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1基因新突变通过影响自噬导致肾上腺脊髓神经病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报道国内ABCD1基因c.332T>G(p.V111G)新发位点突变家系,探讨其临床特征和分子机制。

方法

对2017年5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例中年起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作出临床诊断。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该患者的基因突变,并通过Sanger测序验证该患者家族成员中是否存在相同突变。通过蛋白结构预测及致病性分析探讨该突变的致病性。构建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蛋白-绿色荧光蛋白(ALDP-GFP)及ALDP-GFP(V111G)质粒并转染人胚肾293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及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方法探究该突变的分子机制(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完成)。

结果

先证者为39岁男性,确诊为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型,携带ABCD1基因新的杂合错义突变c.332T>G(p.V111G),其母亲和2个女儿均为携带者。蛋白结构预测及致病性分析结果提示该突变具有致病性。在HEK293细胞系中过表达ALDP-GFP(V111G)可导致ALDP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并伴有从过氧化物酶体膜向细胞质的异常定位改变,及LC3-Ⅱ/LC3-Ⅰ和beclin-1的显著下调。

结论

c.332T>G(p.V111G)是ABCD1基因的一个新的致病性突变,通过影响自噬导致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型的发生。

其他文献
看图说话不仅是作文最初的基本形式,而且还是小学语文的重要构成内容,其要求小学生具备良好的看图、想象、语言表达以及思维能力.这一阶段对小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如
学生具有一定天赋,教师通过因材施教,才能发挥学生潜力,反之将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按照快乐教育理念要求,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差异,给学生创建
目的通过研究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其耐药性监测,准确掌握我国细菌耐药状况。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成员单位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有按操作规程分离自血培养的感染病原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或肉汤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药敏性测定。采用WHONET5.6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收集50家成员单位14 7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