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检测服用丙戊酸钠治疗的癫痫患儿体内中性粒细胞活性的改变,并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服用丙戊酸钠治疗的癫痫患儿34例作为癫痫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活化率.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癫痫组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活化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治疗6、12个月中性粒细胞活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36±4.72)%、(15.87±5.68)%比(5.32±1.41)%,P< 0.01],且治疗12个月中性粒细胞活化率高于治疗6个月(P<0.05).癫痫组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治疗6、12个月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64±1.22)、(6.96±2.64) mg/L比(1.46±0.27)mg/L,(74.72±22.58)、(96.67±30.25) ng/L比(31.72±12.16) ng/L,(32.59±8.45)、(46.74±12.16)ng/L比(15.36±4.45) ng/L,P< 0.01],且治疗12个月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治疗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患儿中性粒细胞活化率与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呈正相关(r=0.328、0.402、0.344,P< 0.05).结论 丙戊酸钠治疗的癫痫患儿体内中性粒细胞活化率出现了显著的升高,中性粒细胞的异常活化使机体处于高氧化应激状态。
中性粒细胞活性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摘 要】
:
目的 检测服用丙戊酸钠治疗的癫痫患儿体内中性粒细胞活性的改变,并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服用丙戊酸钠治疗的癫痫患儿34例作为癫痫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活化率.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癫痫组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活化率与对照组比
【机 构】
:
476000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二病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内科
【出 处】
: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36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和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每组100例,连续治疗4周,检测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和血脂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并与8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 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CI)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128例SCI患者分为内膜-中层厚度(IMT)正常组(35例)、IMT增厚组(50例)、稳定斑块组(24例)和不稳定斑块组(19例),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浆LPA、MMP-9水平,并比较.结果 IMT正常组、IMT增厚组、稳定斑
目的 探讨Allen试验阴性患者经桡动脉径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106例经桡动脉径路行PCI的患者,术前严格行Allen试验,并根据Allen试验结果分为阴性组(57例)和阳性组(49例),所有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均经桡动脉径路行尺动脉、掌深弓、掌浅弓造影.对两组掌深弓、掌浅弓、尺动脉内径、显影帧数(从尺动脉显影到手部末梢血管显影)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术后随访3个月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6例A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多奈哌齐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血脂水平、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全面衰退量表(GD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
目的 了解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规范化抗栓治疗现状及影响规范化治疗的原因.方法 收集114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抗栓治疗的现状、临床事件发生率及未使用抗栓药物的原因.结果 114例患者中使用抗栓药物治疗共77例(67.5%),其中华法林组15例(13.2%),阿司匹林组62例(54.4%);37例(32.5%)未使用抗栓药物治疗(未抗栓组).三组患者中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7例(14.9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围手术期哮喘发作的防治措施.方法 12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静脉吸人复合麻醉下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其中2008年1-12月收治100例患者,对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患者进行术前筛选及围手术期哮喘防治措施不完善;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1100例患者,加强术前筛查、干预措施,对手术前有过哮喘的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凡是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者暂不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