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的肤色

来源 :理财·收藏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iihh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汝瓷是汝州占瓷的简称,是指唐宋以来汝州所辖地域牛产的所有占色陶瓷。
  汝瓷是汝土与汝水结晶出的圣物,是汝河儿女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伟大创造,是无数匠师和陶工智化出的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器物符号,是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汝文化研究者,总想对汝瓷的大美有个科学的求解,然后用科普性的语言给予解读,让受众很快接受并推介,但这非易事。
  一
  青瓷是器物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这是陶瓷专著大同小异的理论。
  “汝瓷的主要呈色原料是汝州特有的黄土,里面含有三氧化二铁,就是铁锈的颜色。汝窑烧造时要控制窑炉里空气的进入量形成缺氧,使炭燃烧不充分形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强还原剂,为了自身的稳定强行从三氧化二铁夺走一个氧元子,变成二氧化碳。三氧化二铁因丢失了一个氧,就变成了亚铁,里面的长石、玛瑙融在一起,生成硅酸亚铁,硅酸亚铁是青色。汝瓷的呈色是铁还原的过程生成的颜色。因为它是自然的窑变,所以它的釉色非常温润、含蓄。”汝瓷大师孟玉松如是说。
  二
  大自然是由绚丽的色彩装扮而成的,构成大自然的颜色是无法数清的。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今兰考人江淹在《丽色赋》中将色彩描摹为“五光徘徊,十色陆离”,“五光十色”成为颜色多样的成语被后人直接使用。据说《丽色赋》之后,江淹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 “江郎才尽”成了比喻人的才思枯竭的成语。
  色彩学中,学术界把色光划分为五种基本色光,即红、黄、绿、蓝、紫。五种色光之间存在五种间色,即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基色与间色相加为十色, “五光十色”是色彩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解释。
  “五光十色”中有没有人们喜欢的青色?青色的定义是什么呢?查“百度百科”:青色是在可见光谱中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有点类似于天空的颜色。原来青色是“五光十色”中的蓝色和绿色。古人常常把蓝色和绿色称为青色,青草、青菜实际是绿草、绿菜;《释名·释采帛》云:“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这里的“青”指的是青草和未成熟作物所特有的嫩绿色。
  在古代,青色是无法界定的色彩,在文字描述上常无法确切表达出肉眼所见效果。青色由绿色光与蓝色光等量混合,如果无法界定一种颜色是蓝色还是绿色时,这个颜色就可以被称为青色。也有人说比蓝色浅、较绿色重的就是青色。
  《荀子·劝学》云:“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显然这里的青是比蓝更深的颜色,是蓝色和紫色混合而成的一种深蓝色。可见,古人所说的青色是很包容的,青瓷也如此。
  三
  传统技艺常被现代科技颠覆得一塌糊涂。
  数控雕刻机的问世和量产,能让不懂雕刻技术的电脑高手,在数分钟内完成一个成熟雕刻大师需要数天甚至数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
  美国Adobe汉译叫“风干砖”的公司,推出了一款叫Photoshop的图像处理软件,能把传统的照片处理得身价倍增,让不懂电脑的摄影迷都知道照片“P,’一下才好看。喜欢摄影的哥们儿不得不像小学生一样去学习这款软件的特殊功能,我的摄影技术也因此而得以“提升”。
  在“提升”过程中,我懂得了色彩中的三原色成色原理和新三原色与传统三原色的区别。我明了电视、电脑屏上的彩色是由红、绿、蓝三种光合作而成的,为加色模式;印刷和绘画中的色彩是由青、品(红)、黄三种颜料合作而成的,称为减色模式。我知道Photoshop处理过的照片打印前是要进行模式转换的,打印出的照片与电脑上的显示是有差别的……
  四
  今年大峪杏花节,我和朋友来到汝州市焦村镇东沟村,在山路尽处的一方洼地正中,一片山洪和石堰制造的麥田内外,数十名驴友在忘情的状态中与大自然亲密,一位持青纱着青衣的少女像天外来客,在数台“长枪短炮”的指挥闲庭信步,格外抢人眼球。我知道这是摄影高手有准备的导演。
  雨过天晴的未时,山凹里看不到西斜的光芒,头顶上是蓝天和白云的和谐,偶尔有翱翔的山鹰,空间显得非常通透。乔木的枝条大多有了绿意,有的冒出绿黄的小芽,山坡上几株春意盎然的杏花和山隘处几丛迎春同麦田间的少女同样抢人镜头,精神饱满的麦田采取的近景是绿色的渐变,爱人领着女儿,专注的是青灰色的茵陈和褐青色的蒲公英……
  突然,青衣少女撑起了粉红色的小伞,随行的文友感慨地说:王安石的“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真叫绝。更绝的是大宋天才画师赵佶皇帝,对王安石《咏石榴花》诗进行改动,以“万绿丛书一点红”命题,从全国推荐的画师中选拔高手,成就了一个叫“万绿丛书一点红”的成语。文友继续展开,谆谆地教诲他的儿子。
  文友的话,让我想到了钧瓷中的一点红,让我想到了汝钧不分的秘密,让我想到了国人那么喜欢踏青的缘由,让我想到了汝瓷的肤色。
  五
  汝瓷的肤色是春的代表色。
  春暖花开的时节,大自然把宇宙中无穷的色彩,选取最美的赋予了春的生灵,不管是小草、禾苗、野藤还是乔木,从嫩黄到浅绿,从绿的饱和度的层加,到蓝色由浅到深的变化,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呈现,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惊诧……宋代汝州的制瓷大师,把大自然的春色用泥土灵化为同色的外衣,让不同的器物着青装与春争辉。
