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y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国主义情感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建设祖国和捍卫祖国领土完整、保卫祖国安全的精神支柱。初中地理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教师要善加利用,大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独特的爱国主义教育
  地理学科课程性质独特,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地理学科贴近真实生活,如乡土地理考察、野外观察等实践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生活环境的了解,从而树立爱国爱乡之情。其次,地理学科具有地域性。地理课程主要学习不同地区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多彩的社会人文习俗,阐释各地的自然人文特点、发展差异以及区域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国情观。第三,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理课程综合性强,涵盖自然概况和人文环境,内容广泛,富含国情教育、环境教育、领土主权教育等内容,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国家、社会、世界的认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最后,地理课程聚焦当下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蕴含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主要从当前的人地现状出发,强调对学生科学价值观念的培养。
  另外,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有利于全方位、多层次渗透,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例,七年级下册学习区域地理,通过学习区域自然特征和人文差异,能够较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相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势和不足,激发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八年级上册和下册学习中,通过学习包括祖国的疆域、资源、人口、民族、聚落等国情要素和四大地理区域等知识,强化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材中随处可见的景观图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各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感受祖国的江山多娇和文化多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如何在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善于运用比较方法,明确国土疆域概况。对国家的第一认知应是明确祖国的地理位置及领土面积。在《疆域》这节课上,首先让学生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通过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日本、蒙古等国的对比,突出我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其次,通过对比,会发现我们国家的陆地面积几乎和欧洲一样大,比英、法、意、日等四国面积的总和还要大,相当于40个英国。再次,在明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的基础上,老师还应点明国土辽阔为互通有无、实现有效的内部调剂创造了条件,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通过学习丰富的实例,学生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直观呈现祖国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地理是研究人与自然密切关系的学科,蕴藏着丰富的美育素材。在《地形地势》这节课上,类型齐全的地形构造形成了祖国姿态万千的自然环境:喜马拉雅、黄山云海、桂林山水、甘肃丹霞、滚滚长江、滔滔黄河等,壮美的山水更孕育着勤劳智慧的华夏子孙。为让地形“鲜活”起来,可以通过各类景观图的展示和相关视频的播放,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我国优美的风光和多彩的社会风貌,激发学生对我国锦绣山河的无限向往与热爱之情。同时教学中结合学生亲身体验,引导学生收集、介绍著名旅游胜地的资料,并开设旅游分享小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呈现实景照片或者视频,向全班甚至全校学生推荐国内的旅游胜地。学生感受了自然风景的旖旎风光,明白物华天宝尽在祖国的大好河山里,也就培养了他们热爱自然、钟情祖国的大美情怀。
  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充实爱国主义教育。“乡土”本身就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它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乡土情怀和爱国主义本质上是一样的,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以乡土地理作为切入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在《水资源》的课堂上,教师引用了本土的具体实例:咸宁市通城县“民间河长”刘卫国和她女儿自发保护当地隽水河的感人故事,情感渲染无形却打动人心,然后顺势提出:假如你是隽水河畔的居民、农民、政府监管人员、污水处理厂长、陶瓷厂长……你会如何做?角色扮演中,学生打开思维,提出了很多可行的节水、护河举措。
  把握好教学时机,恰到好处地把地理、历史、名人等乡土地理素材融入地理教学中,还可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做到乡土性与系统性的有机统一。既让学生学习了教材与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又可不断强化、充实其中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
  升华课堂教学内涵,体现国家制度优越。对于“国家”的认识,不仅包含对客观实体的感知,还包括对国家体制文明的整体准确感知。教学中紧扣教材内容,挖掘其德育价值,使课堂教学得以升华。
  例如《自然灾害》一课,教师可以通过数据、图表等,使学生深刻认识我国是个自然灾害多发国,但由于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坚定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决心和使命感。还可以结合2020年以来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举国上下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在党和政府的英明指挥和带领下,全国采取积极抗疫防疫措施,帮扶互助,较早地控制住了疫情。
  紧扣时事焦点热点,彰显教育时代脉搏。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大量新的成就不可能及时反映到教材中,教师需要及时学习时事政治,获取新资料充实教材内容。比如《工业》一课,主要了解我国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新发展。如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世界最大的、灵敏度最高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其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是捕获外星生命最强大的武器;墨子号,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海斗号,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是我国首台下潜深度超过万米并进行科考应用的无人自主潜水器,创造了我国无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及作业深度记录,使我国成为继日、美两国之后第三个拥有研制万米级无人潜水器能力的国家。
  地理学科以其獨特的课程性质、丰富的教材内容和直观具体的教学素材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其中国情意识、国防意识、人地协调观念、全球意识、民族观念及乡土情怀等都是适应时代主题且符合地理教材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地理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对教学目标的贯彻,更是落实当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育合格接班人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李慕绚
其他文献
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和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要充分认识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动适应,努力做好高
我国民诉法明确规定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但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直接依该条文并根据当事人提供的"新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抗诉的作
成语是一种长期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整个成语往往不是它的组成成分的意义的直接总和。因此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二是成语的结构和它的组成成分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幼儿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而幼儿早期阅读在近年来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是其重要的内容。
解说词,即口头说明的文字,是说明文的文艺化的发展,具有补充视觉和听觉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是说明实物或图象内容,使观众获得全面深刻的认识及有关知识,受到教育和感染。一般
肖黎英同学问:《庖丁解牛》是庄周为阐明养生之道写的寓言。我们学生是不是也能从中悟出一些“治学”的道理来呢? 《庖丁解牛》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丁厨师在介绍自己宰牛的历史
准确认识乔姆斯基的理论贡献,既需从其语言研究出发,也需跳出语言本身,探究其语言理论背后的哲学诉求。乔姆斯基语言研究的出发点可被概括为:人类是如何在证据如此之少的情况
随着近些年我国传媒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新闻内容和新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依靠标题博取眼球而没有真实内容的新闻已经逐渐被人们摒弃。而新闻质量主要受两种因素的
高考《考试说明》对“句子”提出的第一个要点是: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主要有六种:一是语序不当。主要表现为该对应的词语前后未能对号,并列的词语或复句中的分句没按一
参与式档案管理逐渐受到档案界的关注。虚拟空间、关系网络和数字技术成为社会力量参与档案管理的权力来源,但社会力量参与权力的实现受权力主体权利意识淡薄、权利保障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