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物实验课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加上初中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善,实验操作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弱,以致出现重知识、轻实验的现象。因此,生物教学不仅要有足够多的实验,教师更应重视实验课堂的质量,以实现生物课的价值。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物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0-077-1
生物实验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各种原因,生物实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很严重。所以,生物教学必须加大实验课程的力度,强化实验的技能及规则,教师需要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做好实验。
一、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初中生物是系统性较强的自然科学,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初中生物教学的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学习的兴趣低
初中生物课在初一和初二开设。由于不同学校的师资配置差异较大,加上中考的压力,生物课存在着上课时间少、实验设备简陋的问题。初一生物需要学习的内容较多,为了课程进度,老师只粗略地讲了些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学生也基本没时间复习。初二生物知识量较小,但内容枯燥、缺乏系统性,导致学生学习的热情下降,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
(二)缺乏科学严谨的态度
生物教学要求教师尊重事实,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有利于他们智力和身心的发展。如:有一次老师讲《空中的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昆虫,就带学生出去找昆虫。有个学生捉到一只稀奇古怪的虫子,拿不准它是不是昆虫,就去问老师,老师迟疑了一会儿,把虫子甩到地上并一脚踩死了它,说“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昆虫”。后果可想而知,教师的行为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还会积极主动学习吗?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动脑,在课堂上一定要运用专业术语,从而促进学生养成求真务实、严谨科学的态度。
二、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性
课堂氛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轻松活跃的课堂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的状态,此时学生的感官更加灵敏,记忆力大大提高,学习的潜能可以得到激发,学生的情商和智商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活跃的课堂气氛常常表现为思维活跃、兴趣浓厚、积极发言、学习效率高。所以,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应尽力为学生营造积极活跃、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以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如何做好实验,营造妙趣横生的课堂
生物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通过实验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及生物现象,它是农业、林业、牧业及环境保护的基础,与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针对学生对生物课的抵触心理,老师有必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一)营造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老师只需适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暗示或引导,最重要的是需要学生主动地观察和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总结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因为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认识理解知识的过程,也是扩展其思维的过程。总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同样多的思考机会,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例如,在学习《生物体有相同的的基本结构》(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时,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细胞,首先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全班同学知道实验所要用的工具;其次告诉学生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及用到的实验原理;然后让学生自主操作,自己设计实验步骤;最后各组交流实验经验,并改进实验操作。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记忆就会很深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内容琐碎、系统性较差,为更好地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应根据内容的差异,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
1.感知教学法。感知教学即教师用教具演示或带领学生直接参观实物。如讲《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七年级上册,第二章),老师可以让学生到操场或者动植物园去观察不同生物的生存环境,学生通过观察,记录下不同生物生活环境的特点,归纳出动植物生活的习性。这种方法具有真实和直观的特点,学生能够真正感知事物。
2.欣赏教学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并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教师可以采用欣赏教学法。如在学习《生物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动物世界和海底世界等短片,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生物不仅千奇百怪、颜色各异、充满生机、鲜亮美丽,还与人类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对生物的认识和态度会发生改变,也会更爱护身边的动植物。
3.语言传达法。语言传达就是教师只用口头语言传授技能、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如为调查周边不同环境的生物种类,老师可以口头向学生讲述调查的方法、如何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整理、分析调查得到的数据,余下的具体实施过程就由学生自己把握。这样学生会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四、结语
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使自己有能力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生物作为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实验,明确教学目标,做好实验安排,完善实验教学才能发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真正提高生物实验课的实用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物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0-077-1
生物实验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各种原因,生物实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很严重。所以,生物教学必须加大实验课程的力度,强化实验的技能及规则,教师需要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做好实验。
一、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初中生物是系统性较强的自然科学,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初中生物教学的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学习的兴趣低
初中生物课在初一和初二开设。由于不同学校的师资配置差异较大,加上中考的压力,生物课存在着上课时间少、实验设备简陋的问题。初一生物需要学习的内容较多,为了课程进度,老师只粗略地讲了些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学生也基本没时间复习。初二生物知识量较小,但内容枯燥、缺乏系统性,导致学生学习的热情下降,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
(二)缺乏科学严谨的态度
生物教学要求教师尊重事实,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有利于他们智力和身心的发展。如:有一次老师讲《空中的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昆虫,就带学生出去找昆虫。有个学生捉到一只稀奇古怪的虫子,拿不准它是不是昆虫,就去问老师,老师迟疑了一会儿,把虫子甩到地上并一脚踩死了它,说“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昆虫”。后果可想而知,教师的行为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还会积极主动学习吗?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动脑,在课堂上一定要运用专业术语,从而促进学生养成求真务实、严谨科学的态度。
二、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性
课堂氛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轻松活跃的课堂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的状态,此时学生的感官更加灵敏,记忆力大大提高,学习的潜能可以得到激发,学生的情商和智商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活跃的课堂气氛常常表现为思维活跃、兴趣浓厚、积极发言、学习效率高。所以,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应尽力为学生营造积极活跃、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以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如何做好实验,营造妙趣横生的课堂
生物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通过实验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及生物现象,它是农业、林业、牧业及环境保护的基础,与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针对学生对生物课的抵触心理,老师有必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一)营造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老师只需适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暗示或引导,最重要的是需要学生主动地观察和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总结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因为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认识理解知识的过程,也是扩展其思维的过程。总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同样多的思考机会,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例如,在学习《生物体有相同的的基本结构》(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时,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细胞,首先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全班同学知道实验所要用的工具;其次告诉学生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及用到的实验原理;然后让学生自主操作,自己设计实验步骤;最后各组交流实验经验,并改进实验操作。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记忆就会很深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内容琐碎、系统性较差,为更好地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应根据内容的差异,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
1.感知教学法。感知教学即教师用教具演示或带领学生直接参观实物。如讲《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七年级上册,第二章),老师可以让学生到操场或者动植物园去观察不同生物的生存环境,学生通过观察,记录下不同生物生活环境的特点,归纳出动植物生活的习性。这种方法具有真实和直观的特点,学生能够真正感知事物。
2.欣赏教学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并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教师可以采用欣赏教学法。如在学习《生物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动物世界和海底世界等短片,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生物不仅千奇百怪、颜色各异、充满生机、鲜亮美丽,还与人类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对生物的认识和态度会发生改变,也会更爱护身边的动植物。
3.语言传达法。语言传达就是教师只用口头语言传授技能、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如为调查周边不同环境的生物种类,老师可以口头向学生讲述调查的方法、如何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整理、分析调查得到的数据,余下的具体实施过程就由学生自己把握。这样学生会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四、结语
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使自己有能力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生物作为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实验,明确教学目标,做好实验安排,完善实验教学才能发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真正提高生物实验课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