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的探索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guisheng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特别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给许多普通高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如何在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背景下实现转型与提升,成为了普通高校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武汉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为研究对象展开案例研究,探寻普通高校“应用技术”转型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 现状 案例 特点 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F233;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244-02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目标的推进以及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作为一种办学理念不断受到推崇。在概念上,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与普通大学并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和面向工作生活的高等教育类型,其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特别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无疑给许多普通高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到底该如何发展?怎样在应用型与技术型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的突破创新?这应该是许多学校必须思考的问题。武汉商学院作为一所升格不久的本科高校,也正经历着转型“阵痛”,在转型提升的过程中取得了成绩,也有着需要进一步思考之处。在此,笔者选取武汉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案例研究,期望能从中找到普通高校“应用技术”转型的实现路径。
  二、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国家陆续将职业性院校合并为应用技术大学,形成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格局。如1976年德国颁布《高等教育总纲法》,明确了应用技术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法定地位。1998年为消除国际社会对应用技术大学的误解,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通过决议,将应用技术大学的英文名称统一为应用科学大学(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随后奥地利,荷兰,瑞士等国陆续使用了这个英文国际名称。2013年,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注册在校生共82.8万人,约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3。除德国外,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同样非常迅速,通过合理设置专业,注重技术和职业培训,制度设计的创新,在2010年应用技术大学的数量就高达20所。而瑞士则连续六年蝉联全球职业教育最具竞争力之首,其高等教育实行双轨制,应用技术大学占全国大学总数的2/3以上。据瑞士苏黎世大学的Uschi Backes-Gellner 和Regula Geel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瑞士,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初次就业的薪金待遇都普遍偏高于学术型院校的毕业生,工作后的失业率也明显低于后者,应用技术型人才在职场竞争的优势明显高于学术型人才。
  我国从整体上看,目前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还处于理论探讨和总结,国外经验借鉴和实践探索的阶段,才刚刚起步,没有成熟的经验。很多学者基于英国,奥地利等国外的经验,开始探讨着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研究着学校定位,培养目标,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等。随着2013年以来教育部组织开展的“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的深化,应用技术大学名称已经被普遍采用,其内涵也基本达成共识,应用技术大学主要从事技术教育,开展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所以,应用技术大学是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色,技术特色非常明显的大学,每一所应用技术大学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地域经济发展和行业的实际需要,结合自己的办学特长,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去寻找属于自己新的特色发展道路。国内外的经验,模式不能照搬。应该在借鉴的基础上寻找创新。
  三、案例背景
  武汉商学院是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在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基础上建立的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第一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校园占地面积1026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全日制办学规模一万余人,学校设有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机电工程与汽车服务学院等11个教学院系部。开办有酒店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汽车服务工程等10个本科专业和方向,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联合开办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开办旅游管理、汽车服务专科教育项目。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则创建于1986年,学院下设3个教研室,1个实践管理室,1个研究所,建设有国家级实训中心1个,校内实训室12个,校外实习基地35个,现已形成从专科生到本科生,从成人教育到全日制教育、从学历教育到职业资格培训的较为完备的应用技术大学教育体系。
  四、武汉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在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中的特点
  1.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上有着明确的目标,即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在学院目标的指导下,在“工学结合”与“产学结合”的基础上,创新形成了“循行导教2AB”人才培养模式,“循行”即是基于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遵循行业职业发展及员工成长规律,“导教”则是按照“循行”的内容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取、教学过程实施与教学效果评价。以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班为例,在第一、二学年完成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一线部门的管理课程的学习;在第三学年上学期完成不少于6个月的教学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岗位为前厅、客房、餐厅、商务中心等部门的一线岗位,并获取实习酒店实习证书;第三学年下学期至第四学年上学期完成职能管理部门管理课程、综合战略管理课程、拓展管理课程,并获取酒店职业资格证书;第四学年下学期要求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同时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和专业技能特长,完成毕业实习,同时获取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证书。通过“循行导教2AB”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在加深专业理论认知的基础上能更好地将其作用于实践,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能了解到今后就业的相关信息,帮助学生确立就业方向、开阔眼界,学院学生的就业率由此达到了100%。   2.创新课堂教学理念。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旅游与酒店学院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设了酒店前厅客服管理、酒店设计规划、导游业务、模拟导游等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以及诸如职业素质修炼、商务沟通、礼仪服务与训练等实践性极强的素质拓展课程,在课程讲授时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增加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校内课程的讲授依托学院导游模拟实训室、餐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会展实训室等硬件条件,让学生可以真实地模拟工作场景,感受工作环境。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也会将课堂搬进景区、搬进酒店,如将旅游管理专业“模拟导游”课程的考试搬进黄鹤楼、东湖、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等武汉知名旅游景区;将航空服务专业“民航概论”课程的课堂讲授搬至武汉天河机场;将酒店管理专业的部分课程讲授搬至武汉光明万丽酒店等武汉知名酒店。通过这些举措,使得学生真正学会“技术”,为在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中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升教师实训能力。教师实训能力是开展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的重要环节。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多途径、全方位地提升教师实训能力。第一,在学院开展“导师制”,通过一对一的辅导提升教师的实训能力;第二,学院内部开展实训技能比拼,提升、强化教师技能;第三,聘请企业从业者担任学院部分课程的讲授,避免课程讲授的枯燥,同时使学生获得了更多来自于行业一线的信息和知识;第四,邀请校外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与交流,使教师能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避免闭门造车;第五,鼓励教师走出去,去企业开展最高长达一年的挂职锻炼,在挂职期间不用在学校承担教学任务,好的政策,使教师们能够真正做到沉下心来认真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理念与方法,及时更新自己的认知体系。通过这些方式,让教师实训能力获得了迅速提升,教师技能的提升才能保障学生学到好的、适合社会需求的“技能”,才使其真正的“应用技术”成为可能。
