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捕捉营养不良的信号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iaohui8709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岁的明明一直以活泼、爱笑、乐于交友而深受父母乃至邻居的喜爱。但近几个月来小家伙常常一脸严肃,脾气乖张,动不动就发火甚至动手打人,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先后离他而去。父母带明明到医院做了各种检查,结果显示体重、身高、头围等各项发育指标都正常,但从其母亲的叙述中医生发现,明明饮食中甜食过多,问题的症结找到了—由于糖分摄入过多,消耗了大量的维生素B1,致使供给神经系统所需的B1严重亏损,因而出现情绪改变,医学上称之为“嗜糖性精神烦躁症”,属于营养不良的一种。治疗方法是限制甜食,并补足维生素B1。
  明明父母很是不解,不是说体重下降、消瘦、贫血等才是营养不良吗?孩子与这些都挨不上边嘛,怎么也会……
  诚然,发育迟缓、消瘦乃至贫血、脚气病、佝偻病等营养缺乏性疾病,确是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指标,但孩子一旦恶化到这一地步,其健康与发育已受到相当程度的损害。有没有更早的信号呢?专家的回答是肯定的,比如以下种种就值得家长关注—
  
  情绪变化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像明明那样,情绪不佳、尤其发生异常变化时,应疑其体内某些营养素已告缺乏。
  ●郁郁寡欢、反应迟钝、表情麻木,说明体内缺乏蛋白质与铁质,应多食用水产品、肉类、奶制品、畜禽血、蛋黄等高蛋白、高铁食品。
  ●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表示体内B族维生素不足,此时补充一些豆类、动物肝、核桃仁等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大有裨益。
  ●固执任性、胆小怕事,多因维生素A、B、C与钙质摄取不足而造成,故动物肝、鱼、虾、奶类、果蔬等食物应予以补足。
  
  行为反常
  ●不爱交往、行为孤僻、动作笨拙,多为体内缺乏维生素C的结果,在食谱中增加富含此种维生素的食物如番茄、橘子、苹果、白菜与莴苣等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奥妙在于这些食物中所含的甲基水杨酸盐和维生素C可增强神经的信息传递功能,从而缓解或消除上述症状。
  ●行为与年龄不相称,较同龄孩子幼稚可笑,表明氨基酸摄入不足,增加高蛋白食品如瘦肉、豆类、奶类、蛋类等势在必行。
  ●夜间磨牙、手脚抽动、易惊醒,常是缺乏钙质的信号,应及时添加绿色蔬菜、奶制品、鱼松、虾皮等食品。
  ●喜吃纸屑、煤渣、泥土,此种行为称为“异食癖”,多与体内缺乏铁、锌、锰等矿物元素有关。海带、木耳、蘑菇等含锌较多,禽肉及牡蛎等海产品中锌、锰含量高,应是此类孩子最理想的盘中餐。
  
  面部“虫斑”
  面部“虫斑”是指出现在孩子脸上的一片或几片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形斑片,初为淡红,后转淡白,边缘清楚,上面覆盖少量细小鳞屑,并有轻度瘙痒感。除脸部外,上臂、颈部或肩部等处也可见到。民间认为,此斑乃是孩子肚子里有蛔虫寄生的标志,故有“虫斑”之称。可事实并非如此。这种以表浅性、干燥鳞屑性、浅色斑为特征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皮肤病,谓之单纯糠疹,源于维生素缺乏,同样是营养不良的一个早期信号。所以当你的孩子长有“虫斑”后,再也不要单凭这一点就给孩子服用打虫药,正确之举是调整食谱,增加食物的花色品种,补足维生素,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药片。
其他文献
糖食,医学上称为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脂肪并列为三大产能营养素。据营养学家测算,孩子每天所需热量的一半来自于糖食。  糖食不仅来自糖类,而且来自谷物、面粉、蔬菜、水果等;不同的食物含糖量也不同(见下表)。  食物(100克) 碳水化合物含量(克)  大米      75  面粉      74  黄豆      25  胡萝卜     8  苹果      13  孩子每日摄取的糖食需适量,既不
期刊
  
期刊
5岁的红红一边画画一边自言自语:“哈哈,我画了一个妈妈和爸爸,妈妈很漂亮,我给她的嘴巴涂上口红,她还有一双迷人的眼睛;爸爸脑袋后的头发又密又黑……”红红兴奋地把画递到正在做饭的妈妈面前:“妈妈,妈妈,你快看,我画了你和爸爸!”  妈妈一看,皱起了眉头说:“什么?这是我?乱七八糟,嘴这么难看!你应该观察清楚再画,知道吗?”  红红不解地问:“妈妈,什么叫观察?”  妈妈说:“观察就是你看到什么画什么
期刊
女儿从小爱听故事,我也因此订阅了大量的儿童刊物。茶余饭后,我们就坐在地板上,讲着那些好听的故事。渐渐地,女儿越来越大,不再满足于只听书本上的故事了。  女儿的新办法是:我念一个书上的故事,她和小表哥、小表姐就开始分角色扮演。有一个《小黑猪开饭店》的故事,孩子们都爱听。后来女儿开始分派角色:她扮演小黑猪,表哥演小熊,表姐演小狗,三个人在房间里玩起了游戏。“小黑猪”准备了塑料蔬菜和水果,等“小熊”和“
期刊
我认为,每个孩子犯了错误后,自己都会有所察觉,家长此时适时的说教当然会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但如果是由他自己认识到错误,效果却是最好的—  孩子犯错误时,每个家长都会采取自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帮助、教育他:有的用讲故事的方法让他认识错误;有的用体罚的方式让他记住教训……无论哪种方法,其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认识错误,并且以后不再犯。我与其他家长不同,在孩子犯错误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沉默”。  儿子小的
期刊
以下为家长朋友介绍的几个小实验,有空闲的时候,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做一做,或许可以帮您解答孩子关于身体问题的疑问,同时也能增进您和孩子间的那份默契和亲情。    永不休息的心脏  和孩子一起摸着胸口,在一定的时间内数心跳的次数并且记录下来,然后和孩子一起爬楼梯,再记录此时心跳的次数,和前次记录作一比较,得出的结果是:心跳会随运动的激烈程度而加快。再取一只气球,注满掺水的红墨水,比作是充满血液的心脏
期刊
  
期刊
婴儿期发烧有好处  美国专家指出,婴儿如果能在一岁前发几次烧,能减少日后患过敏症的风险。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查了835名儿童从出生到一岁期间的医疗记录,发现一岁前从未发过烧的儿童中,有一半在7岁前发生了过敏反应。而在那些发过一次烧的儿童中,7岁前发生过敏反应的比率是46.7%,而在那些发烧两次以上的儿童中,这一比率降到了31%。    不要边看电视边哺乳  母亲的低声细语对婴儿的视觉和
期刊
  
期刊
计算课上,我正在给小朋友讲述5的加法,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两幅图画:一幅的草地上有两只蝴蝶,另一幅上则有三只。我问孩子们,两幅画上共有几只蝴蝶,大部分孩子都能说出正确答案。接着,我要求孩子们用算式(2+3=5)表现出来,他们也都很快地完成了。  我注意到,琪琪并没有专心看黑板,她一直在玩橡皮,我怀疑她根本没有听,特意问她:“琪琪,你明白了吗?”“明白了!”她头也不抬地回答。  接下来,我又演示了“4+
期刊