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地区的城市意象空间要素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54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凯文·林奇运用城市意象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城市的视觉品质,主要着眼于城市景观表象的清晰性与“可读性” 。本文运用这种研究方法来解读杭州西湖风景区,不仅可以加强对于景区的整体认识,而且在结合城市内在特质(生态、经济、文化等)的基础上,可以探讨如何塑造高品质的城市形象问题。
  关键词:城市意象 西湖 通道 边缘 街区 节点 标志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1 研究对象概述
  西湖,旧称钱塘湖、西子湖,位于杭州市之西,故自宋代开始通称西湖。杭州西湖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分别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三面环山,湖体呈椭圆形,水面面积5.06平方公里,岸周长15公里。湖面由白、苏两堤分成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五个部分。湖中有孤山、小瀛洲、湖山亭、阮公墩四岛。
  西湖不但独擅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而且还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西湖古迹遍布,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还有39处文物保护点和各类专题博物馆点缀其中,为之增色,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2 五大要素
  城市意象概念的提出始于凯文·林奇,他认为“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形成了对城市的局部印象,叠加后则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形成共识。”所谓城市意象, 是指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 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也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通过城市意象来分析城市空间结构, 是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方法之一。一般说来, 城市结构中的通道、边缘、街区、节点和标志五种要素对城市的可意象性起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可将这五种要素看成是城市意象解构的基本要素。
  2.1 通道:有机的道路系统
  整个西湖风景区,共有六条主要的交通线路环绕或贯穿。分别为北山路、南山路、杨公堤、苏堤、白堤、湖滨步行街和南山路艺术休闲特色街。清河坊历史街区垂直相交与西湖。将吴山景区和西湖景区串连起来。这些线路,将整个西湖湖面有机地分割,景观界面也同时充分地渗透到这些线路当中。
  北山区由于受山体制约,居住区内建筑设置松散开放,内腹地不大。因此内部道路网络比较简单,只由湖滨路延伸到北山路地区的街、巷两级组成,呈现开放、轻松、休闲的氛围,与该场所及主要的居住、旅游功能十分契合。
  湖滨区的街路网络有巷、街、路三层次构成 ,作为主干道的湖滨路向两边延伸出多条放射式的商业与商住混合性街路,形成连片的街坊居宅组团;各组团内部各条小巷向外围街坊网路延伸、连通,形成旧城中心“闹中取静”的居住空间格局。
  街道宽度与沿街建筑高度之比一般在0.5左右,不超过1,这种比例虽使人感到有些压抑,但十分亲切。临街铺面高度与街道宽度之比一般为1左右,这就使得街道上不同的店铺显得围合感强,气氛热烈,尺度紧凑宜人。传统文化赋予街道固有的尺度感和氛围,其良好的比例关系秀美,空间亲切而热闹。体现了“小空间”的价值与情趣。
  2.2 边缘:山――水――街的边界特性
  边界是两个地区的界限,相互起侧面的参照作用。强大的边界,不但在视觉上占统治地位,而且在形式上也连续不可穿越。西湖周围环绕的群山形成了刚性的边界。曲折的湖岸形成了柔性的边界。这两种边界并不相互阻隔,而是融合在整个西湖景区的景观体系当中。边界的连续性和可见性十分关键。同时也有许多边界是凝聚的缝合线,而不是隔离的屏障,是两个主要区域清晰联系的一条接缝。湖滨商业街的临街店铺清晰地标示出景区和商业区的交接边缘。北山路岳庙一带的围墙,明确地界定了北山历史文化街区的边缘。给人以明确的区域特征和空间意象。山体,临街立面的竖向边界和湖面的水平边界形成对比,其边界意象效果非常强烈。
  2.3 区域:明确的空间格局
  决定区域的物质特征是其主题的连续性,它可能包括多种多样的组成部分,比如纹理、空间、形式、细部、标志、建筑形式、使用、功能、居民、维护程度、地形等等。通常,典型特征作为一个特征组被意象和识别,也就是主题单元。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据将西湖景区分为湖滨商业区,南山区和北山区和茅家埠自然风景区。
  (1)湖滨商业区
  湖滨街区位于西湖东部,南从解放路口,北到少年宫广场。它自上世纪初沿湖城墙被拆除后,对外贸易带来的旅游业促进了該地的商贸发展,逐步形成西湖西侧的湖滨开放旅游区与东侧的延安路周边商、住、旅综合功能的人口密集区,是杭州的近代历史中心。各种形式的外来商、旅建筑及石库门中西式住宅建筑与杭州几千年的传统建筑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最具有杭州独特风味的人文景观。
  (2)南山区
