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汕A(B)、丛广41A(B)原种提纯总结

来源 :杂交水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ng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结了三系杂交稻亲本D汕A(B)和丛广41A(B)的原种提纯工作。1989-1993年,采用“一选三圃”法提纯D汕A(B),D汕A(B)纯度分别从99.8%和99.98%提高到99.98%和99.997%;1994年至今,采用“一选二圃法”对丛广41A(B)提纯,其纯度分别由96.54%和99.9%提高到99.9%和99.99%;均达到了国家和广东省制定的质量标准。
其他文献
2002年江苏仪征市以Ⅱ优084为供试组合,进行了杂交中籼机插秧栽培应用试验.结果初步表明,Ⅱ优084及与其生育特性相当的杂交中籼组合在当地采取机插秧是可行的,适应于冬闲田及
汕优99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三系中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2001年引入梅州市试种,表现熟期适宜,丰产性和农艺性状较好,适应性广,米质较优,抗性较好.其抛栽高产技术是:适
采用电化学方法聚合了L-赖氨酸,制备成聚L-赖氨酸修饰玻碳电极,并研究了甲基对硫磷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聚L-赖氨酸对甲基对硫磷的检测有明显的增敏效果.在
分析和讨论了分布式电源基接入不同网络模型之后对其潮流计算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对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节点的处理方法,实现了多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后的计算。完成了IEEE33节点
用100个Operon引物,对两优培九及其双亲之间的多态性进行扩增RAPD分析,发现OPN9等4个引物能显示稳定的多态性.用OPN9对人为混有培矮64S的两优培九种子样本进行纯度鉴定,结果
阐述了制约我国杂交水稻制种工作的主要问题,即基地不稳,杂交组合的同质化和科技投入不足等.对如何加快优质高产组合的应用,提高种子质量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出了商榷意见,认
高校学生干部是使学校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骨干力量,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也可能是各行业未来的潜在的干部队伍.如何客观科学评选学生干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传统
根据国家教育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英语教学的方式过于抽象和理论化,学生很多时候只学会了知识的表面现象,而不能理解英语
通过微分模型,对一类对染病者进行隔离的SIQR模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SIQR传染病模型基本再生数R_0,得到了SIQS模型的无病平衡点以及地方平衡点;证明了无病平衡点总是存在的,且
谈谈我个人对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几点看法:1.英语专业办学理念要与时俱进,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都要加大改革力度。现在英语专业如雨后春笋,各校纷纷设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