  五、启示
  通过对武汉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进行的案例研究,让笔者认识到如果想要开展好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实现好学校的转型升级,可以从以下着手:第一,明确学校定位,即知晓应用技术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差异,知道自己想要培养的究竟是怎样的人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开办好应用技术型大学;第二,加大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鼓励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创新;第三,学校应提供宽松的政策,采用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师资培训,使得办好应用技术型大学成为可能。
  当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仍存在着不足,如在案例分析中定量分析方法运用有限、分析还可以更为深入具体,这也为笔者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67-74
  [2] 刘海峰,顾永安.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战略改革与人才培养要素转型[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10):11-16
  [3] 张元宝,宋瑾瑜.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对策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17(8):143-146
  (作者单位:武汉商学院旅游经济研究所 湖北武汉 430056)
  (责编:李雪)
其他文献
摘 要: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拉动了社会的进步,有学者提出用软件和数据等新方法能够避免杨小凯先生提出的后发劣势问题。但是,从中美在大数据参与政治的过程中起点相似而发展差异明显这一段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大数据本身不能保证其得到运用。运用大数据需要充分的竞争环境、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强大的舆论监督力量,我们应当警惕重视技术模仿而忽视制度建设,在利用大数据的过程中注重制度因素与
期刊
摘 要:城市的创新能力目前已经成为决定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居民的创新意识和城市的创新环境对城市创新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文章以山西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山西省11个地市的居民创新意识与创新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山西省居民的创新意识较好,但是在创新活动准备水平则略有不足,城市创新环境总体较好,但在城市知名度和企业发展水平方面居民认可度较低,而且山西省各地市创新环境存在一
期刊
摘 要:国家要发展,农业是基础,农业要发展,水源是核心。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我国农业大型水源工程管理,提高我国农业水源管理信息化水平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文章以云南省祥云大型水源工程项目建设信息化应用为例,阐述了农业大型水源工程信息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剖析了云南省祥云大型水源工程项目建设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提升我国农业大型水源管理信息
期刊
摘 要:从资本市场成立以来,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象一直屡禁不止。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件也是层出不穷地发生,这些会计丑闻严重伤害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侵蚀了投资者的利益,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文章根据风险因子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因进行分析,并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防控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风险因子理论 会计舞弊 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830.91
期刊
摘 要:以山东省部分小企业为调查对象,对《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两年来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度较低,执行效果尚未达到预期目标。进一步分析发现,小企业缺乏执行准则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小企业会计准则》本身不够完善、执行约束机制不强等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完善《小企业会计准则》、强化强制执行机制、建立有效监督体系、加强对小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等措施,优化《小企业
期刊
摘 要:政府的组织结构的优化看似简单,其实是相当复杂且与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政府组织结构优化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涉及各方的利益关系。文章研究的县级政府是狭义概念,结合山西省F县分析了县级政府组织结构在职能、机构和职权三个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服务优先,整合归并,清单制度”的县级政府组织结构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结构 政府组织 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经验表明,投资对其建设具有引导与促进作用。按照国家战略部署,上海目前正致力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因此,了解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再加之上海的国际化平台定位,研究投资项中的外商投资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这样的目的出发,文章选取上海市1995—2013年的有关数据,运用VAR模型,从经济环境因素与基础设施因素两个方面展开实证分析,研究不
期刊
摘 要:2015年既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的谋划之年,文章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回顾了“十二五”经济发展之路,分析了延庆应如何在国内经济新常态下,紧紧抓住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功能新定位、新机遇,主动作为、勇于创新,培育可持续发展动力,使延庆走出一条生态、经济、社会民生协同发展之路,为两个百年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关键词:“十二五”经济发展 “十三五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县域农商银行面临经济下行、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等因素的多重挑战,不断冲击县域农商银行传统的经营阵地、市场。面对发展的新常态,县域农商银行亟须推进经营管理转型,应对多重挑战。文章以苍南农商银行为例,通过介绍苍南农商银行支农支小的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实施“小额金融”的战略意义,进一步明确推进“小额金融”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农商银行 支农支小 小额金融 具体建议
期刊
摘 要:文章运用Eviews等相关数据模型对江苏省各主要城市旅游收入与GDP增长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对常州市2005—2013年的旅游收入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纵向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为,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进行比较分析,江苏省各主要城市的旅游收入与GDP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并对江苏省以及常州市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江苏省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