  南山地区建筑类型、外观特征与北山地区有明显的差异。该街区大部分以中西式建筑为主,中式院落建筑其次,有少量的西式洋楼建筑。大部分的建筑墙面都是青砖嵌线墙,只有少数是粉墙黛瓦的传统形式与水泥粉刷的欧风建筑形式。青砖墙是该地区突出的景观特征。
  此外,许多中西式、西式住宅建筑的外立面上拥有别具一格的细部特征,尤其是院落围墙的门洞,拥有各具特色的拱券与雕刻等工艺装饰。建筑屋顶均是灰黑色的坡屋顶, 形式各异, 并设有各种老虎窗,大大增强了地域与建筑的可识别性。这些都是由其占主导地位的居住功能所决定的—围墙与拱门显示出强烈的领域感,对外人起着醒目作用。
  (3)北山区
  北山区位于西湖北侧(从少年宫到西冷桥),是老城区到西湖风景的入口地带,杭州标志性建筑“保俶塔”与宝石流霞景点就在该入口处。北山区地处宝石山坡与葛岭山腹地,面临西湖,独特的场所位置造就了独特的功能与景观结构形态。一侧临湖的开放空间与稀疏散落在山间绿树林中的别墅建筑共同构成开放性格局,总体呈现轻松、幽静、休闲的环境氛围,形成以自然山水为主体、与各种小型建筑等人文景观相融合的秀丽特色。
  北山路地区的建筑风格整体以欧风西式及中西式建筑为主,中式建筑为辅。建筑物的体量与里面形态紧密地与紧靠的葛岭、宝石山体的空间形态相协调;同时,大部分建筑设置有不同形式的阳台、走廊、屋顶露台,以眺望西湖美景;建筑立面的开放与半开放空间,形成独具特色的开口部形态及阳台栏杆与门柱、壁柱等细部特征,其中以西式瓶柱栏杆与爱奥尼克式柱子最为多见。
  2.4 节点:明晰的空间转换
  
  节点根据其功能形式的不同分为二种:交通性节点和休憩性节点。
  交通性节点:岳庙和断桥。位于连接点的元素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自然而然地被假设具有了特别的重要性。这两个地区分别是苏堤和白堤连接北山路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是景区中的重要旅游景点。在这两个连接点的湖面都种植了大面积的荷花,加强了这两个节点的景观意象。由于人们必须在此做出选择,所以对于城市的观察者有一定的重要性。人们在此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对连接点附近的元素也了解的更加清楚。
  休憩性节点:六公园和柳浪闻莺公园。六公园位于湖滨商业街的北端。柳浪闻莺则位于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的西端。繁华拥挤的线型商业区尽头,突然出现的一个开敞的休憩空间。空间尺度和性质发生改变。人们的印象也随之更加深刻。丰富的绿化,宽阔的广场和带有挑檐的休息平台,为刚刚穿越了商业区的人们提供一个休息、停留的场所。
  2.5 标志:突出的区域形象
  标志物是观察者的外部观察参考点。使元素成为标志物,空间所起的作用重大。通常有两种方式,其一,使元素在许多地点都能够被看到;其二,是通过与邻近元素退让或高度等的变化,建立起局部的对比。
  雷锋塔、宝俶塔、城隍阁,在环绕西湖的天际线中占据突出的位置。也是其所处区位的最重要空间意象要素。标志物的特征可能会与一个区域的特征不一致,从而破坏区域的连续性,反之,它又可能加强这种连续性。宝俶塔斑驳古朴的立面和北山街区的历史建筑;雷锋塔金壁辉煌的尖顶和南山区的商业娱乐设施;城隍阁的古建风格和清河坊历史文化街的仿古建筑,具有形式和意象上的连续性。在标识空间方位的同时,这三处标志物也反映出了所在区域的场所精神。
  南山路上新建的中国美术学院虽然不在空间上占统治地位,但是其独特的中国古典风格。与周围建筑形成对比。成为南山路上最具有艺术氛围的标志性场所。
  3 西湖景区空间景观设计意见
  西湖景区建设最基本的是整体性的空间格局保护。首先,要保护以“山――街――水”为骨架的空间环境,构成各个街区的开放空间系统,以及保护街区整体的空间轮廓。其次,湖滨商业区的开发建设要注意新建建筑和传统建筑风貌的结合。同时控制建筑高度,形成和湖面柔和过渡的区域。以及街道、广场、墙门、骑楼、石桥等空间节点构成要素的设计。
  针对各类不同质量的建筑实施不同的整治措施,如保持原样出新、保持架构局部改造等,并可对年久失修的老建筑实行功能变更、整体保护、“屋架”保存等再利用。有些建筑可在保护的基础上实施改扩建,增加空间容量,提高空间质量。对于一些历史遗迹的恢复,将能形成城市的记忆,有利于场所精神的形成。保留下来的传统历史建筑,可以采用功能置换的方法,开发为类似上海新天地类型的传统风貌建筑区,以激发地块的活力。对于新建的建筑,要在尺度,符号和材料尊重街区传统特色,体现历史延续性;尊重西湖自然文化,将山、水、绿、桥、石等元素组织到城市空间景观体系中。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路面检查井井周下沉的原因,结合施工实际,提出解决检查井井周下沉的措施  关键词:检查井、井周、下沉、原因、防止措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B025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机动车的飞速增长,道路交通量的不断扩大,无形中加剧了道路损坏程度,导致了维修费不断增加;为了改变道路状况,结合我市道路情况,积极探索用新的施工工艺改善道路状况,延长道路维修周期。检查井周围不均匀下沉、松散、坑槽是道路损坏
期刊
