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与道德上善的东西的生动感觉

来源 :启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在编辑本期杂志,我接到一位来自青岛的母亲打来的电话。她说,她的侄子考上了大学,把看过的杂志都送给她。她看到了2009年8月下的《启迪》杂志上,有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轩走进学校为孩子们朗读的报道。
  她说她一直喜欢曹文轩的《草房子》等作品,当她做了母亲,更体会到曹文轩那些纯美文学对于母亲和孩子们的恩惠。她说,母亲渴望孩子在未来某天不得不面对人生污秽之前,其灵魂的底蕴里有扎实的美好根基,有對丑恶的免疫力;母亲渴望等待孩子去投入的世界有更多干净美好,现在这个世界太需要这样的东西了。美军基地的连环枪击案,就是为士兵排解心理问题的心理医生被那些负面能量伤害之后,导致的悲惨暴力后果。
  我们谈论曹文轩如何坚持他“在混乱年代的文学选择”,因为憎恶文学的恶俗粗鄙,他生气,他呼吁,他批评。他要锄去人类精神花园的杂草。他“畏惧”美的失落,爱的荒疏,他坚持人的责任,呼吁美与爱必须长存。他对人怀着最深的悲悯和爱。无论是青少年,还是那些历经沧桑的成年人,在曹文轩心中大约都是在麦田里玩耍的孩子,他用爱和美来为之守望,绝不愿意他们不慎掉进丑恶、卑贱与无地自容的深渊。
  这位母亲打电话的目的,是希望《启迪》杂志多刊登曹文轩的作品和报道。我告知她,《启迪》杂志自创刊以来,就得到曹老师的鼎力支持,因为《启迪》是一本青春刊物,很多青年、少年是我们的核心读者(一些父母、长辈和老师,开始时是为晚辈挑选了《启迪》,后来也逐渐成为我们的铁杆读者)。当初,时尚集团的创始人,选择做时尚刊物而放弃青少年刊物,就是觉得青少年刊物太“公益”,不好赚钱。《启迪》有幸获得了汪丁丁、曹文轩这样的很多人物的“公益性”支持。我们为读者做过两次曹老师的专访,也选摘过他的作品。我们把曹文轩所坚守的爱与美,作为《启迪》杂志办刊的灵魂线索之一。
  《启迪》杂志的办公楼就在北大南门,毕业十年了,我还常常找机会回学校去听课。曹老师的课,即使在最大的阶梯教室,人也是满满的。好几次,我都是穿着高跟鞋,下班后从办公室跑过去赶课,听他在课堂上呼唤美好的信念和美好的文学。
  有一次课间,遇到一位师姐讲曹老师的轶闻。据说,20年前,曹老师刚到北大工作,当班主任。冬天某日,好多学生都缺了早上的课睡懒觉,曹老师去宿舍叫这些学生。学生都躲在被子里不吭声,他就跳起来推开宿舍门上的窗户,笑着,用悠扬的声音说:“起来吧,我知道你们在里面。”可以想象,他的声音渗透着情绪的来龙去脉,就像他的文字常常带有优美迷人的风景描写一样。
  爱因斯坦赞美人“和谐发展的个性”应该具有“对美的和道德上的善的东西的生动感觉”。这也是《启迪》杂志期望带给读者的东西。因此,我们一直从优美丰富的来源寻找清洁的力量。
  编辑/叶琪
其他文献
亲爱的宝宝:  到底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情,能让你比较特别?还是每个人都不会做到的事情,能让你比较特别?  逻辑上来看,当然是别人不会做的事情,才能令你特别。如果你会飞,你绝对特别;如果你会飞还会生蛋,那你特别死了。  但奇怪的是,在我工作的范围里,最红的最名利双收的人,做到的通常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唱歌、跳舞、说话。  即使拍电影或电视剧的人,也有同样的情形:最卖座的戏,拍的都是最普通的故事,辛苦
期刊
他是女人的杀手。他把她们的青春、美貌、精神捣得粉碎,然后在画布上随意地、错乱地将她们重新结合。自己名利双收。    几个月前,法国做过一次民意调查,最受欢迎的画家是印象派的掌门人莫奈。倒数第一呢?是名震天下的毕加索。  毕加索的画丑,大家对此意见是一致的。但毕加索死后留下的1855幅油画,20000张图画,再加上数百件塑像、雕刻和烧陶,连同他的物业,比如画坊、古堡、别墅,当时估价是12.52亿法郎
期刊
PK无极限    PK源起  杭州飙车事件和江苏搞企业家后备人才培训,将“富二代”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著名媒体人石述思撰写的《“贫二代”的18个标准》被广泛转载,“贫二代”成为谷歌十大热词之一。两个词汇一经碰撞,迅速纠缠到一起,引燃了原本敏感且脆弱的代际分化心理。除此之外,“官二代”的出现似乎就变得顺其自然了,大有和前二者一分江湖的趋势。因此,我们开始怀疑,贴附于“二代”身上的标签意义究竟何在? 
