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南楚文学对《老子》的接受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代南楚是一个独具文化特色的地域。西汉时期南楚主要包括扬州刺史部的九江郡、六安国、庐江郡、豫章郡,以及荆州刺史部的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长沙国。西汉南楚文学对《老子》反战、贵柔及无为虚静思想的接受较为深刻。
  关键词:南楚;老子;反战;贵柔;无为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刘跃进先生在其《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中介绍了南楚的大致范围,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比较直观的参考,笔者根据史书记载及前代学者研究成果,对西汉时期南楚地域范围给出界定:主要包括扬州刺史部的九江郡、六安国、庐江郡、豫章郡,以及荆州刺史部的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长沙国。
  西汉南楚地域作品主要有:刘安《淮南内》二十一篇、《八公操》(一曰《淮南操》)《屏风赋》《上书谏伐南越》;淮南小山《招隐士》;“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的“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严助《谕意淮南王》《上书谢罪》;贾谊《吊屈原赋》《谏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鵩鸟赋》《宗首》《先醒》《上疏陈政事》《上疏谏王淮南诸子》《旱云赋》《上疏请封建子弟》;庄芷(《汉书》作“严正”)《上书发淮南王阴事》;梅福《上疏言王凤专擅》《上书请封孔子子孙为殷后》;廖(不知其姓)《奏绝昌邑王后》;翟义《移檄郡国》;桓宽《盐铁论》;赵增寿《陈汤罪议》《又白解万年》;马宫《上书谢罪乞骸骨》;郭钦《奏劾豫州牧鲍宣》;孔仅《上言盐铁》(可能为孔仅、东郭咸阳共作);番系《上言作河东渠田》;杜延年《奏记霍光争侯史吴事》;杜钦《举贤良方正对策》《白虎殿对策》《上书追讼冯奉世前功》《奏记王凤理冯野王》《说王凤》《复说王凤》《说王凤重后父》《说王凤绝罽宾》《说王凤处置夜郎等国》《说王凤治河》《复说王凤起就位》《复说王凤举直言极谏》《戒王凤》;杜业《上书追劾翟方进》《上书言王氏世权》《奏事》《说成帝绍封功臣》;繁延寿《奏劾萧望之》;刘庆《上书言莽宜居摄》;陈崇《劾奏陈遵》《奏为莽祠祖祢设骑从》《上书言破翟义》。
  一、对《老子》反戰思想的接受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云:“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周王朝统治已不如原来巩固,一些诸侯国逐渐崛起,为争夺霸主地位而发动战争。作为小国贵族,老子也在寻求止战的办法,他认同小国寡民,“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不赞成国君通过战争扩张土地。尽管《老子》含有用兵智慧,但其本意却是反战。
  西汉“南楚”作品对《老子》的反战思想多有接受,在西汉“南楚”地域作品中也可看到类似语句:
  “兵者凶事。”(刘安《上书谏伐南越》)
  “兵者凶器也。”(刘安《淮南子·道应训》)
  “夫兵固凶器,明主之所以重出也。”(严助《谕意淮南王》)
  “故兵者凶器,不可轻用也。其以强为弱,以存为亡,一朝尔也。”(桓宽《盐铁论·论功》)
  “兵者,凶器也。甲坚兵利,为天下殃。”(桓宽《盐铁论·论菑》)
  除了语句的相似,大多数作品表达的态度也是相同的。这些文章中,除严助的《谕意淮南王》,其余皆表达反战思想。《汉书·严助传》中记载,建元三年,闽越国发兵围东瓯,东瓯向汉王朝求救,汉武帝派严助持节到会稽调兵,兵未到闽越,闽越就撤兵了。过了三年,闽越国又发兵攻打南越,南越遵守与天子的约定,不敢擅自发兵,上书给汉王朝,武帝派两位将军率兵讨伐,刘安认为不应发兵,上书劝谏,他的《上书谏伐南越》中就有明显的反战思想,在政治上仍延续汉初黄老思想,不主张汉王朝出兵介入“蛮夷”之争,政治思想较为保守。他说“兵者凶事”,并引用老子《道德经》“师之所处,荆棘生之”,充分言明用兵的坏处,却并不合汉武帝的意思,终究汉武帝还是出兵了,只不过尚未到达闽越国,闽越王的弟弟馀善就将闽越王杀掉了。《淮南子》中也可见刘安的反战思想,如《淮南子·时则训》中“是月也,树木方盛,勿敢斩伐,不可以合诸侯,起土功,动众兴兵,必有天殃”。那么为何《淮南子》中还要设置“兵略训”呢?《淮南子·本经训》中说“故兵者,所以讨暴,非所以为暴也”,因此兵略更是必不可少,目的是以战止战,归根到底还是反战。
