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成功连任。他引用中国哲学家老子《道德经》中的名言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道的安排总是有利于万物,而有德之人做事,也总是有所作为又不违背大势。这正是他追求的境界。
见过肯尼迪的“英语神童”
1944年6月1 3日,潘基文出生在韩国忠清北道一个小镇。他是家里4男2女中的长子,父亲从事仓库经营,母亲是家庭妇女。家里起初还算殷实,但在潘基文五六岁时,由于经营不善,家道中落,潘基文上学时不得不去勤工俭学。
小学一年级时,潘基文全家搬到了忠州。他的成绩一直在班里排第一。少年时的潘基文,英语天赋过人,被誉为“忠州英语神童”。高一时,他就给同学编写英语教材。1962年他高二时,入选美国红十字会主办的“外国学生访美计划”,当时韩国一共只有4人人选。访美期间,潘基文在白宫受到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的接见。这给潘基文留下深刻印象,他从此立志要当外交官。
1970年,潘基文从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外交学专业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外务部(现外交通商部)。外交官见习期结束,他原本被分配到韩国驻美大使馆工作,但他却提出去印度。潘基文弟弟后来回忆:“当时去美国很难存钱,若去落后国家,就可以省下钱来补贴家用,哥哥因此去了印度。”在外交岗位,潘基文一步步地实现着少年时的梦想。
2006年10月13日,第六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任命潘基文为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同年12月14日就职。他是继缅甸的吴丹后第二位来自亚洲国家的秘书长。
送福袋女生9年后成为妻子
潘基文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的妻子是他高中的学友,他们育有1子2女。在妻子儿女的眼中,他是个模范的丈夫和慈祥的父亲。
1962年的那次美国之行为潘基文的姻缘埋下了伏笔。他启程赴美前,乡亲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还特别安排了一群女学生制作了“福袋”让潘基文交给美国人。当时,将福袋送给潘基文的是忠州女高的学生会会长柳淳泽。巧合的是,这名女生9年后竟成了潘基文的妻子。访美期间,潘基文在美国白宫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肯尼迪的潇洒身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更令他下定决心投身外交界。从美国回来后,潘基文经常回味与肯尼迪的合影照片,激励自己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曾因工作失误被撤职
潘基文到印度工作,成了他和韩国驻新德里总领事卢信永相识的契机,卢信永对潘基文的外交官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潘基文的英语实力、思维敏捷性、判断力和诚实深得卢信永的喜爱。通过卢信永的提拔、引荐,潘基文在金泳三执政时期可谓平步青云,官居总统府外交安保首席秘书官。但金大中上台后,潘基文的官运大不如前。2001年,潘基文遭遇了外交生涯中的最大难关。由于工作失误,韩方在韩俄首脑会谈的协议文件中竟然包括了保留和加强反导条约等内容,而布什政府却主张废除反导条约。此事在韩美间引起了巨大风波,潘基文随即被撤掉。
幸运的是,仅仅过了4个月,潘基文就走出了事业的低谷,被任命为联合国大会主席秘书室室长兼韩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而这段联合国的工作经历则为他日后竞选联合国秘书长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2004年,潘基文通过努力,再次回到了权力中心,出任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
沉默当家人的刚烈之气
有人说,潘基文是“无为而治”,也有媒体批评他是“隐形人”,在一些重大问题和场合几乎不见踪影。潘基文自己说:“在公开场合,我不是一个言辞激烈的人。”事实上,这个“沉默”的联合国当家人也不乏刚烈气质。2007年,他向苏丹总统巴希尔施加压力,促成联合国维和部队驻扎达尔富尔。据助手回忆,当时在隔壁都能听到潘基文在电话中的咆哮声。当然,更多时候,潘基文还是心平气和解决问题,有人夸赞他的“平静外交”既解决了问题,也为各方留了面子,很有智慧。
当然,要解决问题并不容易。据说,潘基文经常在晚上和热点国家领导人“煲电话粥”。今年年初,他和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通了个长达40分钟的电话,试图说服对方实施改革。今年3月,叙利亚政局动荡。潘基文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通话3次,在电话中苦口婆心劝其推动改革进程。后来,阿萨德也许听得顺了,在通话中问他:“你怎么老给我打电话?”最后甚至不接他电话了。
第一任期内,潘基文勤勉而富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联合国成员国好评,这是他连任的重要因素。此外,也有观察人士称,潘基文同5个常任理事国均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小心翼翼地避免在任何问题上激怒任何一个国家”,而这种“无伤害性”成为他连任的关键。
