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项目化任务单教学及评价体系

来源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wil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工基础》这门课采用项目化任务单教学后,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同时在进行“项目化任务单教学改革时,要建立以学生技能为导向的多元化多途径评价体系,使教学评价的目的、评价类型和评价方法都能促使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电工基础;项目化;任务单;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TM1-4
  《电工基础》是机电类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以实验为主,在实验中,学生能更多地去了解专业理论知识、工作原理等,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还通过实验对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项目化任务单教学法实质上是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力,让学生通过承担和完成某个具体的项目来掌握学习方法和专业技能。在《电工基础》课程中开展项目化任务单教学法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团结协作等综合能力有很大益处。
  1 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
  在近几年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热潮中,各个专业的课程都在进行尝试和实践,但由于整体招生人数尤其是生源质量的下降,导致职业学校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仍然感觉很吃力。尽管教师在教学中一再降低难度,但学生还是感觉电工电子类课程难学,并且对电工缺乏兴趣。摆在面前的现状和问题有:(1)理论课传统化教学难以实行。学生在上理论课时,除了实验教具,其他的用不上,学生不愿意听,相比枯燥的书本和看不懂的多媒体课件外,他们更钟情于手机上的游戏;(2)实验课教学难以有效开展。实验课上,学生看到电工元器件很好奇,但因为不懂结构和原理,所以无法跟上实验的进程,如在讲述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学习时,虽然知道这些知识和能力对于一个电工来说有用,但不知道如何去学?更不能很好的利用实验课来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因此,现在的实验课教学也应该重新进行调整,对学生实验的总结和评价应该重新构建;(3)职校学生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单亲家庭,而且来上职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属于农村留守少年、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他们的性格、爱好、兴趣等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为性格怪癖、个性明显、不合群、不爱学习、贪恋网络、大手花钱等。因此,他们对于学习则是抱着一种很无所谓的态度,混完一个中专文凭了事。对待这个特殊的群体,我们更应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材施教,让电工电子类专业课教学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
  2 《电工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方法和步骤
  在利用项目化任务单对《电工基础》课程进行教学实践时,通常是将课程分为电工基础知识、家庭照明电路安装与实践、电气线路控制等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分为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操作训练、专业技能操作训练等若干环节进行教学,大致时间安排为:电工基础知识模块用30课时左右完成,主要讲述电路基础知识、安全用电常识、急救知识、常用电路元器件、万用表的使用等知识和技能;再用16课时左右时间来完成家庭供配电安装、照明电路安装等知识和技能;最后用50课时左右时间完成对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要求学生学会看懂电气原理图、能按照要求接线并调试完成。每个模块实验结束后,由电工教研组老师集中命题进行最终测试。整个教学评定采取“过程评定”的原则,即:“出勤率+实验成功率+创新实验能力+最终考核成绩”等几部分组成,综合考核后,才给予学生相应的学分。
  3 《电工基础》课程评价体系的原则
  在构建《电工基础》课程的评价体系时,经过教研组讨论后,形成了统一的评价原则,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3.1 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化发展,重视学生的纵向发展
  在评价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在学生刚接触电工类课程的学习时,进行摸底考核或测试(考核结果不公开),待学期结束终评后,再对学生的纵向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如果该学生在几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也可以认定为及格或优良成绩。
  职校学生是一群具有特殊智力倾向的群体。他们对专业实践的兴趣很高,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一般比理论课和文化课的教学效率好。既然如此,从学生发展观出发,我们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换一种评价的价值取向,例如,从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理念的评价取向换为人格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的主旨是从游离于中职学生的发展之外回归到对中职学生自身的关注,也就是说从知识技能型评价的成功换为职业发展评价的成功,从重视社会价值换为既重视社会价值更重视个人的价值等。
  3.2 专业可操作性原则
  在学生的学科乃至于学业评定体系中,一定要让学生对电工类课程的专业可操作性进行考评,如:学电工类课程的学生至少要懂得万用表的使用、电动机的起保停电路等知识。这样对学生以后就业在电工电子行业也奠定了基础,否则对学校和专业的声誉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3.3 评价要趋向于多元化、企业化原则
  在评价内容上,要趋向于多元化,提倡以“学生参与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终评、企业认可”等模式和环节进行,学生在多元化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中,能感觉到评价的重点和中心,分析出对自身发展重要的能力等内容和方面。更能让学生关心专业、关心企業、关心社会,提高了学生对电工专业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
  4 电工学科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
  根据当前中职教育的发展和变化,要求建立以学生为本,重发展过程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教学过程要针对学生就业方向所需的技能进行教学,并且根据本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情况和对专业知识的接入能力的不相同以及电子、机电、计算机、汽修、制冷各专业区别对待。以教材为纲,对理论知识和实操内容进行删减和增添,为后续专业课和职业技能证书考试打下坚实基础。如表1。
  表1 《电工基础》课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
  5 “模块化”教学实施效果
  在通过两个学期的模块化教学实践后,我们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模块化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电工基础每个模块实际操作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少讲理论,针对技能训练点进行教学,直接讲实际操作,做示范,学生跟着做,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讲解和纠正指导。学生的注意力不易分散,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饶爱鹏.高职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08).
  [2]张润彬.中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职业技术,2008(09).
  [3]陈斌,邱红.电力类专业数学模块化教学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作者简介:李建中(1967-),男,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教学与教研。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海门 226100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种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然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已经无法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安全中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日益严重。本文简单概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进而分析了网络安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最后论述了目前先进的
研究"巴莱多定律"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要通过分析和讨论找出脊柱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重点事件"和"重点人物",即"巴莱多定律"中的20%,使护理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关键环
信息时代的来临,预示着信息化技术及电子科技的发展已达到空前的状态,适应信息化技术及电子科技的发展电化教育应运而生,也是教育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发展必然趋势,而随着电
进入新世纪,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方向。CAD/CAM技术的推广和成熟使用,为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带来前所未有的思维模式和解决方案。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数控技术专业紧跟这一趋势,开设了CAXA制造工程师课程。这一课程,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国产的CAD/CAM软件———CAXA制造工程师的各项图标功能、造型方法和操作技巧。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数控技术专业开设这门课程
在当今我们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下,通讯系统的发展显得尤为明显,而在通讯系统中,智能的无线通信就至关重要。在本文中,我们首先阐释了什么是通信网络,在通信网络中有无线通信和有线
2012年8月内蒙古图书馆实施了"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试点建设。本文通过对该项工程的概况介绍、站点建设、资源平台、组织培训、运行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阐述了内蒙古图书馆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其在嵌入式网络安全、智能网络终端设备以及手持移动设备等方向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第一部分概述了嵌入式系统处理器以及LINUX操作系统,第二部分是基
以SSCI收录中国基金论文为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多重基金资助状况进行分析,构建了多重资助加权网络,计算了该网络的整体属性,对其网络特征进行了分析
摘要随着口译职业的发展,如何加强口译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提供让客户满意的口译服务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回顾了口译职业的发展,对中国口译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口译教学中提高口译职业道德意识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加强口译员的职业道德意识。  中图分类号:B822.9文献标识码:A    1 口译职业的发展  口译是随着人类各民族相互交流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鲍刚,2005:1)。由于历史资料的欠缺,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