  桓宽《盐铁论》中也有强烈的反战思想,桓宽是汝南郡人,长期在中央做官,后来到南楚官至庐江太守。《盐铁论》完成时间有争议,不过有学者考证完成时间应该在他作庐江太守时期。《盐铁论》中老子思想突出,尽管可以理解为汉初黄老思想之余绪,但不可否认的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很多作品已体现出明显的儒学倾向,而《盐铁论》中道家思想依然明显,在这样一个需要以武力定天下,以兵士守四方的大一统的时代,《盐铁论》中却并未歌功颂德,而是有明显的反战思想,可以说与他在“南楚”庐江完成这部著作相关。
  二、对《老子》贵柔思想的接受
  《老子》第七十六章云“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尙水,这与南方多水的地域环境也有一定关联,水尽管是柔弱处下的,却能把山切割成峡谷,却能在时间流逝中削弱比它更强大的事物,而且随物赋形,是自由的象征。
  《淮南子》中这种柔弱胜刚强的思想也非常明显,《淮南子·原道训》中的“是故贵者必以贱为号……是故柔弱者,生之干也;而坚强者,死之徒也”可以看做对老子贵柔思想的直接继承,只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申发和阐释,其思想内核并没有改变。类似的例子在《原道训》、《时则训》、《诠言训》、《说山训》、《兵略训》中还有很多。《原道训》和《道应训》中还引老聃之语,不过《淮南子》对老子的贵柔思想并非机械照搬,而是有进一步思考。老子看到了柔的生命力,但一味强调柔,忽略了刚的力量。而《淮南子·泛论训》中则提出“太刚则折,太柔则卷,圣人正在刚柔之间,乃得道之本”,对刚与柔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三、对《老子》无为虚静思想的接受
  《老子》中强调统治者要有无为和无欲的虚静状态,行无为之政,百姓自然和乐。他是立足于当时的战乱背景,站在小国立场,认为统治者不要为自己称霸的欲望发动战争去扩张领土,殃及百姓。   《盐铁论》中没有过多论及关于虚静的问题,不过《盐铁论·申韩》中有“烦而止之,躁而静之,上下劳扰,而乱益滋”,杜钦出自南阳,他的《举賢良方正对策》中有劝诫君主无欲的虚静思想:“唯陛下正后妾,抑女宠,防奢泰,去佚游,躬节俭,亲万事……唯陛下忍无益之欲,以全众庶之命。”
  对无为和虚静思想接受最明显的是《淮南子》,《淮南子·原道训》云“是故清静者,德之至也;而柔弱者,道之要也;虚无恬愉者,万物之用也”,就是对虚静的强调,《原道训》《俶真训》《本经训》《主术训》《缪称训》《泛论训》《诠言训》《说山训》《修务训》还多处强调无为。在《淮南子》中不仅强调君主要清静无为,还强调普通人要虚静以养其精神,如《淮南子·精神训》中曰“使耳目精明玄达而无诱慕,气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五藏定宁充盈而不泄,精神内守形骸而不外越”;《淮南子》不仅强调人的虚静无欲,以达到无为的境界,也强调自然原本就是无为的,随时而变,因此才能和谐顺畅。刘安不仅在《淮南子》中提出无为和虚静的思想,他也是这么做的,从《上书谏伐南越》中对于闽越国侵扰别国一事建议汉武帝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认为不应出兵干涉南越诸国。
  西汉南楚一地的淮南国和长沙国作家对老子的接受比较深刻。位于南楚核心区域的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为战国中期的墓葬,其中出土的竹简中也有老子,而且是用楚文字抄写的,说明战国中期时“南楚”地域已经开始流传《老子》,战国中期《老子》定型之后,已经开始对楚地产生影响。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是汉初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之子的墓葬,出土的老子的《道德经》则说明了汉代初期长沙国的文人可能对《老子》已经有接受。淮南国对《老子》的接受从《淮南子》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它集道家之大成,对老子的思想不仅有继承,还有发展。《淮南子》能够代表的是刘安及“八公”等淮南国上层文人整体。长沙国对老子的接受情况如果单从传世文献来看比较难以判定,大多已经散佚,但做过长沙王太傅的贾谊在来过“南楚”之后的作品《吊屈原赋》和《鵩鸟赋》可以管窥其特点,其中所反映的保守和略带消极的思想很有可能就是受到了当地文化氛围的影响,尤其是《鵩鸟赋》中还有一些化用老子原文或体现老子思想的语句。但是也有例外,“南楚”地域的某些作家并未受到《老子》思想的深刻影响。比如梅福留存下来两篇作品反而受孔子的影响较为深刻,对孔子之语多有引用,对儒家的接受比较多,一是由于尽管他的籍贯属南楚地域,但他少年时曾在长安学习,二是由于他是汉成帝时期的人物,汉朝“独尊儒术”已经有一段时间。三是由于其作品的“公文” 属性,受地域影响较小。翟义、马宫、刘庆等作家的儒家思想明显,对《老子》的接受较少。
