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石灰对Cd污染稻田改制玉米吸收积累Cd的影响

来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Cd污染稻田改制玉米的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用赤泥、石灰对玉米吸收积累Cd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赤泥、石灰对春玉米、秋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但与施用石灰相比,施用赤泥能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和生物量;施用赤泥、石灰皆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减少了玉米对Cd的吸收积累;春玉米、秋玉米施用赤泥后其籽粒Cd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7.5%和21.1%,施用石灰后则分别降低了26.4%和31.1%;施用赤泥、石灰皆抑制了玉米对Cd的富集和转运,且赤泥抑制玉米茎、叶、籽粒富集Cd的能力优于石灰,但石灰阻控玉米由茎向籽粒及叶片中转运Cd的能力优于赤泥。大田试验结果还表明,稻田改制玉米结合赤泥、石灰等钝化剂的施用可能是一条实现Cd污染农田安全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也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其他文献
在恒温固化条件下,通过FTIR跟踪方法,研究了酚醛型氰酸酯与双酚A型环氧共固化反应的路径及其反应机理.共固化体系的反应过程包括在150%及其以下温度,主要发生的是氰酸酯的三嗪环化
目的为开展基于"功效-毒性"相关的千里光功效与毒性物质基础的"量-效关系"和"量-毒关系"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在梳理文献、古籍中对千里光药理毒理的记载基础上,
<正>"项目引路"(Project Lead The Way,PLTW)是美国一个专门致力于在初中和高中提供严格的、创新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课程计划的机构。1986年,纽约州Shenendehowa
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总进程相比,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明显滞后。政府"越位"和"缺位"并存,经济增长依然没有摆脱政府主导,政策失灵现象大量存在,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机制
植物内生菌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在与宿主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两者的互惠共生关系。通过对采集的野生沙棘健康的根、茎、叶进行组织分离共计获得内生真菌327株,分别归属
利用超声波辅助合成了阳离子羟乙基纤维素。结果表明,醚化过程中使用超声波,反应时间比传统湿法缩短一半,反应效率提高15%。通过红外、核磁等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用高效凝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 4h尿电解质(Ca ,Na ,K ,Na/K比值)与基线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调查安徽某县92 1名EH患者的基线血压及相关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并测定EH患
社区发展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行的一项社会工作方法 ,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则是社区发展高级阶段的基本要求和重要表现 ,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社区
2011年是菲律宾阿基诺三世当选总统后完整执政的一年。在经历了2010年由选举推动的7.3%的高经济增长率后,菲律宾2011年的经济增长情况差强人意。本文从菲律宾实体经济、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