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乳头血性溢液36例诊治分析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h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绝经后乳头血性溢液患者36例,常规行乳管探查术,对乳管内乳头状瘤行瘤体单纯切除,乳头状瘤病及乳腺导管扩张症行区段乳腺切除,乳头状癌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腹部脏器假性动脉瘤的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0年14例腹部脏器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肝动脉瘤6例﹑脾动脉瘤5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瘤3例. 结果 14例假性动脉瘤患者中13例发生破裂出血.手术5例,成功2例,死亡1例.经动脉导管栓塞11例,全部成功且无并发症,13例获得随访,平均2年,无复发. 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对腹部脏器假性动脉瘤急症有确诊价值,经动脉导管栓塞术对
患者女,42岁,7年前曾有剧烈胸背疼痛,3个月前突发腹痛,持续约1周后好转,经CT发现肾下腹主动脉瘤样扩张,瘤腔内有内膜片,伴右肾部分梗死(图1).动脉造影证实为Ⅲ型夹层动脉瘤,近侧内膜破口在降主动脉上段,肾动脉水平以下有再入口。
期刊
期刊
患者女,81岁,因发现右腋下无痛性肿块1个月于1999年8月24日入院.体检:体温36℃,脉搏72次/min,血压136/82mmHg;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颌下、颈两侧、锁骨上、双腋下及腹股沟均扪及直径为0.5~1.5cm的淋巴结,质中,无触痛,活动可;右腋下可及一直径约5.0cm的实性肿块,表面光滑,界清,局部无红肿、破溃,活动可,无明显压痛,无波动感及搏动感;心、肺、腹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
期刊
女性患者,47岁.恶心、呕吐10余日,近日呕吐加重并出现乏力、心悸.患者1年前曾出现上腹部不适及黑便.查体:一般状态差,血压80/60 mm Hg,心率120次/分.腹部膨隆,脐窝消失,右侧腹压痛明显,腹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未闻及肠鸣音.腹部穿刺抽出混浊棕黄色液体.血常规:WBC 2.1×109/L,RBC 2.88×1012,HCT 19%,HB 58 g/L.腹部立位X线
期刊
目的 研究预防和减少胸腹主动脉手术中脊髓缺血性损伤的发生.方法 45只家兔用于三个部分实验,实验一,研究血管活性药物对脊髓缺血的影响.实验二,研究脊髓减压对脊髓缺血的影响.实验三,研究低温对脊髓缺血的影响.结果各组相比,低温组脊髓神经元细胞变性数最少(均值3.0)、预防脊髓缺血损伤效果良好,前列腺素药物组和脊髓减压组也有一定有益作用.结论在胸腹主动脉手术时,低温、前列腺素药物投入可以有效预防脊髓缺
结直肠黏膜损伤常见于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痔急性发作,临床研究发现,复方角菜酸酯栓具有良好的黏膜保护作用,但缺少病理学研究.本组通过复方角菜酸酯对大鼠急性黏膜损伤作用前后的病理变化研究,从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了解其对大鼠直肠黏膜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期刊
患者女,51岁.咽喉部异物感二月余,加重伴咽痛3 d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舌根部可见一稍高出舌面的肿块.超声检查颈前部未见甲状腺回声,舌根部可见一回声均匀的圆形占位,直径约2 cm,血供较丰富.CT平扫检查颈前部未见甲状腺,舌根部可见一类圆形边界光整高密度团块,大小约为2.3 cm×2 cm,密度均匀,CT值96 Hu.增强后肿块明显均匀强化,CT值176 Hu(图1,2).CT诊断为舌根部异位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血管表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与血管和淋巴管密度及肿瘤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胃癌组织中VEGF-C、CD-31及淋巴管内皮标记物VEGFR-3,计算VEGF-C表达的阳性率及肿瘤微血管和微淋巴管密度。结果 淋巴结阳性组中VEGF-C阳性率(70%)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300A,),JP<0.05;与VEGF-C阴性组(24.4±2.1)比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