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美育智慧、文化意识、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对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促进作用,是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文化进校园,通过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传承、传播和推广,对培养高职院校师生的文化视野、美育知识、工匠精神和劳动意识有重要作用。以雅安国家级“非遗”文化荥经黑砂校园传承为例
【基金项目】
:
四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中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荥经砂器’保护与校园传承研究”(编号:JY2017C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美育智慧、文化意识、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对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促进作用,是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文化进校园,通过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传承、传播和推广,对培养高职院校师生的文化视野、美育知识、工匠精神和劳动意识有重要作用。以雅安国家级“非遗”文化荥经黑砂校园传承为例,探索实践高职院校“非遗”文化育人,高职院校美育课程改革、劳动精神培养,丰富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和劳动教
其他文献
摘 要: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进入新时代,实力爱国的青年学子更应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因此,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塑造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更应立足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寻求契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从而真正培养符合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形式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我国已进入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更需要具有渊博知识和扎实专业技能,思想意识超前、创造力强、有远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基于此,结合高校现有人才培养资源禀赋,在经管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理论分析基础上,着力从培养目标确立,培养平台构建,培养实施方案及培养效果检验等方面研究构建一个可复制、可推广、适合高校“嵌入”第三方评估项目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第三方评估项目;经管
摘 要:新形势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了更深层次的变化,职业教育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是新时代“三教”改革背景下的重大课题。文章以课程建设为主抓手,从职业院校课程建设设计原则、课程建设研究内容及着力点、课程建设实现路径三方面探寻学生、教师如何实现工作工程系统化的重构;以课程建设目标、视角、内容为考量点,着力打造具备学习持续度、学习深度、学习满意度的开放课程生态系统课程内容,旨在持续
摘 要: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场所之一,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为更好地实现新时代下的育人要求,应强化立德树人理念,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建设等教育教学改革。但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需采取有效措施克服这些问题,更好地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文章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例,介绍了该门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所做的尝试,以期能够给其他课程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课程思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