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对1920至1930年代清华大学的教学资料与校史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阐述了清华大学培养“通才”的教育宗旨,并且梳理在这一宗旨下文学教育尤其是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呈现出的特征
【基金项目】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二十世纪中国大学文学教育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意义”(项目编号:11AZD068)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1920至1930年代清华大学的教学资料与校史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阐述了清华大学培养“通才”的教育宗旨,并且梳理在这一宗旨下文学教育尤其是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呈现出的特征。首先,本文论述了当时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等一批教育家的“通才教育”理念,阐述在这种理念影响下文理并重的学程设置的建立过程;其次,分析了清华大学文学课堂的三点重要特征: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引入新文学;最后,分析了课堂内外相结合、学术专业性和写作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及“师生从游”的学风,以及主要校园文学社团与期刊的情况。这种梳理作为历史
其他文献
<正>0引言随着移动智能手机和移动智能平板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依赖于移动智能终端,几乎所有的移动智能终端都依赖于无线网络来接入互联网,而且大多数移动智能终端
[摘要]文章以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从行业背景及人才需求入手,论述了高职学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实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开发,系统化地设计了基础课程、实践课程两个体系。 [关键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工作过程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周玉蓉(1963- ),女,重庆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模具设计与制造、职业教育;
[摘要]和谐社会离不开社区建设,社区的文化模式是社区建设的核心,构建合理的社区文化模式有助于提高社区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文章分析了高校型地缘社区文化的特点,并以廊坊市为例,阐述了高校型地缘社区文化模式的困境,指出高校型地缘社区文化模式的重建是构建支架型文化模式,即以高校资源为支点,以网络资源为媒介,以社区资源为基础。 [关键词]高校型地缘社区 文化模式 实践性 [作者简介]李西君(1971- )
[摘要]随着教育大发展时代的到来以及全民健身、阳光体育等多项体育激励机制的施行,高校的体育教育功能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体育教师作为传播体育知识、技能、精神的专业人员,他们的素质关系着国民体育素质的提高。因此,强化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人文性、全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等已成为体育教师的重要职责。文章将就高校体育教师现状、体育教学现状和提升教师人文素质、增强教学的人文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究。
介绍了SDH网络中几种线路保护方式,并且讨论了它们的基本工作原理,同时探讨了这些保护方式在舟山广电城域网中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