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视野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309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校文化这一视角下,去分析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城市和农村两种文化的夹击中,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中表现更多的是不适应。文化既有冲突,也可尝试去克服其城乡差异,以抵消文化冲突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消极作用。
  关键词: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学校文化;文化冲突;隐性课程
  作者简介:刘洋(1982-),女,湖北宜昌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安徽 芜湖 24100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9-0015-02
  
  人是社会的人,人又是文化的人,人在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必然要遵循其文化准则和习惯,同时又会受到文化传统的熏陶。当一个人的生活学习环境发生改变时,他将经历一场文化冲突的革命。无疑,当前我国进城农民工子女正在经历着这样一场冲突与融合的革命:城市和乡村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使他们受到双重社会化标准的影响,带来了许多突出的教育问题。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所在
  本文所指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只指那些处于义务教育阶段,跟随父母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子女。他们是伴随中国民工潮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城市的第二代移民。根据1998年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规定:所谓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岁(或7至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少年。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农民大量向城市迁移,不仅是为了就业而且为了进城,因为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种逐渐扩大的差距也体现在教育方面,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平台,有着它自身独有的文化氛围。在《教育大辞典》中对“学校文化”是这样解释的:又称“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它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的体现,表现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个方面。其中,显性课程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隐性课程指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文化生活、绿化、校园美化和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心理气氛等,其中学校的风气、文化生活、人际关系和心理气氛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1]
  学校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既反映出社会文化,又有其独特性。一方面城市与农村存在一定的地方文化差异,这种差距投射到学校文化中,使得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中表现出不适应感;另一方面学校中学生同龄人文化之间的冲突,城市强势文化总是占上风,学生的个体行为是与其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相联系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属于弱势群体,他们自身的文化也常常被“边缘化”。在学校以及班级中,学生学会自我克制、分辨,并进入权力、地位层次不同的班级和社会情境。[2]而进城农民工子女在没有任何文化优势的情况下,通常会被划为班级中低层群体之中。
  二、学校文化的矛盾聚焦
  作为体现学校文化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不同。显性课程又称“正式课程”,与“隐性课程”相对。它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在学校课程计划中有明确规定的学科以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按照预先编订的课程表实施,还有的以规定的科目进行考试。[3]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而与之关联的教育实践则包括了能力分组、师生关系、课堂规范、潜含的教材内容、个体性别差异、班级奖励等方面;其作用效果主要体现在学校社会化、价值观与文化道德的形成、阶级差异的加大等方面。
  与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和强制性相比,隐性课程则具有潜在性、非强制性和持久性,这些特点使得它更容易成为学校文化冲突的矛盾聚焦点。这是因为,第一,无论是学校建筑、校园设施或校风校纪,都潜在地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活方式、语言和价值体系,体现鲜明的群体个性、风格和凝聚力的文化形态。第二,这种蕴含其中的内涵并不是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学校文化氛围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第三,即使个体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而这也正是矛盾冲突所在。这一矛盾冲突反映到进城农民工子女身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文化观念排斥
  首先,由于我国长期的社会文化沉淀,在以往的阶级社会中,农民总是被认为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这种长期以来在人们心里扎根的阶级认同感随着时代的变迁以一种微妙的方式代代延续。即使到了当今社会,政策上的引导以及社会舆论的宣传在短时间内仍旧难以打破和改变已经深入人心的文化认同感。[4]
  其次,中国传统的不合理的甚至带有歧视性的户籍政策导致了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学校往往被当做二等公民。即使其能顺利地就读于流入地的公立学校,也被作为“借读生”对待,这种区别对待可能是公开的,也可能是隐蔽的。[5]长期的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还使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造成了城市人和农村人之间的心理落差,形成了习惯性的对农村人的歧视心理。
  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和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在一个城市,却无法享受到同等的待遇,包括城市中的种种社会福利保障对他们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他们生活在城市,但却还是保持着农村的生活习惯,因此在现实生活与城市市民的交往难免出现疏离和被歧视的现象。进城农民工子女即使条件好的可以进入公办学校,也并不能很好的和城市孩子相处。在他们社会化的早期,这些不公平的市民待遇,会在其人格成长中落下深刻的烙印。
  2.学校人文环境不良
