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微课开发的基本原则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vfg4gf3f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教学形式,其能够对学科教学内容实现多元化的呈现。语文学科是众多科目的基础性学科,也是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学科之一。将微课运用到语文学科之中,是众多语文教师深入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对微课在教学中的优势作了简要分析,然后结合语文学科的实际,阐述了微课开发的几项基本原则,希望可以对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起到助推作用。
  【关键词】语文学科;微课开发;优势;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微课是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的结合体,其通过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使其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全新的开展渠道。微课开发是进行微课运用的关键,其必须结合课程实际。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其偏文字、重理解的特点使得微课开发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突破文字的限制,发掘其中包含的语文知识,是微课开发所需注意的问题。
  一、微课在语文学科中进行运用的优势
  (一)逻辑化
  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主要可以分为字词辨析、文意理解、阅读、写作等几个方面,不论是哪个方面的教学内容,都没有明确的规律和逻辑,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就以文意理解而言,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的出发点和认知水平的不同,就导致其对文意的理解会出现较大的偏差。不仅如此,语文的课文都是一段又一段的文字表述,其中的逻辑关系是蕴藏在文章内容之中的,若是不深入文章的具体内容,就无法发现这些具体的逻辑关系,也就无法理解文意。微课的出现,可以将文章内容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让学生更加快速准确把握文章的逻辑思维,从而理解文意。
  (二)层次化
  微课内容在某种程度上说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其层次性表现在同一教学内容的微课资源存在逻辑关系的递进,也表现出难度的梯度式增加。鉴于学生的学力水平和认知能力存在不同,因此其自身的语文基础和掌握语文知识的速度也存在区别。所以,通过微课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化区分,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掌握语文知识,不至于让学生一下接受太多语文知识而出现无法消化的情况。
  二、语文学科微课开发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微课虽然可以算作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或是教学手段,但是其在进行开发设计时绝对不应该从教师的视角出发,而应该转向学生,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加强考量,最大程度体现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进行微课开发时,主体性原则的体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全面调研,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行为习惯、学习模式、语文基础等方面作出调查评估,明确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需求。其次,微课的开发设计应该贴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比如小学生普遍存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情况,因此微课的时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最好控制在8分钟左右,这样的时长最利于教学。最后,在微课中,教师应该注意遣词用句,避免让学生产生疏离感,最好使用咱们、你等能够和学生拉近距离的词汇。
  (二)实践性原则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能够用于实践,若是在教学之后,学生只懂理论不会实践,那么教育活动就可以说是失败的。因此,在进行微课的开发设计时,也必须加强对实践性原则的考量。但是,如何突出实践性原则,却是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实践性的体现在于能够让学生主动动手,在一些实际活动中运用语文知识。基于这一认知,就可以在微课设计中加入一些实践性的环节。比如,在对《匆匆》一课进行微课开发设计时,其主要内容是对时光匆匆的描述,因此在微课中教师就可以插入关于四季交替、时光流转的小视频,加深学生对匆匆二字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在微课中插入一些关于景物变化的图片,让学生用简单的句子对其进行描述,并运用文章中出现过的句式或是词语。这样的微课设计就突出了实践性的原则,能够让学生动手实践,加强教学效果。
  (三)精细化原则
  精细化是进行微课开发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精细化,就是微课的构建形式应该巧妙精致,既能凸显出逻辑性关系,又不会让学生难以理解;既可以对课文实现精简,又不会略去课本内容的精髓。精细化原则的提出,是在微课“微”的基础上实现了更进一步。微课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微型化,但是却还存在精细化不足的情况,往往会缺失部分教学内容,或是引入了和教学无关的某些内容。因此,在对语文学科进行微课开发设计的时候,必须加强精细化处理,既要实现语文内容的精化和细化处理,又要简单形象,符合学生学习需求。
  (四)自主性原则
  微课不仅仅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工具和途径,也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比如,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微课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预习。也可以在讲课过程中,结合微课深入剖析课文内容。还可以在讲课结束后,利用微课对课文的精简,进行复习巩固。所以,在微课开发设计时,必须突出自主性原则,使其能够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开发设计中可以加入一些自主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可以加入字词辨析、句子扩写或是精简、句子填空等,通过这些自主性问题对教学内容重点实现渗透,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三、结语
  微课是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的全新工具,在对其进行开发设计时,需要充分考量微课的优势所在,依照主体性、实践性、精细化以及自主性等基本原则进行语文微课设计,使其切实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先华.语文微课设计的四种理念[J].新课程研究,2014(12).
  (编辑:李艳松)
其他文献
本文从如何开创成人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改进成人教育教学手段与方法,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人才等方面入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人高教改革.
油气管道防腐层是保证管道安全运营,延长管道寿命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管道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防腐层缺陷,应及时修复并保证质量。本文系统介绍了各种管道防腐层修复材料,从表面
基于轴线可伸长Euler-Bernoulli梁理论,建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梁在热过屈曲构形附近小振幅自由振动的 控制微分方程,用打靶法数值求解了两端对称约束边界条件下压电纤维复合材
摘要:从写意人物画从新文化运动后开始谈起,着重研究了中国当代写意人物画在写生环节中呈现的造型要求,并探究当下的写意人物画在写生中几种造型观,以激同行共同思考。  关键词:人物画;写生;审美价值;意向造型  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西方艺术思维以及素描理论的系统传入,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学派认为:中国画的出路就在于以西方的古典主义素描造型来改良中国画,从而使素描成了中国人物画家的必修科目,这一样貌的
【摘要】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防止矫情造作。笔者认为要立足文本、进入文本、走近编者、超越文本、回归文本培养语感、发展语感,做到真实、感情自然流露。  【关键词】语文课程;朗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增加了这么一句话:“朗
摘要:从旅游管理专业视角解读了高职院校“122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针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实施品牌专业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的建议。  关键词:“1221”模式;旅游管理;高职;人才培养  2009年7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讲座中提出:高职教育要按照“1221”模式和坚持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并重的思想培养人。“1221”人才培养模式中,第
大庆油田部分埋地管道牺牲阳极被盗严重,造成埋地管道保护失效,针对这一现状,研制管道卡状牺牲阳极,分散安装到管道防腐薄弱位置,既起到牺牲阳极保护作用,又达到防盗目的。
风电齿轮箱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部件,提高其可靠性对提高机组整体可靠性至关重要.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对风电齿轮箱齿轮传动系统可靠性进行分析.在进行齿
本文讨论的弯管三PE防腐成型技术是采用预制冷复合带,经专用缠绕机缠绕在加热的弯管表面,并通过管本体的热传导,熔融中间粘接剂带和聚乙烯胶带,包裹在弯管基体表面,与已经喷涂成型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快速发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小学语文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其教学活动影响着小学生整体学习,而阅读能力这一教学活动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其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高低,所以加强其阅读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必要。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提出三点有效措施建议,旨在促进小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