见过肯尼迪的“英语神童”
1944年6月1 3日,潘基文出生在韩国忠清北道一个小镇。他是家里4男2女中的长子,父亲从事仓库经营,母亲是家庭妇女。家里起初还算殷实,但在潘基文五六岁时,由于经营不善,家道中落,潘基文上学时不得不去勤工俭学。
小学一年级时,潘基文全家搬到了忠州。他的成绩一直在班里排第一。少年时的潘基文,英语天赋过人,被誉为“忠州英语神童”。高一时,他就给同学编写英语教材。1962年他高二时,入选美国红十字会主办的“外国学生访美计划”,当时韩国一共只有4人人选。访美期间,潘基文在白宫受到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的接见。这给潘基文留下深刻印象,他从此立志要当外交官。
1970年,潘基文从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外交学专业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外务部(现外交通商部)。外交官见习期结束,他原本被分配到韩国驻美大使馆工作,但他却提出去印度。潘基文弟弟后来回忆:“当时去美国很难存钱,若去落后国家,就可以省下钱来补贴家用,哥哥因此去了印度。”在外交岗位,潘基文一步步地实现着少年时的梦想。
2006年10月13日,第六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任命潘基文为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同年12月14日就职。他是继缅甸的吴丹后第二位来自亚洲国家的秘书长。
送福袋女生9年后成为妻子
潘基文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的妻子是他高中的学友,他们育有1子2女。在妻子儿女的眼中,他是个模范的丈夫和慈祥的父亲。
1962年的那次美国之行为潘基文的姻缘埋下了伏笔。他启程赴美前,乡亲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还特别安排了一群女学生制作了“福袋”让潘基文交给美国人。当时,将福袋送给潘基文的是忠州女高的学生会会长柳淳泽。巧合的是,这名女生9年后竟成了潘基文的妻子。访美期间,潘基文在美国白宫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肯尼迪的潇洒身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更令他下定决心投身外交界。从美国回来后,潘基文经常回味与肯尼迪的合影照片,激励自己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曾因工作失误被撤职
潘基文到印度工作,成了他和韩国驻新德里总领事卢信永相识的契机,卢信永对潘基文的外交官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潘基文的英语实力、思维敏捷性、判断力和诚实深得卢信永的喜爱。通过卢信永的提拔、引荐,潘基文在金泳三执政时期可谓平步青云,官居总统府外交安保首席秘书官。但金大中上台后,潘基文的官运大不如前。2001年,潘基文遭遇了外交生涯中的最大难关。由于工作失误,韩方在韩俄首脑会谈的协议文件中竟然包括了保留和加强反导条约等内容,而布什政府却主张废除反导条约。此事在韩美间引起了巨大风波,潘基文随即被撤掉。
幸运的是,仅仅过了4个月,潘基文就走出了事业的低谷,被任命为联合国大会主席秘书室室长兼韩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而这段联合国的工作经历则为他日后竞选联合国秘书长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2004年,潘基文通过努力,再次回到了权力中心,出任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
沉默当家人的刚烈之气
有人说,潘基文是“无为而治”,也有媒体批评他是“隐形人”,在一些重大问题和场合几乎不见踪影。潘基文自己说:“在公开场合,我不是一个言辞激烈的人。”事实上,这个“沉默”的联合国当家人也不乏刚烈气质。2007年,他向苏丹总统巴希尔施加压力,促成联合国维和部队驻扎达尔富尔。据助手回忆,当时在隔壁都能听到潘基文在电话中的咆哮声。当然,更多时候,潘基文还是心平气和解决问题,有人夸赞他的“平静外交”既解决了问题,也为各方留了面子,很有智慧。
当然,要解决问题并不容易。据说,潘基文经常在晚上和热点国家领导人“煲电话粥”。今年年初,他和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通了个长达40分钟的电话,试图说服对方实施改革。今年3月,叙利亚政局动荡。潘基文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通话3次,在电话中苦口婆心劝其推动改革进程。后来,阿萨德也许听得顺了,在通话中问他:“你怎么老给我打电话?”最后甚至不接他电话了。
第一任期内,潘基文勤勉而富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联合国成员国好评,这是他连任的重要因素。此外,也有观察人士称,潘基文同5个常任理事国均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小心翼翼地避免在任何问题上激怒任何一个国家”,而这种“无伤害性”成为他连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