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夏俗信宗教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有极大的功利性和实用性,普通民众可以不是某一正信宗教的虔诚信徒,但并不妨碍他们借用历史名人创造新的神灵来满足行业之需。中国的行业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业祖师神,另一类是行业保护神。
1.梨园祖师神:李隆基
梨园祖师神因时间、地域、行业等不同而有异,又因所司职事如班主、伶人、乐师、管箱(后勤)等不同而相左。分别由各时代稍微与音乐演艺扯上点瓜葛的历史人物担任,如兴乐祖师黄帝,造乐祖师伶佗,正乐祖师孔子。又如既好俳优又知音且能度曲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喜好演艺的腐败昏君明武宗,唐代著名乐工雷青海和李龟年等。但比较公认的是首创伶人演艺场所--梨园的风流天子唐明皇。
《太平广记》卷二十二“罗公远”条,卷二十六、二十七“叶法善”条,卷二十九“十仙子”条,都记载了玄宗夜游月宫,默记《霓裳羽衣曲》的故事。这类记载与玄宗成为梨园祖师密切相关。
《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典,选坐部弟子三百人,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家梨园弟子。”后人据此奉其为梨园业祖师。
2.鼓乐祖师神:师旷
师旷是春秋时期民间音乐家。《太平广记》卷二百零三记载:(师旷)以主乐宫,妙辨音律。为了达到最高境界,他将自己眼睛熏瞎。他“专心于星算音律,考钟吕以定四时,无毫厘之异”。当晋平公逼师旷演奏“清角”时,他“一奏之,有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掣帷幕,破俎豆,堕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室。随后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平公之身遂病。这个传说非常具有神异色彩。
3.乐器业祖师神:萧史
《太平广记》卷四记载:萧史不知得道年代,貌如20岁人,善吹箫作鸾凤之响。有关他“吹箫引凤”升仙而去的故事广为流传。萧史善吹箫,秦穆公有女弄玉亦好吹箫,公以弄玉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吹箫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穆公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饮不食,不下数年。一天,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
4.药王菩萨:孙思邈
药王菩萨又称“药皇”、“药王”、“先医”、“医王”等,在古代既是医生、药铺、药材贩运商供奉的祖师神,又是华夏民间俗信的医药神。在不同时代、地区有许多不同的医药神。如被视为华夏医药鼻祖的“三皇”:伏羲、神农、黄帝。还有古代医药学家扁鹊、张仲景、华佗、王叔和、皇甫谧、葛洪、孙思邈。
其中,孙思邈最典型,他是隋唐时期的医学家,享年百岁,医术高超,撰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著作。在唐代就已经被神化,宋代被敕封为妙应真人。相传他曾拯救龙王而获龙宫仙方,又降伏猛虎为其驮药,出入佛道,故民间多以药王或药王菩萨相称呼。民间以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为孙思邈生日,是为“药王诞”,医药从业者及民众于是日纷纷举办各种祭祀活动,病家亦于此日酬谢医家,蔚然成俗以至晚近。
5.相面先师:鬼谷子
鬼谷先师,晋平公时人,隐居鬼谷,以此为号。先师本姓王名利,曾居清溪山中。传说鬼谷子精通天文、数术、诸子百家,深知六韬三略,兼能神通变化。《太平广记》卷四记载:“先生凝神守一,朴而不露。在人间数百岁,后不知所之”;苏秦、张仪“从之学纵横之术”;秦皇时,大宛中多枉死者横道,有鸟衔草以覆死人面,遂活,始皇使人赉草问先师,先师告之,名“养神芝”。
6.染业、颜料业“花缸祖师”:梅福、葛洪
东晋时期,有梅福、葛洪二人,他们经营一家制作蓝印花布的作坊,将蓝靛放进缸里,准备染布,但不一会儿缸里就出现了沉淀物,布染不上颜色,眼看着刚经营的作坊要泡汤了,梅福生气地喝了整整一壶酒,醉倒在大缸边。在梦中,他糊里糊涂地把呕吐物吐到了染缸里。等他醒来,发现缸中有些异样的东西。出于好奇心,梅福迅速地搅拌起来,缸里的蓝颜色迅速变成了棕黄色。葛洪也觉得很奇怪,他非常冷静地把一匹白布放入缸中,当他把白布从缸中捞出来的时候,白布奇迹地变成了蓝布。经过反复试验,他们发明了用酒精发酵蓝靛印染布匹的方法。从那以后,人们把梅福和葛洪称为印染业的“花缸祖师”。
