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和巨噬细胞衍生的趋化因子水平测定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qiphil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研究显示,免疫-炎症机制在银屑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β趋化因子家族(又称CC趋化因子)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和巨噬细胞衍生的趋化因子(MDC)能够趋化或激活T细胞,同时也是T细胞分泌和表达的调节因子,了解其在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疾病发生的机制。

其他文献
患者女,55岁.因躯干、四肢散在淡黄、白色萎缩斑片1年就诊.患者4年前曾行子宫肌瘤摘除术,于下腹部正中遗留一15 cm愈合良好的纵行切口,无感染.1年前,无明显诱因,切口愈合处皮肤发白,脱屑,微痒.自涂皮炎平软膏后,脱皮现象减轻.6个月前发现腹部、双前臂、手背、双下肢皮肤出现散在的粟粒至绿豆大淡红色、白色斑丘疹及大小不等的淡黄、白色萎缩性硬化斑片,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逐渐增多,遂来我院就诊.曾患有
期刊
皮肤颜色分级(skin colour categories)由Chardon等于1991年提出,采用国际照明学会(CIE)规定的L*a*b*色度空间测量皮肤颜色的变化[1].这种方法从量化的角度反映肤色空间多位的改变,简单无创,因而在皮肤光生物学研究、皮肤色素研究以及化妆品功效研究等许多领域内具有应用价值[2].我们于2004年4-5月间采用上述经典分级方法,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个城市的40
期刊
患儿男,54 d.全身红斑脱屑40 d.出生后10 d臀部出现红斑,渐累及股部、背部.皮疹初起干燥,伴小片脱屑,脱屑后局部色红.随后于四肢、胸腹、头面出现类似皮疹.外用药膏后暂时缓解.至今已反复脱屑3次.发病以来偶有发热,口腔无溃疡.食欲、二便及体质量均正常.否认家族中类似病史或鱼鳞病、银屑病史.患儿为头胎足月顺产,母亲妊娠期间及产后无用药史.父母非近亲结婚。
期刊
儿童皮肤念珠菌病十分常见,根据临床表现以及真菌学检查诊断不困难,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将皮肤念珠菌感染误诊为尿布皮炎或痱子,治疗不当导致病情加重者却不少见.为此,我们针对其发病因素、诊断与治疗进行研究,以便对临床实践有所借鉴。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核因子-kB(NF—kB)和c—myc在尖锐湿疣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尖锐湿疣50例,确定为HPV 6/11阳性: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50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和25例正常人皮肤(包皮)中NF—kB和c—myc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①与正常人皮肤对照组相比,尖锐湿疣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中NF—kB和c—myc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增强(前者U=6.28
期刊
患者女,43岁,为掌跖角皮症先证者.于2005年3月来本院就诊.患者出生后7 d即全身皮肤出现潮红、脱屑,一直持续不退。
期刊
患儿女,10岁.因头顶部皮肤间断性溢血8个月于2004年10月到我科就诊.8个月前患儿头部被砖头砸伤,当时头皮无破损,未进行特殊处理;此后头顶部头皮间断性出血,多为白天活动后发生,发作时无任何不适,为弥漫性点滴状鲜红色出血,量多时可沿头发流下,每次发作持续10余秒后可自行停止,头皮表面及头发上形成凝血痂.既往体健,月经未初潮.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患儿爬楼梯运动后,可见头顶部头皮出血
期刊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蛋白质组学研究能够动态、整体、定量地考察皮肤各种生理、病理发生过程中蛋白质种类、数量的改变,有助于研究者探讨皮肤病发病机理,寻找皮肤病诊断和预后的特异性标志,以及药物治疗的靶标.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皮肤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始阶段。
期刊
我们于2004年5-10月,外用新疆新时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复方卡力孜然酊(商品名维阿露)治疗局限型和散发型白癜风4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