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美文学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tao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将其作为重要的办学方向。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英美文学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更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英美文学;人文素养;培养
  在时代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英美文学教学以及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1.英美文学的教学现状
  英美文学是一部分高等院校的重要课程。大学生通过学习英美文学,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更可以提升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也都能获得显著提升。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英美文化课程也获得相应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开展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但是,在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中,英美文学的教学有众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等院校缺乏对英美文学教学足够的重视。在课程设置方面,将英美文学作为一门选修课,以往的小班讨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大班讲座的形式。其次,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英美文学较之于古代文学以及现代文学,教师在知识储备以及综合素质方面都还有待提升,需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再次,在开展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一直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教师采用填鸭式以及讲座式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严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此以往,学生丧失了对英美文学的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最后,教师在进行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虽然重视传授英美文学作品的文法或者是语言知识,但严重忽视对作品深层次的内涵的挖掘,这也成为阻碍英美文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所以,高等院校要想改变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2.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里要论述的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是指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个性塑造以及道德情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教育水平日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断提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其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挑战,一方面大学生应当适应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另一方面还需要具有国外相关领域的人文知识以及素养。所以,在高校的英美文化课堂中,教师应当积极地向大学生传播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民族习俗等。
  二、英美文学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1.开阔大学生的视野
  英美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英美国家的语言精髓,学生通过对英美国家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可以获得直接的英语语言材料,深切地感受到英美文学所蕴含的无穷魅力,还可以大大地提升英语水平。此外,文学作品往往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以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尤其是某些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更是对国家以及民族的社会现实、风土人情的反映。因此,大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对英美国家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地理、政治等方面有全方位的理解,使视野更加开阔。
  2.提高大学生的品位
  英美文学中,不乏优秀的作者及作品,如莎士比亚、马克·吐温、弥尔顿等。大学生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以及品位,对自我进行不断的完善。此外,文学作品本身具有非常好的教化功能,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大学生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增长智慧,获得心灵上的启迪,净化灵魂,提高情操。与此同时,英美文学中塑造出的众多典型的人物形象,为大学生树立起了良好的榜样,使其具备坚强勇敢、美好善良等优秀品质。例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一作品,便传达出对冒险精神的推崇。
  3.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大学生能灵活、熟练地应用英语知识进行沟通与交流,更需要他们成为综合型、复合型的人才。所以,高等院校应提高对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英美文学作品涉及英美国家的各个方面以及领域的知识。在学习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对西方各国的文化知识有充分了解,另一方面则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大学生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站在中国文化的角度上对西方文化进行审视,从中发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现阶段,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对跨文化人才的需求较大。其中,培养跨文化意识是培养跨文化英语人才的重要一环。
  三、英美文学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措施
  1.提高对英美文学的认识
  现阶段,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功利化的倾向,忽视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所以,高等院校在开展英美文学教学课程的过程中,应当对课程的性质以及宗旨有个重新的认识,意识到英美文学课程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以及文化知识方面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文学审美品位,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显著的提升。
  英美文学教学一方面能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方面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理解英美文学教学的课程性质及目标,不仅让学生掌握英语专业知识,更要引领大学生认真品读文学作品,加深对文学作品文化内涵的理解,让学生在富有创造性的学习以及阅读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以及人文精神。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中,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办学质量的好坏,而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的高低,则会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英美文学专业的教师应当不断地丰富自身,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高等院校应当密切与国外高校学术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为英美文学的专业教学构建更多互动交流的学习平台,提升教学队伍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
  3.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课程内容,严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专业教师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实践,创新英美文学的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英美文学课程,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人文精神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夏庚华.英美文学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140-142.
  [2]于庆焕.浅谈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3(5):69-70,83.
  作者简介:罗燕(1983- ),女,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一体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我国非常流行,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把提高学生的口语及实际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然而当下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教学,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本文主要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
新闻是一种事实的报道,它不可以超脱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而不同的社会存在决定着大众对客观事物的不同认识。在当今新闻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行业中一些人为了提高自身的
在高等教学体系中,以专业为核心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伴随着高等教学体系的调整,武汉学院在逐渐完善以课程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制订了选课和学分相互结合的制度,在教学体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准确的描绘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困境。在这种单向度人的形成过程中,大众传媒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大众传媒都通过特有的方式与
流行文化界有一条不成文规律,日韩抄欧美,亚洲各国抄日韩。这话说起来虽然笼统,不过也体现了一定的流行文化圈食物链。可最近,这条形成已久的食物链,却被一个叫psy的韩国人打破,我
摘 要: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已经被提上了日程,且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越发明显。本文探讨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文化教学的现状,指出了文化教学中所要传授文化的定义、遵循的教学原则以及教学途径。  关键词:语言教学;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  一、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1.语言与文化的亲密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工具,语言与文化是密
提到电视记者,不能不提电视画面,因为它是电视记者,这一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这里强调的“两个画面”,一是大脑画面、二是机械画面,是完成任何一部优秀电视新闻作品所必须具备的
关耀久,号“黑龙斋主”。主攻画龙和孔雀,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中华艺术大家、新时代杰出艺术大师、中国没骨龙画派创始人.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反映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价值观”是学术界对民生新闻的定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普通人的生存问题基本解决,人们不再满足“衣食住
本实验观察了健骨胶囊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1]血清ALp和BG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