另外,作为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的葛洪,被清代长沙香业奉为祖师,金钱业、圆金业奉为“金钱祖师”、“圆金祖师”。
[作者通联:湖南澧县一中]
1.梨园祖师神:李隆基
梨园祖师神因时间、地域、行业等不同而有异,又因所司职事如班主、伶人、乐师、管箱(后勤)等不同而相左。分别由各时代稍微与音乐演艺扯上点瓜葛的历史人物担任,如兴乐祖师黄帝,造乐祖师伶佗,正乐祖师孔子。又如既好俳优又知音且能度曲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喜好演艺的腐败昏君明武宗,唐代著名乐工雷青海和李龟年等。但比较公认的是首创伶人演艺场所--梨园的风流天子唐明皇。
《太平广记》卷二十二“罗公远”条,卷二十六、二十七“叶法善”条,卷二十九“十仙子”条,都记载了玄宗夜游月宫,默记《霓裳羽衣曲》的故事。这类记载与玄宗成为梨园祖师密切相关。
《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典,选坐部弟子三百人,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家梨园弟子。”后人据此奉其为梨园业祖师。
2.鼓乐祖师神:师旷
师旷是春秋时期民间音乐家。《太平广记》卷二百零三记载:(师旷)以主乐宫,妙辨音律。为了达到最高境界,他将自己眼睛熏瞎。他“专心于星算音律,考钟吕以定四时,无毫厘之异”。当晋平公逼师旷演奏“清角”时,他“一奏之,有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掣帷幕,破俎豆,堕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室。随后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平公之身遂病。这个传说非常具有神异色彩。
3.乐器业祖师神:萧史
《太平广记》卷四记载:萧史不知得道年代,貌如20岁人,善吹箫作鸾凤之响。有关他“吹箫引凤”升仙而去的故事广为流传。萧史善吹箫,秦穆公有女弄玉亦好吹箫,公以弄玉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吹箫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穆公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饮不食,不下数年。一天,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
4.药王菩萨:孙思邈
药王菩萨又称“药皇”、“药王”、“先医”、“医王”等,在古代既是医生、药铺、药材贩运商供奉的祖师神,又是华夏民间俗信的医药神。在不同时代、地区有许多不同的医药神。如被视为华夏医药鼻祖的“三皇”:伏羲、神农、黄帝。还有古代医药学家扁鹊、张仲景、华佗、王叔和、皇甫谧、葛洪、孙思邈。
其中,孙思邈最典型,他是隋唐时期的医学家,享年百岁,医术高超,撰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著作。在唐代就已经被神化,宋代被敕封为妙应真人。相传他曾拯救龙王而获龙宫仙方,又降伏猛虎为其驮药,出入佛道,故民间多以药王或药王菩萨相称呼。民间以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为孙思邈生日,是为“药王诞”,医药从业者及民众于是日纷纷举办各种祭祀活动,病家亦于此日酬谢医家,蔚然成俗以至晚近。
5.相面先师:鬼谷子
鬼谷先师,晋平公时人,隐居鬼谷,以此为号。先师本姓王名利,曾居清溪山中。传说鬼谷子精通天文、数术、诸子百家,深知六韬三略,兼能神通变化。《太平广记》卷四记载:“先生凝神守一,朴而不露。在人间数百岁,后不知所之”;苏秦、张仪“从之学纵横之术”;秦皇时,大宛中多枉死者横道,有鸟衔草以覆死人面,遂活,始皇使人赉草问先师,先师告之,名“养神芝”。
6.染业、颜料业“花缸祖师”:梅福、葛洪
东晋时期,有梅福、葛洪二人,他们经营一家制作蓝印花布的作坊,将蓝靛放进缸里,准备染布,但不一会儿缸里就出现了沉淀物,布染不上颜色,眼看着刚经营的作坊要泡汤了,梅福生气地喝了整整一壶酒,醉倒在大缸边。在梦中,他糊里糊涂地把呕吐物吐到了染缸里。等他醒来,发现缸中有些异样的东西。出于好奇心,梅福迅速地搅拌起来,缸里的蓝颜色迅速变成了棕黄色。葛洪也觉得很奇怪,他非常冷静地把一匹白布放入缸中,当他把白布从缸中捞出来的时候,白布奇迹地变成了蓝布。经过反复试验,他们发明了用酒精发酵蓝靛印染布匹的方法。从那以后,人们把梅福和葛洪称为印染业的“花缸祖师”。
另外,作为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的葛洪,被清代长沙香业奉为祖师,金钱业、圆金业奉为“金钱祖师”、“圆金祖师”。
[作者通联:湖南澧县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