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促使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房建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确保施工的安全、提高施工的质量,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是施工企业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是根据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房建施工技术要点控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希望能为大家尽一些绵薄之力。  关键词:房建;施工技术;要点控制;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的是高速铁路路基动态平板荷载试验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步骤,通过动态平板荷载试验来达到检测铁路路基质量的目的。同时也分析了动态平板荷载试验的局限性,为随后运用动态平板荷载试验提供了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平板荷载、路基、原理  中图分类号: U213.1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现今,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能否把握好路基的质量十分重要,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列
期刊
【摘要】本文就高层建筑的发展情况简述展开,浅谈了近年来的高层建筑在全世界的发展状况。就高层建筑的施工,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主要工程,主要施工步骤做了一些阐释。特别是如今高层建筑施工的主要施工技术,文中都做了简要的介绍提及。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质量好坏,就是整个建筑质量的好坏。所以在施工技术之外,还就施工安全做了一些建议,毕竟施工安全就是也是一个工程的命脉关键核心。所以,无论是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
期刊
【摘要】高层建筑多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该技术具有噪音小、防渗好、振动小、刚度大等优点。本文对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用地日趋紧张。高层建筑的出现能够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成为城市建筑的主体。但是,高层建筑对基础深度的要求也更高,需要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有无法撼动的地位。而建筑工程技术的管理水平是建筑行业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它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企业的效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技术管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本文将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行分析,并就实践体会探讨做好技术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的建设工地增多,土木工程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尤其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9 文献标识码: A  一、对于混凝土的阐述  所谓混凝土,主要指的是由石头、砂子、水泥与水资源按照固定
期刊
摘要:试验检测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对试验检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的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标准逐步提高,而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主要依靠工程试验检测来保障。工程试验检测,主要是通过采取一定的设备对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构建质量进行质量检测,针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严格
期刊
摘要:因软土路基的特征,公路工程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技术,需要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工程的不断增加,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一直是影响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软土地基处理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它的建设质量直接决定了公路的寿命和经济效益。因此,需要探索施工
期刊
摘要: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机电工程的安装实施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工程总体施工质量的高低。所以要想实现建筑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做好机电工程的质量控制。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机电工程施工的现状进行主要的分析,归纳其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