度增加。同时产后肌瘤可缩小,故不主张在剖宫产术时切除子宫肌瘤,如有必要切除者,可待产后月经恢复后再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为宜。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妊娠时大多数子宫肌瘤边界清楚易于分离,剖宫产术中如不同时处理,可能会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恶露时间延长甚至造成继发感染,从近期来看,肌瘤可影响子宫复旧。这实际上是给患者留下了祸根和隐患,并且再次手术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以上说明剖宫产术同时切除子宫肌瘤并未对产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剖宫产术同时切除子宫肌瘤是安全可行的。
注意事项:①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产妇因妊娠子宫血供丰富,故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可能出血较多,所以必须常规准备加强子宫收缩的药物,如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素以及备血。②选择适当的子宫切口,可直接从切缘出分离瘤体。③一般易先行剖宫产术,然后切除肌瘤.④切除肌瘤前先局部应用缩宫素。⑤不要剪掉子宫肌瘤周围的子宫肌壁肌层组织,保留富余组织使不致在切除肌瘤后因组织回缩而增加切口张力。
参考文献
1 连利娟,主编.林巧稚妇科肿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68-371.
2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8.
资料与方法
2003年1月~2008年1月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68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2~38岁,孕周38+1~41+5周,初產妇106例,经产妇62例,42例孕前诊断子宫肌瘤,53例孕期诊断,73例术中诊断。子宫肌瘤位置:浆膜下35例,肌壁间126例,黏膜下7例;单发150例,多发18例,数目2~5个,直径3~10cm。在同期剖宫产孕妇中随机选择12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1~36岁,孕期37~42周。初产妇91例,经产妇29例。两组均无下腹部手术史,无内科合并症,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方法:两组患者均选用硬腰联合麻醉,剖宫产术操作采用耻骨联合上横切口,子宫下段横切口,观察组先行剖宫产术,然后切除肌瘤。如果是浆膜下或肌壁间肌瘤,首先取出胎儿及附属物,清擦宫腔,缝合子宫下端切口,再切除肌瘤;如果是黏膜下肌瘤,则先切除肌瘤,再缝合子宫下段切口。子宫肌瘤切除操作与非孕期肌瘤切除基本相同。观察组术毕常规肌注缩宫素20U,2次/日,共3天。两组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5天。对照组根据子宫收缩情况决定是否应用缩宫素。
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同时统计观察组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病理。
结 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延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病理结果:165例为子宫平滑肌瘤,3例为子宫腺肌瘤,其中红色变性15例,2例囊性变。
讨 论
可行性:有关妊娠期子宫肌瘤的处理意见不一致,有赞成尽可能保守,避免在妊娠期做肌瘤切除术;也有建议必要时可以手术,不必太多顾虑。前一种观点认为,妊娠期子宫壁血供丰富,剖宫产术时切除肌瘤出血较多,易造成产后出血或增加感染机会,并且因胎儿娩出后子宫收缩导致肌瘤与周围界限不清,手术难度增加。同时产后肌瘤可缩小,故不主张在剖宫产术时切除子宫肌瘤,如有必要切除者,可待产后月经恢复后再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为宜。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妊娠时大多数子宫肌瘤边界清楚易于分离,剖宫产术中如不同时处理,可能会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恶露时间延长甚至造成继发感染,从近期来看,肌瘤可影响子宫复旧。这实际上是给患者留下了祸根和隐患,并且再次手术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以上说明剖宫产术同时切除子宫肌瘤并未对产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剖宫产术同时切除子宫肌瘤是安全可行的。
注意事项:①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产妇因妊娠子宫血供丰富,故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可能出血较多,所以必须常规准备加强子宫收缩的药物,如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素以及备血。②选择适当的子宫切口,可直接从切缘出分离瘤体。③一般易先行剖宫产术,然后切除肌瘤.④切除肌瘤前先局部应用缩宫素。⑤不要剪掉子宫肌瘤周围的子宫肌壁肌层组织,保留富余组织使不致在切除肌瘤后因组织回缩而增加切口张力。
参考文献
1 连利娟,主编.林巧稚妇科肿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68-371.
2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