期刊
米多尼公司:“快乐伤口”创可贴    米多尼公司是创可贴的专业生产厂家,面对日趋疲软的销售现状,老板会田正昭一筹莫展。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悟出:要使消费者产生新的购买冲动,必须从他们的心理角度去思考如何创新产品。于是,一种名为“快乐伤口”的新式创可贴很快被开发出来。  新型创可贴摒弃了传统的肉色,一反常态地采用了鲜艳的桃红、橘黄、天蓝、翠绿等颜色。外形上也改用“心形”、“五角星形”、“十字形”
期刊
公元前324年,楚国准备攻打赵国。赵国位于楚国东南,是楚国成就霸业攻打东南各小诸国首先必须拿下的国家。但是,历经数十载,楚国几乎动用了国内所有的精兵善将,派遣了大批精锐军队,赵国的城墙依然丝毫未受动摇,赵国安然无恙。这样,楚国吞吃他国,称霸各大诸国的计划只得搁浅。总之,不攻下赵国,楚国就甭想实现宏大的伟业。换句话说,只要有赵国在,楚国可谓是时时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于是,楚国国王睡了三天三夜,他希望
期刊
尴尬可謂无处不在,不小心摔倒、叫错人名、没拉拉链……当众出丑的经历谁都免不了。无论你是大人物还是小老百姓,下面的几个场景,想必你在笑过之余,还会有似曾相识之感吧!  场景一 聚光灯下  精心准备了很久的节目,甚至已经在镜子里把眼神都演练过上百次了。到登台时,聚光灯一照,烂熟于心的内容,突然像被电影《黑衣人》里的“小电筒”照了一下一样,完全消失不见了。台下是黑压压的人群,台上没有可以钻进去的洞,也没
期刊
雪后,天气晴好。可是你快迟到了。匆忙赶路间,前面一位美女好像踏上了薄冰,她忽然双臂乱舞,身体前仰后合,失去平衡的她眼看就要倒向你……怎么办?    超市,外套,陌生人  黄昏时分的超市迎来了新一轮高峰,这时来购物的大多是职场中人。工作一天后,他们惯性般带着工作中的高效率来采购。  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三四十岁的女子,她们买的东西多,速度又快,带着些不管不顾的神情,在货柜旁冲来冲去。也难怪,她们
期刊
不止明星大腕可以做广告,不信你就看看下面几个段子!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猴子进了玉米地,右手掰下一个,夹在左腋下,又发现了个更好的,于是左手再掰一个夹在右腋下,如此往复,猴子忙了半天,仍然没有停下的迹象。这时在一旁放哨的同伴急了:“行了行了,找到好的了吗?”  掰玉米的猴子回过头来,认真地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的光彩来自你的风采  老虎将信将疑地跟着狐狸走了一遭,果然,森林
期刊
我敢保证,每个人都和照片打过交道,要么是在全然不知的情况下被家人带去照相馆拍满月照,要么是在拍证件照之前暗自祈祷—— 但愿这次我能被拍得漂亮点儿。伴随着快门的“咔嚓”声,你自己以及家人、朋友的影像被留在照片里,成为生活的补充—— 有关那些不能被修改的瞬间,以及回忆。  布列松说:“生命是随时在变的,有时景象一消失,你就无能为力了。你不能求别人:‘拜托再笑一次。把剛才的姿势再摆一遍。’生命只有一次,
期刊
据说在早些时候的欧洲,有一条不成文的法律:敢于自嘲的人是有权利去嘲笑别人的。自嘲一种美德。因为自嘲除了语言的天分,还需要坦荡和真诚的胸襟,而且后者更为珍贵。    一个正式的场合,众目睽睽之下,你摔倒了……  有点尴尬。  尴尬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十年之后,很多和你紧密相连的人也可能音讯全无,百年之后,还有几个人能记得你曾在这世间走过,谁会记得你的一次脸红?但如果你自己对此耿耿于怀,积少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