  校园人文环境是属于师生共同创建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这种通过文化活动所营造出来的环境氛围,对人的心理有辐射作用,在较高层次上规范着全体师生员工人的思想行为。是区别于校园硬环境的一种环境带有“人”作用的、给人以影响和熏陶的环境。[6]在2004年中国流动儿童状况抽样调查显示,有近1/4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被城里人看不起,并因此而感到自卑。在城市中生活的进城农民工子女明显感到自己与城市孩子之间的差别,他们大都认为这种差别是难以逾越的。[7]
  总结校园人文环境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影响如下。第一,公办中小学并不愿接收进城农民工子女,即使接收了,也是采取“一校两制”的办法,有的将进城农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划块”、“分班”上课的办法,有的给进城农民工子女编排大班上课。公办学校及老师从本校利益的角度出发,甚至担心这些孩子成绩差而降低了自己学校的升学率。第二,学校领导存在城乡差别歧视,在发展机遇相同的条件下,分配很少的资源给进城农民工子女,农民工子女大多处于低层次状况,很容易产生郁结、消极、沮丧的情绪;部分教师也缺乏一视同仁的态度,缺乏人文关怀,对农民工子女态度冷淡,使身在其中的农民工子女感受到不被重视,没有集体存在感。
  3.校园人际关系恶劣
  人生活在社会里,就必须与人发生各种关系,这种人与人关系的存在与建立,就是“人际关系”。[8]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保持心理健康和生活幸福的重要条件。在校园环境中,学生是人际关系的主体,与老师、同学都需要顺利交往与沟通。然而,进城农民工子女在校园中的人际关系却并不理想。
  一方面,进城农民工子女中会不由自主地羡慕城市孩子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但同时也滋生了他们对城市孩子的抵触心理。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感觉到自己与城市孩子、城市人有很大差别,心理上的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导致了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冷淡消极。[9]他们也许会通过某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他们的不满意或要求,这种消极态度值得人们关注。另一方面,进城农民工子女由于在衣着打扮、言语交流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乡土特点,因而往往被同学当做开玩笑的“重点对象”,自尊心受到伤害,给他们的人际交往带来心理障碍。许多城市家长及学生不愿与农民工子女同班同桌,个别教师视进城农民工子女为额外负担而不情愿投入过多精力。[10]这些都导致了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学校生活中不愿意和周围人进行交往,害怕交往以致自我隔离,对其成长实为不利。再则,有的进城农民工家庭流动频繁,稳定性差,一旦生活环境发生改变,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学校的人际交往很容易被人为因素打断,本来就薄弱的人际关系更是脆弱。他们需要在不断的迁移和流动中去反复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这对进城农民工子女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三、调停冲突的融合之路
  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决定的。这种现象在我国一段时间内都将长期存在,直到我国城市化率达到一定水平。只有当务农和务工收入水平比较均衡,城市和农村的公共服务和生活质量差别不大时,这种大规模迁移现象才能出现拐点,所以说农民工问题是一个长期战略问题,而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持久的关注焦点。从校园文化的角度出发,尤其是校园精神文化中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和谐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融洽的心理氛围,都会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身心健康起到促进和保护作用。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学校的管理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形成尊重农民工的友好氛围
  首先,在生活层次上要给予农民工子女尊重。农民工正式融入城市,是建立在和普通城市居民和谐交流、融洽相处的基础上的。反映到学校中,就是要尊重他们的穿着、行为、言语等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并不因为他们与城市孩子的差异性就大惊小怪,随意取笑讽刺。
  第二,改善校园文化的不正风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其著作《民主与教育》中强调:“社会环境无意识地、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影响”。[11]而校园文化环境是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接触最为密切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其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农民工子女因为其生存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其中一些人的视野和观念难免狭隘。但另一方面,艰苦的生活培养了他们的承受苦难的能力,学校应该针对这些特点进行合理的引导,从心理层面去尊重他们。学校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相了解的平台,努力构建平等、信任、尊重的师生关系,形成融合的教育教学氛围。
  2.积极提倡城乡学生的优势互补
  正因为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古训,学校要充分发掘农民工子女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技能以及心理意志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互补互助的学习实践,促进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的融合。有一些学校曾做过相关人格测试的课题,效果比较明显。他们让城乡学生寻找农民工子女的长处,发现自身的不足。[12]农民工子女身上有着自然、纯朴、节俭、热情这些现代社会稀缺的品质。他们身上有许多潜力都值得开发,老师应鼓励他们认识并发扬自己的优点。相对而言,城市学生在交际和吸收知识的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教师应引导农民工子女进行这方面能力提高的引导。这样互相优势互补,和睦相处,有利于双方共同的健康成长。
  3.积极争取农民工家长的配合
  归根结底,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与农民工自身教育观念的提高是分不开的。学校老师要主动与农民工子女的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争取他们的配合和关注。家长要经常与学校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子女的心理、学习和动态。家长的正确引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子女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他们好学上进。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各方面的热点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并在不断变化的焦点问题。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其他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其特殊性。关注这一日益增加的庞大群体,对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水平,为下一步改进工作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857,901.
