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用饵的针对性与搭配

来源 :垂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enery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钓鱼人都熟悉“三分钓技,七分饵料”的说法,饵料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如何在钓鱼时正确用饵?笔者谈谈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一、用饵的针对性
  1.针对不同鱼种。每一个鱼种都有它的先天基因食谱,因此钓者在施钓之前,要对所钓对象鱼的食性有所了解,然后再决定选用何种饵料。例如黑鱼、鲇鱼、鳜鱼、青鱼等鱼种天生喜食蚯蚓、小鱼、小虾、螺蛳等荤饵;而草鱼、鲢鱼等鱼种则喜食素饵,如菜叶、青草、藻类等;鲫鱼、鲤鱼、翘嘴、鳘鲦等则属于杂食性鱼种,荤素兼食。我们要想有好的收获,就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它们的食性,有针对性地用饵。
  2.针对不同季节和气温。例如鲫鱼、鲤鱼在低温时节喜欢吃荤腥饵料,但在夏季高温时期则改食素饵,肥水环境下这种变化更为明显。钓者应及时调整饵料加以应对。
  3.针对鱼的不同泳层。钓者应根据出钓当天的气压变化、鱼的泳层高低来决定选用小比重饵料还是大比重饵料。喜欢用商品饵的钓友,在购买饵料时常同时购买大小两种比重的饵料,到水边再根据鱼情、鱼的泳层来决定如何取舍,这也是针对性用饵。
  4.针对不同水域。钓场是肥水还是瘦水往往决定着你该使用什么类别的饵料。一般情况下,肥水宜用素饵,瘦水宜用荤饵,这在高温时节尤为重要。在高温时节,肥水中浮游生物繁殖快,它们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鱼类对它们的需要已经趋于饱和,因此素饵更为有效;另外,季节气溫的原因也决定了鱼类对蛋白质和脂肪的生理需求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用荤饵,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5.针对鱼的偏口性。同一种鱼类长期食用某类饵料会形成某种习惯,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偏口,如有的鱼塘老板投放饲料,有的投放豆饼,有的投放猪、鸭、鸡的粪便,长此以往鱼就会形成偏口,我们在钓鱼时若是掺入一定量的鱼塘主料,效果会更好。
  二、关于饵料的搭配
  关于饵料的搭配,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味型的搭配。饵料的味道是诱鱼的重要因素,因此钓者要根据鱼的种类、施钓季节的特点对饵料的味型进行搭配。如冬钓鲫鱼可以在以香为主的饵料中适量搭配一点腥料,夏季钓鲢鳙时要在主料中掺入酸臭饵料。夏季或小鱼较多时则不宜搭配腥饵。另外,饵料的味型要有主次之分,不可不分主次,五味俱全。
  2.松散黏稠的搭配。在抛竿诱鱼阶段,饵料应适当松散一些,以利增加雾化有效诱鱼:开始上鱼后,饵料就该黏稠一些了,以保证其附钩性。
  3.比重的搭配。饵料比重的选择是由鱼群的泳层变化决定的。一般来说,钓者在钓底时宜用大比重的饵料,钓半水、钓浮时则应搭配小比重的饵料。
  饵料的搭配可谓钓鱼人永久的话题,如何搭配出味道、状态、效果俱佳的饵料,靠的是我们不断地学习实践,不断地用心总结。
其他文献
  屠宰时肌肉中的糖原含量及屠宰后早期肌肉糖酵解潜力通过影响猪肉终末pH值,进而影响猪肉肉色,系水力及嫩度.幸运的是,宰前日粮能够调节肌肉糖原含量进而提高肉品质.本文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