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谢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u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麻醉学杂志》是传播我国麻醉学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麻醉学界面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稿件审理一直坚持“专家指导、公平公正、质量第一、学术至上”的工作原则。在2012年中,审稿的专家队伍以编委为主体,由200多位具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全国麻醉学界专家组成,这支高水平的审稿队伍对《中华麻醉学杂志》保持学术权威性和领先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各位审稿专家的无私奉献,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氨基胍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50 ~ 29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损伤组(Ⅰ组)和氨基胍组(AG组).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AG组于缺血6h时腹腔注射氨基胍100 mg/kg,Ⅰ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氨基胍给药后3h开胸取心脏.采用TUNEL法测
目的 评价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自噬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5只,体重420~4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9):对照组(Con组)、脊髓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预处理组(Sevo组)、特异性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组(3-MA组)和3-MA+七氟醚预处理组(3-MA+ Sevo组).I/R组胸主动脉球囊阻断+体循环低血压制备大鼠脊髓缺血再灌
中国科沸所属全国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的代表性刊群。为加强科技道德规范,促进科研诚信,维护学术活动的严肃性和声誉,营造学术期刊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我国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期刊编辑出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保障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我们郑重发表联合声明。
期刊
患儿,男性,7岁,身高120 cm,体重59 kg,体重指数40.9kg/m2.1年前在本院经基因学检查确诊为Prader-Willi综合征.本次主诉夜间睡眠喘憋2年.检查发现"双侧扁桃体Ⅲ°肿大,腺样体增生",拟在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有明显的脾气暴躁和食欲亢进,四肢肌张力基本正常.气道评估为困难气道(颈部短粗,体重指数> 40 kg/m2,Mallampati分级Ⅲ级).多导睡眠呼吸
期刊
目的 比较鼻咽通气道-面罩和喉罩自主呼吸下丙泊酚-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全麻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效果.方法 择期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患儿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2组(n=36):鼻咽通气道-面罩组(M组)和喉罩组(L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0 mg/kg和芬太尼2.0μg/kg,保留自主呼吸,意识消失后扣上面罩,吸入2 L/min氧气和3%七氟醚,BIS值50 ~ 60时,L组置入2号喉
目的 评价氨茶碱对瑞芬太尼诱发兔离体心脏负性变频作用时单相动作电位(MAP)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成年家兔18只,体重2.0~ 2.5 kg,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K-H液平衡灌注15 min,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对照组(C组)继续灌注37℃K-H液60 min;瑞芬太尼组(R组)灌注含12 ng/ml瑞芬太尼的K-H液60 min;瑞芬太尼+氨茶碱组(RA
目的 探讨切口痛大鼠胃体胃动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84只,6~8周龄,体重180 ~ 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42):生理盐水组(NS组)和切口痛组(P组).P组行右足跖肌切口以制备切口病模型.2组随机取6只大鼠,于术前24 h(To)、术后1 h(T1)、6 h(T2)、24 h(T3)、48 h(T4)、72 h(T5)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
目的 探讨肺复张后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肥胖患者腹腔镜术中呼吸力学和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 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3例,年龄42 ~ 64岁,ASA分级Ⅱ或Ⅲ级,BMI 30~ 40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21),PEEP0组:肺复张后不给予PEEP; PEEP5组:肺复张后给予PEEP 5 cm H2O;PEEP10组:肺复张后给予PEEP 10 cm H2O.
目的 评价乳酸清除率评估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效果的可靠性.方法 严重脓毒症患者142例,年龄28 ~ 87岁,性别不限.入ICU后静脉输注等渗晶体液,使患者6h内CVP≥8mmHg、MAP≥65 mmHg、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尿量≥0.5 ml·kg-1 ·h-1行液体复苏治疗.按液体复苏治疗结局分为2组: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于液体复苏前即刻、液体复苏后6、12和24
目的 评价异丙酚对IL-1β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通透性增高的影响.方法 原代分离培养HUVECs并用免疫磁珠法进行纯化.免疫荧光法检测内皮细胞VE-钙粘素的表达.使用Transwell系统检测HUVECs单层通透性,以每孔2× 105个内皮细胞接种于12孔Transwell系统嵌套膜上层,待生长至汇合后3d时以两种方式干预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6组(n=36):对照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