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诗里的植物第三学段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lang7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美丽芬芳的花
  花儿是大地的精灵,轻盈、美丽。它们匍匐泥土,它们站立枝头,它们迎风招展,它们润雨绽放,它们倾吐芬芳,它们孕育甜蜜,有了花儿的装点,世界就有了颜色和香味。
  《花》·杨唤
  丁零零,丁零零/铃兰花摇响一串串小铃子/呜啦啦,呜啦啦/牵牛花吹起一只只小喇叭/有细雨给漂亮的百合花洗脸/有微风给白发的蒲公英理发/有夜莺为红玫瑰歌唱/有太阳跟康乃馨亲热的谈话/有蜜蜂介绍花朵和花朵结婚/花的家族,最美也最大//花,是人们最好的朋友/花,去访问学校、病院/和每一个幸福温暖的家/花,把香气散满了这世界/花,开在中国、日本、美国和西班牙
  在大地上,生长着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花儿,它们不分国界,不分地点,热烈地开放着,为人类带来幸福和温馨。
  《一朵花是一个家》·金波
  一朵花是一个家/舒适而美丽/永远飘散着一种香味/如母亲的气息//家里常常有客人来采访/有蝴蝶,有蜜蜂/留下一首歌/留下一个梦/梦见一个硕大的果实/唱着歌谣,挂在枝头//一朵花是一个家/这个家,很富有
  一朵朵花儿,是一个个家,这个家芬芳四溢,这个家宾客蜂拥,这个家富有甜蜜,这个家温暖美好,这个家总是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二、 弱小坚强的草
  草,卑微弱小,却以顽强的生命力葱绿世界。高山顶,悬崖边,石缝里,溪沟旁,到处都有它的身影。它无处不在,不屈不挠;它默默无闻,朴实无华;它不与树木比高底,不与鲜花争艳丽。它用精神鼓舞人间,它用生命回报大地。
  《草》·谢武彰
  泥土里的/小草,在夜里/都不休息/努力地向上钻//到了早晨/啊/终于钻出了泥土/舒了一口气/小草们的/汗珠,亮晶晶的/在阳光下//风,拿着大毛巾/轻轻地帮小草/把汗擦干
  这是怎样的小草,坚韧、执著、努力向上,为着心中长大的梦想,日以继夜,通宵达旦。不睡不眠又有什么?汗流浃背又有什么?冲出黑暗,拥抱阳光,才是它不懈的追求。
  《小草的歌》·琳通公主(泰国)
  像稻苗一样碧绿/小草/你是那样柔嫩美丽/当微风徐徐吹过/我愿轻轻地唱着歌/来到你身边小憩/和你在一起/我将永远,永远充满乐趣//像稻苗一样碧绿/小草/你是那样柔嫩美丽/吮吸着滴滴清新的露水/我可爱的小牛/你喜欢它吗/我可爱的野兔/你也喜欢它吗/是的,是的/像稻苗一样碧绿的小草啊/我永远永远不离开你
  小草,稻苗一样碧绿,却又是那么柔嫩美丽。它那随风起伏的样子,它那清露点缀的样子,那么灵动、那么可爱,有了它,我的心会多许多的欣喜,有了它,世界也会变得碧绿。
  三、 高大俊伟的树
  树,高大挺拔,像一位巨人,像一把大伞,像一个歌台。它芬芳着我们的空气,它清凉着我们的生活,它葱茏着我们的世界,它生长着我们的梦想。
  《树》·张秋生
  森林里被锯掉一棵树/熊就在它的画册上/画下一棵树/森林被锯掉两棵树/熊就在它的画册上/画下两棵树……//熊时常翻开画册,对它已经/不再存在的朋友说/要是你们还在/这世界该有多好
  每每读到这样的诗,我们的心会一阵阵揪紧,面对树木被砍伐,森林遭涂炭,我们会有许多的悲愤。作者通过熊所表达出来的对树朋友的怀念,那种慨叹和心痛的情感,具有震撼的力量。
  《两棵树》·雪野
  在小院/我种下两棵树//春天里/它们像一对朋友/亲切地交谈/热烈地拥抱//秋天里/又像最亲密的朋友/也常会有吵闹//整个冬天/风儿在它们之间劝说/仍不见如冰融化的情形//妈妈对我说/真正的朋友/都有争执的时候/就像小树/冷静后/又将在春日里伸出双手
  这两棵树分明就是一对朋友,因为友谊,他们会有交谈,会有拥抱;因为嫌隙,会有分歧,会有吵闹,真正的朋友,不是为了迎合对方而放弃自我。风雨之后见彩虹,患难之中见朋友,是真朋友一定会天长地久。
  《五个杈丫的小树》·邱易东
  我的两只手/真像两棵树/两棵长着五个杈丫的小树//阳光下/我高高地举起这两棵小树/伸开所有的枝丫/希望能够看到/真正的树叶/真正的果子//可是只是看到——远处/蓝天、白云、大地和路/于是我在手背和手掌上/画上茂密的绿树叶/画上熟透的红果子/还画上/飞来的小鸟把双手比作树,这棵树是一棵精神树。主人公表达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用双手创造更加美好未来的愿望。
  围绕树、树林、树叶、树枝、树干、树根、年轮等说一句话,如:“树是一把大伞,在夏天,撑起一片阴凉。”“一片葱茏的树林,一架绿色的竖琴,风细长的手指,拨响春天的乐音。”“年轮是一本成长日记,每一圈,都画着长大的梦。”
  欣赏歌曲《好大一棵树》,说说听了之后的感想。
  以“树”为主题,自己选择一个或几个角度,写一首或几首诗。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在我的习作评讲课中,一直在尝试着“习作自能评改”的教学方法,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互评互改,是融教师示范评改、学生自我评改、同学相互评改、师批生改为一体,学生通过“习作→评价→修改→再评价→再修改……”的多次信息反馈,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强化学习动机的一种习作评改的方法。根据不同年级,我会分别采用“三读三改法”和“三遍法”。  “三读三改法”操作流程是:
期刊
一、 利用简笔画想象习作  利用简笔画想象习作时,教师可以出示图画,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生活体验,发挥想象,多角度选材,猜想“图画背后”的故事;教师也可以同时展示几幅图画,让学生品味画面,立足生活,生发联想,体会言语情境,触发写作灵感。例如,教师在黑板上画了喜、怒、哀、乐四幅简笔画,顿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你一言我一语,猜想每一种表情后面的故事,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自定故事情节,情真意