  [2]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5.
  [4]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76.
  [5]蓝建.城乡二元结构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J].教育研究,2000,(8):11-13.
  [6]葛金国.校园文化:理论意蕴与实务运作[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14.
  [7]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9):23-24.
  [8]葛金国,吴玲.“盘点”学校:解开学校管理的症结[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88.
  [9]杜文平.流动人口子女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51.
  [10]孙红玲.浅论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J].教育科学,2001,(1):7-9.
  [11][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5.
  [12]王霞.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人格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5.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利用不同的方法求解电工题可以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找到问题的最优解法,提高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电工课堂上,适时地通过一题多解去激发学生的智慧,正是电工一题多解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一题多解;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弥尔曼定理  作者简介:王世果(1975-),女,河南南阳人,南阳电力技工学校变电教研处,讲师;王健(1980
期刊
摘要: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在课程选完以后不能自己设计和实现一定的任务。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提出了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感性认识入手、汇编语言与C语言并重,软件仿真与仿真器验证结合,动手实践做出实物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教学方法;实践;动手能力  作者简介:侯俊才(1975-),男,青海乐都人,西北农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的实际情况,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之间产生了诸多不平衡。本文通过分析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与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地方本科教育职业化的趋势,并阐述了本科教育职业化的基本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三师型”教师和“校企深层合作”等主要方面,以实现教育与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  关键词:区域经济;本科教育;职业化  
期刊
摘要:高等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根据专业的特点,依托所设置的课程,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据此,我们对专业理论课程相关内容、选修课、专题讲座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同时采取了以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有效地形成了开展创业体验自主实践活动所需要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创业体验;自主实践活动;理论基础;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徐英俊(
期刊
摘要:分析了信管专业的优势,提出了针对景德镇陶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信管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策略,为其他专业大学生创业的培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信管专业   作者简介:胡静芳(1980-),女,江西南昌人,景德镇陶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李步升(1978-),男,江西赣州人,景德镇陶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江西景德镇3334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景
期刊
摘要:如何提高理工科学生的整体素养和人文情操,事关百年教育成败得失。本文着眼于应用型理工科学生人文精神及审美人格的塑造,从人才培养实际出发,探讨构建科学而富于现代性的文学教育课程体系。通过科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理性,从理念到方法提供一种切实的思考维度。  关键词:理工科文学教育;跨文化视域;教学模式;课程实施  作者简介:徐向阳(1978-),男,陕西城固人,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期刊
摘要:电工学课程是高等院校工科非电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承接基础课与专业课的重要作用,我院动力、机械等24个专业都开设有电工学课程。结合我院电工教研室对电工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就如何在该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工程意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电工学;工程意识;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郭瑞(1977-),女,山西祁县人,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讲师;姜竹楠(1978-),
期刊
摘要: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协会组织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美国高等教育协会能有效参与高等教育治理,除了有适宜的外部环境外,也与这些组织自身的特性直接相关。组织成员的专业化和敬业精神、组织目标的高远、工作机制的独特和成熟、监督机制的完善、注重协会间力量的整合、对协会工作的研究和人员培训,为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组织有效参与高等教育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组织;组织特性  作者简介:
期刊
摘要:从中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视角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状况进行了透视和分析,说明了工程应用型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是该产业发展的关键,并探讨了地方高校在培养工程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方面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力争改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人才培养;数字媒体技术;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湛永松(1979-),男,广西南宁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应当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目前我国的独立学院办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是对于母体的依赖过多,自身特色不够鲜明,为解决这些问题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应当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教学模式等四个方面着手,强调校企紧密合作,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借鉴母体的优秀资源,即可为独立学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保障。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