  大自然的艳颜色构成非常规矩和讲纪律,就像元素周期表的原子序数等于元子的核外电子数。光的三原色和色的三原色虽然不同,但间色的构成规律却是相同的。大自然的赏赐也是不公平的,因纬度、气候、海拔、阴阳域等而出现质的不同,比如毛尖茶,信阳的为最。天地之中的中原汝州,大自然的赏赐已特别眷顾,把“雨过天晴云破处”的青衣赐给了汝州,为汝州青瓷赢得了“天下名瓷,汝窑为魁”的至高荣耀。以天青色及邻色青绿、灰青、粉青、虾青、豆青、麦叶青、鸭蛋青等青构成了汝州青瓷独特的色系。
  天下最优秀的青瓷只能诞生在天中的圣地。
  八
  汝州青瓷的肤色主色调是青,其体态的婀娜多姿得于青色的深浅变化,这是饱和度的魅力,这应归功于窑温的变化。
  看着Photoshop长大的吴广武先生,曾为张公巷窑址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线索,一直在探研汝瓷颜色的秘密,他非常赞同我对汝瓷肤色的看法。
  吴广武不愧为PS高手,竟然通过电脑用咖啡色与品红色进行融合,得到一条很窄的天青色色带,天青相邻的则是渐宽的灰青、淡青和青绿色带。
  年轻的汝瓷专家王振宇曾发表过数篇汝瓷成色的论文,他的试验与吴广武的电脑演示有诸多不谋而合之处,他也赞同我这个汝瓷外行对汝瓷成色的理解。
  大自然就这么奇妙,装扮环宇无限多的色彩,成色的原理却如此简明。
  汝瓷的肤色是青色,大自然中最美的颜色。
其他文献
任务型教学与传统的教学不同,它的特点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交际”。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任务的设计是关键。    一、任务的呈现    任务的呈现是任务型课堂教学应有的教学环节。教师一开始就应呈现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任务驱动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体现任务的真实性。除了任务的呈现时机外,任务的呈现还
吴刚平教授认为:“乡土文化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特有的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即名山大川、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生活经验等。”本土化,是乡土资源的特征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很突出,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重点。”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校因受所在地环境的影响而具有浓厚的地域特点,学校所在地文化与经济发展与学校的教学活动相辅相成。在
正在中国避难的“阿富汗国家宝藏”展,5月25日到河南郑州博物馆展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型防水材料被用于屋面防水,但有些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本文提出了采用传统油毡防水作法,提高防水效果的几项措施,其中包括选用适宜的沥青胶结料、验算沥
炉钧釉和铜蓝釉有相近之处,景德镇炉钧釉、禹州炉钧釉和禹州铜蓝釉在釉色质感和特性方面却又各有千秋.一、景德镇炉钧釉景德镇炉钧釉是低温颜色釉品种之一.指在坯体上施两次
画家齐白石是“多家店”,不是戏言,而是我的读画心得.他将绘画创作与印刻、诗词和书法结合在一起,在不断观察中活化自身感受,画中所现都是心中之景,心中之貌亦幻作画前之态.
大开间灵活分隔住宅的试点工程证明,这种住宅的使用面积系数比砖混小开间住宅提高9%,比内浇外砌住宅提高1.2%,且可改善使用功能;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虽稍有提高,但若采用使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戊戌新章——国博春联展”,2月2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春联作为一种表达吉庆祥和节日气氛又具艺术审美价值的传统文化样式,
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或多或少存在畏难情绪,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经常面临的问题。畏难情绪会让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在学习中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制约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教师在抓好教学研究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消极情绪的缓解。  一、疏导畏难心理,减轻学习压力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消极情绪,需要教师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进行疏导,让他们保持积极的心理导向,放下压力和包袱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笔者在教学中经常
北京电力医院3号塔楼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住宅楼,施工时除利用现有钢面大模板外,均采用小钢模和架管拼装成大模板,节约了资金,使用效果良好。拼装大模板取材容易.拼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