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yhugjkg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的预后因素。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同一团队完成的35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2例,女性147例,中位年龄63岁(范围:23~82岁)。以术后0~1 d血清淀粉酶120 U/L为界,将患者分为高淀粉酶血症组和非高淀粉酶血症组。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的预后因素。

结果

359例患者中,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238例(66.3%)。高淀粉酶血症组患者的临床相关胰瘘(CR-POPF)(15.1%比2.5%;χ2=13.249,P<0.01)、中重度出血(8.8%比2.5%;χ2=5.176,P<0.01)、腹腔感染(9.2%比3.3%;χ2=4.210,P=0.04)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淀粉酶血症组。高淀粉酶血症组患者并发症严重程度(CD分级≥Ⅲ级:11.3%比4.1%;χ2=5.139,P=0.023)和术后住院时间(11 d比9 d,P=0.001)亦高于非高淀粉酶血症组。对高淀粉酶血症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主胰管直径≤3 mm(OR=4.469,95%CI:2.563~7.793,P<0.01)、病理学类型为胰腺癌或胰腺炎(OR=0.230,95%CI:0.122~0.436,P<0.01)及胰腺质软(OR=3.297,95%CI:1.930~5.635,P<0.01)是高淀粉酶血症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增加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主胰管较细、胰腺质软及病理学类型为胰腺癌或胰腺炎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独立预后因素。

其他文献
肝部分切除术仍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年来大量体内及体外试验研究了促进术后肝脏再生以预防小肝综合征和肝功能衰竭发生的方法。但多项研究结果表明,肝切除术后肝再生过程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从而激活隐匿性微小病灶导致肿瘤复发,肝再生的三个阶段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因子及基因均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肝癌的形成、迁移、浸润和复发。如何权衡促进术后肝脏再生和抑制肿瘤复发成为肝脏外科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
选择恰当的出血控制技术和确定断肝平面是肝切除手术的核心技术环节,不仅关系到手术的顺利实施,更能够影响患者的预后。预先控制拟切除肝脏的血管,用防止出血的风险预先控制理念代替术中止血的传统理念能够有效控制肝切除术中出血。综合应用缺血线引导、术中超声定位技术、目标肝段门静脉染色技术、荧光染色技术、循肝静脉技术及三维可视化技术有助于在术中准确判定拟切除肝脏边界并引导手术断肝平面。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中央型肝肿瘤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的40例中央型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59.5±14.5)岁(范围:15~71岁)。其中原发性肝癌26例(肝细胞癌24例、胆管细胞癌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8例,转移性肝癌1例,肝细胞腺瘤5例。肿瘤最大径(6.2±2.9)cm(
抗菌药物规范化应用在胆道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组织相关专家,在国内外相应指南和共识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胆道感染特点,采用问题导向的方式,对胆道外科感染分级、标本检验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停药指征、耐药菌感染及特殊情况下的药物使用策略等问题提出了推荐意见,以便在遵循细菌学和耐药监测信息的前提下,指
近20年来,无论是应用基础研究的前进与突破、医疗器械的发明和更新,还是微创技术的普及与提高、创新手术方式的开展与争论,抑或是专业诊疗规范的建立及推广,均带给传统的肝脏外科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本团队研究成果,就肝脏外科手术术前评估及手术规划、肝切除技术、腹腔镜和机器人技术在肝脏外科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在肝脏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以及肝脏外科的争议手术——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
期刊
IgG4相关性胆管炎(IgG4-SC)多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以血清学IgG4升高为特点,以胆管壁密集的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为病理特征,以类固醇类激素为首选治疗方案。IgG4-SC与胆管癌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应全面收集病史,关注其他器官受累情况,争取获得病理诊断。对于IgG4-SC,我们既要重视,避免漏诊;同时也应慎重,避免误诊。如果术前不能除外胆道肿瘤,应进行必要的手术探查。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远期效果的预后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腹腔镜左肝切除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0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6例,女性82例,年龄(52.4±11.7)岁(范围:20~80)岁,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范围:24~83个月)。将患者按3∶1随机分为训练组(79例)和验证组(2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