期刊
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都以主题组织单元,把3—4篇有着相同主题的课文放在一个单元里,有利于教师树立整体教学的观念,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要想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语文教师就要弄清楚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树立整体教学的观念。  一、 单元导读,激发阅读兴趣  在学习一单元课文前,教师应该花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单元导读”,作为上好一单元中课文的“入门课”。教师带领学生到“单元”里去接触语言文字,
期刊
一、 谈话导入,引起共鸣  谈话导入是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式,就是师生用说话的形式交流感情、发表意见的导入方法。谈话导入能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和蔼的神情,循循善诱的启发引导、轻松的谈话,营造了温馨的“学习场”,调动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的感情得到很好的沟通。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  师:上课之前,老师先唱支歌给同学们听一听。(师唱
期刊
教学主线的设计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好的“功课”,抓住了教学主线,就抓住了文本结构网络中的主脉,也就了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思路。下面结合苏教版三上《金子》一文教学主线的设计过程,谈谈我的做法。  读过几遍课文后,我很快确定了“一明一暗”两条相互交融的教学主线,即以“五年以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为落脚点,紧扣“梦想”,以“彼得的梦想是什么?”“ 彼得的梦想实现了吗?”“彼得是怎样实
期刊
苏教版六上《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语言平白且富有情趣。教学这篇课文,我决定把学习课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课文中出现的几种大自然文字,引导他们去揣摩文章语言,发现课文中的亮点,通过交流品读,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  课始,我用一首诗《春江晚景》导入本课,让学生猜一猜,从这首诗中的哪些景物看出春天来了?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揭示课题。  课前预
期刊
一、 视频播放,激情导入  1. (播放录像)课前我们欣赏了黄山的美景。(板书:黄山)黄山可是“天下第一奇山”,哪个字突出了黄山的特点?(“奇”)这里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特、奇妙、神奇)  2. 黄山可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看“誉”字由哪两个字组成?(“兴”和“言”)对啊,“誉”就是高兴地说,去夸赞,有称赞、赞美的意思。谁来再赞美赞美?  3. (引读)黄山的“奇”就奇在以奇松、怪石、云海
期刊
一、 图片导入  1. 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学生活动的图片,教师配乐简要说明每张图片的内容。  2. 光阴似箭,转眼间,丰富多彩的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也即将毕业。齐读课题。即将毕业之际,你最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听着教师动情的话语,回忆着美好的校园生活,学生的心中已经荡起了感情的涟漪,这时让他们适时袒露心声,更容易激起全班学生的感情波澜,为课文的学习定好感情基调。 
期刊
活动一、 触摸“音响”  【设计意图】唤醒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很关键。让同学们回想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听到过的“音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大胆地展开想象。  大自然中有丰富多彩的声音,如同天籁一般,激动着我们的耳膜,听——  《小雨点是快乐的音乐家》  小雨点落在路上——哗哗哗哗/小雨点落在树上——啪啦啪啦/小雨点落在河里——唰唰唰唰/小雨点落在伞上——滴滴答答//啦啦啦啦/小雨点是快乐的音乐家  多么调
期刊
一、 听写生字,设疑激趣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鸟,它的名字叫——  生:(齐)丹顶鹤。  师:请小朋友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把它的名字写到黑板上。“丹”要注意笔顺,先写撇、横折钩点,再写“横”。“顶”和“鹤”都属于左窄右宽的字,左边的偏旁略微收紧一些。  师:课文的生字新词掌握了吗?  生:掌握了。  师:老师来检查一下。请小朋友们拿出听写本——【生听写:yáo( )远 yǐ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