  【参考文献】
  [1]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陈广忠译注.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汉]贾谊.贾谊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5][汉]桓宽.盐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6]刘跃进.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7]王永.《盐铁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徐晓贤,山西长治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先秦两汉文学。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并探讨自拟中医组方对高血压的有效性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手段分为对照组(43例患者)
新时期图书信息管理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图书信息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也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有效地将复杂的图书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和系统管
先来辨析几个概念:“文人”,“读书人”,“书生”,“士”,和“知识分子”。五个词汇中,前四个是中国的,提到“文人墨客”,“文人相轻”,我们联想到的是一种特定的社会身份和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在原有的精品课程基础上,进行资源创新和转型升级发展而来,其服务的对象转变为面对教师、学生及社会学习者,其资源在共建中创新,在共享中共建,共享共建互相促进,提
摘要:自宋敏求将《草书歌行》一诗收入《李太白文集》中,北宋以来文人学者们颇多争议。本文大致列举历史上前人对此诗真伪的看法,并试从宗教、酒和二人的性情方面,探讨二人交游的可能性。  关键词:李白;怀素《草书歌行》真伪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
近来在印尼频频发生的海啸,让人不由得想起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印度洋海啸剥夺了20余万人的生命,可奇怪的是,在尸骨累累的现场竟没有发现一具野生动物的尸体.这是怎么回事呢?
死亡是人类文学的母题之一,先锋小说家余华通过对普通人的普通死亡片段的详细描写,突出了死亡的随意性和不可抗拒性,从中透出浓重的人本主义关怀,从而达到对死亡主题的超越传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联合硬膜外阻滞在普通外科手术麻醉中的作用。方法:91例手术患者采用喉罩通气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联合组),以同期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插管组)和单纯喉罩通气全麻(喉罩
电教媒体是一种较先进的教学工具,是教与学的辅助手段,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CAI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但是教学过程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为主导的活动,师生双边的活
史学大师钱穆(字宾四)靠刻苦自修,由一乡村教师而讲学北大清华,起初因其思想“保守”处于学界边缘,却能顽强自持,卓然成家,终为世人所认同。他生逢乱世,流徙动荡,长年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