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胃癌靶向纳米疫苗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a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胃癌特异性多肽抗原MG7为靶点,CpG寡核脱氧核苷酸为佐剂研制胃癌特异性纳米疫苗,并观察其对小鼠的免疫效能及其作用.方法 人工合成胃癌MG7-抗原(MG7-Ag)的模拟表位多肽,用磁力超声法将其与新型免疫佐剂CpG共包封于纳米乳剂中,通过透析纯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其包封效率.所制备纳米疫苗免疫健康BALB/C小鼠,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抗MG7抗体的效价;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测定小鼠脾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分型.同时,用表达MG7-Ag的小鼠艾氏腹水瘤细胞对免疫小鼠进行肿瘤攻击,观察疫苗对小鼠的保护作用;对成瘤小鼠进行疫苗治疗,观察疫苗的抑瘤率.结果 成功制备了胃癌特异性MG7-Ag的纳米疫苗,并具有较好的包封率和较高的稳定性,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MG7抗体,ELISPOT检测共包封组与对照组相比分泌干扰素(IFN)-γ的活性细胞明显增高,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主要活性细胞为CD4+淋巴细胞.抑瘤实验结果共包封疫苗组肿瘤抑瘤率达82.5%,较对照组(1.8%)显著增高.结论 所制备的MG7抗原肽与佐剂共包封纳米疫苗可以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并具有一定保护和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弹性BP神经网络在时间序列资料分析中的应用,建立结核病发病率的预测模型. [方法]利用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于1993~2003年登记的结核病发病率时间序列资料,以双曲正切
近10年来,笔者应用大黄虫丸治疗恶性肿瘤,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病人的免疫机能、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均有显著的提高.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骨髓中的一群非造血干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外不同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骨细胞、神经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细胞.骨髓间充质干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和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d,CAM)技术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7例下颌骨肿瘤切除后患者行血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二甲磺酸乙烷(EDS)对成年大鼠Leydig细胞的杀伤效应,确定EDS的最佳剂量。方法6个月龄SD成年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EDS处理组、溶酶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梗塞及心绞痛病人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变化.方法:137例研究对象分成冠心病组(66例)和正常对照组(71例),采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并进行比较.结
本文就我院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1年 1月作过同步录像脑电图 (Video EEG)监测的 181例发作性疾病的病例中 ,有136例显示样放电 ,现将其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监测对
1 临床病例患者,男性,14岁.主因阵发性呼吸困难8个月,加重伴双下肢浮肿16 d于1999年10月21日急诊入院.患者7岁诊断为单纯性肥胖,体重逐年增加,1999年3月出现劳累性呼吸困难,
目的研究抑制人肝癌细胞 MHCC97-H 中黏着斑激酶(FAK)表达对细胞黏附、侵袭和骨架重塑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 FAK siRNA 至 MHCC97-H 细胞内。Western blot 法检测RNA
目的 评价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及多位点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两种分型方法在西藏地区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西藏地区结核分枝杆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